出場專家:國家紡織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福建) 虞學鋒
針織泳裝是指采用針織面料制成的適合于游泳時穿著的服裝,也廣泛應用于沙灘休閑、賽艇等水上運動。針織泳裝可分為連體式泳裝、分體式泳裝和泳褲三種類型,如圖1所示。其中連體式泳裝主要分直筒式和吊帶式等,分體式泳裝分主要分裙擺式、高腰式及比基尼式等。

泳褲

連體式泳裝

分體式泳裝
與普通服裝相比,泳裝更多的是在公共場合貼身穿著,其安全性和私密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除了所采用的面料要符合國家紡織品基本安全技術要求外,更要求泳裝在經受長時間的陽光曝曬以及氯化水(游泳池水)、海水的浸泡后,色牢度、強力等性能的穩定性,否則就容易出現在游泳時泳裝破裂或者嚴重褪色等尷尬現象;同時,泳裝的彈性是否適宜也需要考慮,避免穿著過于緊繃的泳裝而引起不適。
國內涉及到針織泳裝質量安全的主要標準有:
GB 5296.4—1998《消費品使用說明 紡織品和服裝使用說明》
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
GB/T 22852—2009《針織泳裝面料》
FZ/T 73013—2010《針織泳裝》
GB 5296.4—1998《消費品使用說明 紡織品和服裝使用說明》是國家強制性標準,規定了泳裝標識標簽需要標注的內容和標注方法,防止生產企業不標、漏標甚至胡亂標識。
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是國家強制性標準,規定了產品的色牢度、異味、甲醛、pH值和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幾項基本安全性指標,主要是防止人體因與服裝接觸而導致瘙癢、過敏或致癌,是目前我國對針織泳裝產品質量安全性進行監管的主要依據。
GB/T 22852—2009《針織泳裝面料》、FZ/T 73013—2010《針織泳裝》是我國泳裝面料及針織泳裝的推薦性產品標準,在國內外有廣泛的應用,也是目前政府監管泳裝產品的主要依據之一。
1.性能指標
針織泳裝的產品性能指標涉及到使用效果、外觀形象、舒適度等方面,主要的性能指標有纖維成分含量、標簽標識、拉伸彈性等。
(1)纖維成分含量。指服裝材料的纖維種類及各種種類的比例,如80%錦綸/20%氨綸等,它影響泳裝的穿著舒適感、洗滌維護等,是決定泳裝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
(2)標識標簽。指隨泳裝一起的說明書、標牌、合格證等,一般包括產品名稱、產品等級、執行標準、纖維成分含量、洗滌說明等信息,是消費者選購泳裝的參考依據,如果標注不正確或者不標就會誤導消費者,存在欺詐行為,損害消費者的權益。
(3)拉伸彈性伸長率。指在規定負荷作用下泳裝面料伸長的長度相對原長度的百分比,是評價泳裝穿著是否舒適的一個重要指標,伸長率過小的泳裝穿著緊繃,易引起人體不適。
(4)耐氯化水(游泳池水)拉伸彈性回復率。是評價游泳在穿著使用后變形的回復程度,耐氯化水(游泳池水)拉伸彈性回復率差的泳裝容易在穿著后變形嚴重,彈性損失較大,失去繼續穿著的價值。
2.安全指標
(1)甲醛含量。甲醛是一種無色、具有刺激性氣味且易溶于水的有機物,紡織品在樹脂整理及固色處理過程中都會使用。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按嬰幼兒用品(A類)、直接接觸皮膚產品(B類)、非直接接觸皮膚產品(C類)分類后分別進行了限量:A類≤20 mg/kg,B類≤75 mg/kg,C類≤300 mg/kg,與歐美指令和目前的國際通行的實際控制標準基本一致。
(2)pH值。pH值是考核面料酸堿度的一項指標,由于人體的皮膚呈弱酸性(健康皮膚的pH值在5.0~5.6之間)。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pH值在4.0~8.5范圍內,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pH值在4.0~9.0范圍內,超出范圍均為不合格,就是要確保產品的安全性。目前歐盟及歐洲各國均有相應規定,我國作為強制性標準進行限量,嚴于歐盟法規。
(3)色牢度。主要是考核染料附著在纖維、織物之上的牢度,尤其是泳裝經水洗、日曬、汗漬、游泳池水浸泡或物流摩擦后色澤所發生的變化。
(4)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禁用的可還原致癌芳香胺染料為24種,與國際接軌,最高限量值為20mg/kg,嚴于歐盟禁用染料規定紡織品致癌芳香胺濃度低于30mg/kg的要求。
自2008年至2012年,國家質檢總局對針織泳裝產品共開展了3次國家監督抽查,抽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如下:
纖維成分含量是泳裝產品抽查的主要不合格項目,合格率遠低于其他抽檢項目,但近年來隨著各級監管的不斷家嚴和企業質量意識的提高,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耐海水色牢度是專門針對泳裝而設的色牢度項目,耐海水色牢度不合格的泳裝,在穿著或洗滌維護過程中,染料易脫落,會沾染淺色衣服或轉移到皮膚上,從而影響泳裝的繼續穿著,同時脫落的染料分子或重金屬離子可能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影響身體健康。色牢度不合格的原因較復雜,比如選用的染料不正確、染色工藝不合格、后處理不充分等等,個別廠家為了節約成本或技術落后,使用了不合適的染料或減少了某些工序,就會造成色牢度不合格。
1.查標識
消費者在購買泳裝時首先應關注產品標識。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完整的產品標識應至少包含九項內容,包括:產品名稱、廠名廠址、規格號型、纖維成分含量、執行標準編號、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合格證)、產品質量等級、洗滌方法以及安全技術類別等。
消費者在選購泳裝時,一方面要認真查看紙吊牌或水洗標。當前泳裝生產的適用標準是FZ/T 73013—2010《針織泳裝》。另一方面要注意看清標識的成分含量。泳裝的成分以錦綸或滌綸與氨綸混紡為主。滌綸、錦綸的優點是表面光滑、強力高、吸水率低等,這種面料制成的泳裝具有阻力小、強力高、吸濕小等優點。而氨綸的優點則是拉伸彈性好,這也是泳裝所必須具備的特性之一。所以,泳裝的氨綸含量一般比普通服裝要高,超過15%,較好的泳裝氨綸含量甚至可達到18%左右。如果泳裝氨綸含量偏低,則不建議選購。

2.摸里層
符合標準的要求的泳裝下檔部位應采用雙檔,胸部加襯布(或胸墊),且具有良好的透氣性,才可使穿著者感覺舒適。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時,可用手觸摸,或者參考泳裝紙吊牌或水洗嘜上標識的纖維成分含量,了解其材質。好的泳裝里層柔軟、有彈性,布料的紋路相對較密,裁剪精致,且采用有彈性的線縫制。
3.試彈性
所謂的優質泳裝并不是彈力越大越好,而是要求回彈復原程度好,能夠保證經過多次拉伸后仍能回到原樣。建議消費者在選購時可用手反復拉撐幾次,觀察面料的彈性回復程度。
4.看縫制
合格的泳裝縫制須牢固,線跡平直,圓順,松緊適宜,合縫處應采用四線及五線包縫或綳縫,選購時應加以注意。尤其泳裝在游泳等活動過程中受到了拉伸力較強,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極易從拼接處開線,造成不必要的尷尬。因此購買時應特別注意,盡量避免選購拼接過多的泳裝。
5.辨成分
建議消費者在選購時注意查看泳裝產品明示的纖維成分含量,并通過手感、燃燒等簡單的方法加以驗證和鑒別。
6.洗浮色
建議消費者在購買之后,按產品的洗滌要求,單獨充分洗滌,去除浮色。
7.選品牌
一件泳裝,從原料的選用、紡紗、織布、染色、縫制到檢驗出廠,每個環節和工序都需要嚴格把關,才能夠保證產品的纖維含量、色牢度、拉伸彈性伸長率、耐氯化水(游泳池水)拉伸彈性回復率等各項指標符合標準要求。因此,選購泳裝,可著重選購實力雄厚、信譽較好的企業產品。如果消費者在買到品牌泳裝后發現質量問題,可以向當地質監部門投訴。
相比普通服裝,泳裝經受的穿著條件比較激烈,長時間的日曬、海水浸泡及反復拉伸等,都會對泳裝的使用性能造成傷害,只有在穿著使用時保持良好的習慣,進行合理的維護保養,才能延長泳裝的壽命。
(1)海水中的鹽分,泳池中的氯氣,化學試劑和油料都會破壞泳裝彈性,下水前應用清水淋濕泳裝,以減低受損程度,活動結束后也應沖洗后再脫下泳裝。
(2)穿著過程中避免與粗糙的巖石摩擦,減損泳裝的使用壽命。
(3)潮濕的泳裝不要長時間放在密封袋中,以避免熱化褪色或產生異味。
(4)清洗泳裝時用手輕輕搓洗,不要加含漂白劑的洗衣粉,切忌用熱水來洗,否則容易損傷泳裝中的氨綸,使其失去穿著價值。
(5)泳裝在陽光下曝曬會影響其顏色和彈性,因此游泳裝洗后要在陰涼通風處,讓其自然風干,不要使用烘干機或吹風機吹干,否則泳裝容易變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