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方 陳應瓊
摘要:針對習水縣的氣候特點對當地畜牧業的養殖的影響進行了相關探討,并提出了相關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習水縣氣候特點;畜牧業;對策
中圖分類號:S81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3-0069-01
習水縣地處貴州北部,處于大婁山山脈向四川盆地過渡的北坡地帶。習水縣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大縣,全縣面積約3 128 km2。1996年習水縣的畜牧產值高達農業產值的1/3,農民的人均收入有21.5%來自于畜牧養殖。針對習水縣的實際情況,縣委、縣政府要將習水縣由畜牧養殖業生產大縣發展成畜牧養殖業生產強縣躍進。
1習水縣的氣候特點
習水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夏季,夏少高溫多伏旱;秋季,溫度下降快,多秋風和綿雨;冬季,多低溫陰雨;春季,氣溫回升不穩定,多夜雨;多陰雨、少日照、濕度大;局地小氣候明顯;氣候的垂直差異十分顯著。
據1971-2000年觀測資料統計顯示,年均日照時數為1 053.0 h,年總輻射量為83.29 kcal/cm2。年平均降雨量為1 109.9 mm,年平均雨日為207.9 d,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5%,單日最大降雨量為177.5 mm。
1991~2010年資料統計顯示,年平均年降雨量為1 051.0 mm。年平均雨日為196.3 d。
2習水縣畜牧產品的特殊性
2.1養殖業成本的不確定性
畜牧養殖受自然規律的影響和經濟的影響;一般情況下生產時間不固定;管理體系教復雜;產品的商業性和自給性相結合。導致了成本的不確定性。
2.2周期長,資金回籠慢
畜牧養殖中,一般的生產周期都比較長。例如豬的生產周期為半年以上,奶牛的生產周期是7~10年,作為種用的畜牧生產周期更久。由于長時間的投入,導致資金一直被占用,回籠較慢。
2.3發展規模沒有統一化
習水縣的畜牧業養殖主要由散戶到集體、從集體到規模的養殖范圍。目前習水縣有很多的小型養殖企業。
3習水縣畜牧業發展的對策
3.1建立畜牧養殖基地
在習水地域內,施行區域化布局。把習水縣由畜牧養殖業大縣向畜牧養殖業強縣轉變,并帶動農業的發展,加快農業化進程。
要把習水縣建造成畜牧養殖業生產強縣,就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和地理資源,科學養殖,以經濟推動科技、以科技帶動市場、以市場帶動效益,使畜牧養殖業高速發展,通過畜牧養殖業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3.2鞏固和穩定養殖戶的基礎
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個體產業戶應該在穩定和鞏固養殖的基礎上,提高規?;I化,集約化養殖水平。
3.3調整畜牧業的發展機構
畜牧業的發展離不開糧草,只有發展大量的節糧型畜牧業,并提高出欄率,才能夠穩定的發展經濟。
4.4加強服務意思
服務態度是吸引商家的因素之一,要加強對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積極培育專業市場,搞活流通,實行工貿一體化。
4小結
綜上所述,畜牧養殖業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應利用當地的氣候特點和地理環境優勢,加大對畜牧養殖業的投資,以促進習水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