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蘭
摘要:羔羊在產前產后任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降低羔羊的成活率,有的即使能夠成活,也會影響后期的生產性能。因此,提高羔羊的成活率非常重要。在總結多年養殖經驗的基礎之上,提出養殖戶在飼養管理上要注意幾個環節,旨在提高羔羊成的活率,以促進畜牧業的發展。
關鍵詞:羔羊成活率;措施
中圖分類號:S82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3-0064-01
1抓膘復壯環節
參加配種的母羊,要進行編號登記,加強飼養管理。配種前,要做好母羊的抓膘復壯,為配種妊娠貯備營養。日糧配合上,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為基礎,對斷奶后較瘦弱的母羊還要適當增加營養,以達到復膘。對高產母羊適當補飼精料,在配種前一個月進行短期優飼,達到滿膘配種。
2胚胎發育環節
按照胚胎生長發育規律,根據不同時期需要保證妊娠母羊營養供應充足。妊娠前3個月內胚胎發育較慢,營養需求較低,妊娠后期的2個月中,胚胎生長較快,90%的初生重是在此期間完成的。所以,在母羊懷孕后期必須加強補飼優質干草和精料,并注意蛋白質、鈣、磷和維生素的補充。如此期間營養供應不足,會產生流產或早產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3產前準備環節
產房打掃干凈,并對墻壁和地面進行消毒,做好保溫和避風,產床鋪以褥草。接產物品要準備齊全。對臨產母羊進行消毒和清洗。貯備足夠數量的優質干草、青貯飼料和多汁飼料等,供產羔母羊補飼。備足人工哺乳的代乳粉。安排好值班人員,以免羊發生難產時無人照顧和防止初生羔羊被壓死或凍死。
4接產護理環節
羔羊產出后,要把口腔、鼻腔中的黏液掏出擦凈,若助產在臍帶剪斷、結扎后要用碘酒消毒。盡早讓母羊舔干羔羊身體上的黏液,或用柔軟干草或毛巾將羔羊體表擦干。應盡早讓羔羊吃初乳,對出生弱羔或母性不強的母羊所產羔羊,需要人工輔助羔羊哺足初乳。
5哺乳補飼環節
母乳是羔羊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的主要來源,產后3 d,母羊精料應恢復正常。一周后應每天補精料1.0 kg,增加優質牧草的喂量,確保母羊乳汁充足。母羊奶水不足或無奶須進行人工哺乳,要注意人工乳的溫度、濃度。一定要定時、定量,定期查看羔羊糞便,以便調整人工乳的濃度。為了引誘羔羊盡早采食,一周以上的羔羊應進行飼料誘食。
6疾病預防環節
羊舍要搞好環境衛生,保持干燥、清潔、溫暖。加強羊舍消毒,采用人工哺乳時喂奶器械必須清洗、消毒。另外,冬季舍溫不能低于5 ℃。勤觀察羔羊的精神、被毛等來判斷羔羊的發育情況,同時注意臍帶有無出血及有無痢疾、便秘的發生。做好防疫。母羊產前45 d左右注射三聯四防苗,產后對母仔同時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并對母羊注射產后康。一般出生羔羊三聯四防苗在羔羊7日齡和斷奶后免疫。斷奶后免疫口蹄疫疫苗,以后按成羊免疫程序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