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周 王春林 楊禮 楊蛟 冉光林
摘要:根據黃牛的生物學特性,結合山區自然生態和季節氣候變化特點,提出了符合山區肉牛生產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對山區肉牛生產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山區;肉牛;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S82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3-0073-02
沿河縣是典型的為主山區農業生產大縣,長期以來,農民養牛以耕田。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結構的變化和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肉牛生產正在成為山區農村經濟中的新生產業得到不斷發展。但是,由于不少肉牛養殖戶缺乏必要的養殖技術指導,大多憑經驗飼養,飼養管理粗放,普遍存在肉牛生長周期長、出欄率低、肉質差、肉牛效益不高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結合山區自然生態和季節氣候變化特點,總結符合山區肉牛生產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供廣大養牛場(戶)借鑒參考。
1春季肉牛飼養管理
進入春季,氣溫逐漸回升,日照時間逐漸延長,肉牛雖然對寒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但氣溫驟冷驟熱,溫差對肉牛的機體很容易造成應激反應,誘發肉牛的各種疾病發生。因此,做好春季尤其是春初肉牛的飼養管理與保健工作尤顯重要。
1.1保證草料供應
春季野生牧草剛萌發,生物量低、水分重、營養價值不高,肉牛放牧采食不僅難以滿足其營養需要,還可造成消化道疾病。因此要備足草料,保證草料供應。其日糧配合應以優質干草、青貯飼料為主,合理配搭飼喂青綠多汁飼料,如胡蘿卜等,粗飼料喂量直至肉牛吃飽為宜,精飼料喂量要根據肉牛的個體和需求量確定。
1.2提供清潔飲水
春寒期間肉牛的飲水水溫應保持在10~12 ℃,有條件的,飲水應經過高溫消毒冷卻至10~12 ℃為宜,一定要保證肉牛有充足清潔、衛生的飲用水。
1.3堅持刷拭牛體
每天早晚對牛體各進行8 ~10 min的保健刷拭,保健刷拭要遍及肉牛全身,有助于肉牛的健康生長。
1.4充分利用日光浴
肉牛經過慢長寒冷的冬季,體內熱能和營養元素消耗過大,鈣的攝入量也相對不足,造成體質虛弱。通過日光浴不僅可殺滅病原微生物,增強肉牛免疫力,預防各種感染,還能增加鈣的吸收,具有保健作用。
1.5保持舍內干燥清潔
春季晝夜溫差較大,大多數容易忽視對肉牛的防寒工作,很容易導致肉牛的疾病發生,易造成飼養成本過高。因此,白天在保持舍內通風3~5 h后,要及時關閉門窗和調節好通風孔,并做到定期消毒,及時清理牛床糞便及排污溝中的污染物,保持舍內干燥清潔,給肉牛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2夏季肉牛飼養管理
沿河自治縣屬溫暖濕潤季風氣候區域,夏季氣溫高、濕度大,肉牛受氣候環境的影響,容易產生熱應激,導致采食量減少、增重減慢等不良現象。為此,要采取相應措施,確保肉牛安全越夏。
2.1完善防暑降溫措施
在高溫季節,要給肉牛提供一個涼爽、清潔、安靜的牛舍環境。
2.1.1加強通風 經常清除牛舍周圍的雜草、灌木,盡可能打開所有門窗和透氣孔通風,采用電扇、排風機加強舍內空氣流動。
2.1.2用水降溫 一是牛舍內霧器噴水降溫,每隔40 min左右噴水3~5 min;二是滴水降溫,采取自動控制裝置對牛頸部進行滴水降溫,每隔15 min滴水0.5~1.0 min;三是沖洗淋浴降溫,每天12:00左右和1:00左右分別給牛沖洗淋浴1次,沖洗時切忌用冷水突然噴淋牛頭部。用水降溫必須結合通風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否則會造成高溫、高濕,適得其反。
2.2改善飼料結構
夏季應選擇優質新鮮草料,采用濕拌料飼喂,水料比以1∶1為宜,這樣可提高肉牛采食量10%左右。但要現拌現喂,防止酸敗變質。同時要增加青綠多汁飼料的飼喂量,保持肉牛較高生長速度。
2.3合理調整飼喂方式
一是降低飼養密度,避免擁擠,改善空氣質量,減少熱應激;二是保持欄舍衛生,每天至少清理糞便2~3次,每周消毒1次,并做好欄舍周圍清潔衛生及滅蚊蠅工作;三是調整飼喂時間,盡量選擇在清晨和傍晚涼爽時喂料,避開正午高溫時段飼喂,做到早上早喂,晚上多喂,夜間不斷料。喂料時間應循序漸進,隨著溫度的變化逐漸調整。四是保證清潔充足飲水,在飲水中添加0.1%~0.2%的人工鹽、電解多維或0.5%小蘇打,調節肉牛體內電解質平衡,減少熱應激的發生。
3秋季肉牛飼養管理
秋季飼草料充足,氣溫適宜,是肉牛育肥的關鍵季節,更是提高肉牛育肥效果和經濟效益的非常時期。
3.1保證草料供應
進入秋季,肉牛養殖方式逐漸由放牧轉為舍飼,因此要儲備種類豐富、數量充足、質量優良的飼草飼料,保證肉牛舍飼育肥需要。此外,還要儲備一些飼料添加劑,以補充飼料營養成分的不足。同時要高度重視飼料的保管工作,防止飼料發霉、變質、腐化,做好飼料間的安全滅鼠工作,飼料調配方面要充分考慮飼料的適口性和飼料利用率。
3.2合理調節飼料適口性
秋季肉牛育肥,除保證優質青干草、青綠多汁飼料的供應外,青貯飼料、酒糟等發酵制成品也是育肥牛不可少的飼料,但是,由于這類飼料酸度較高,不但適口性低,而且對牛的牙齒胃腸有腐蝕性和刺激性,在飼喂時,如果添加適量尿素,既可解決青貯飼料酸度過高的問題,還能提高青貯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也可以在精飼料中添加一定量小蘇打進行中和飼喂,緩解青貯飼料、酒糟等酸度過高,以改善飼料適口性。總之,在實際生產中,要根據飼料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保障肉牛健康。
3.3加強牛舍環境調控
牛耐寒能力強,一般在0~4 ℃時的氣候環境中,其生長發育速度不受影響。隨著秋季氣溫逐漸變涼,牛群轉入全舍飼育肥,飼養密度加大,疫病傳播危險性也相應增加。為此,要加強牛舍的修繕工作,在做到牛舍御寒保暖的同時,更要充分考慮牛舍的通風性能,因為通風不僅能改善牛舍環境,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牛的發病幾率。此外,由于秋季干燥,水份蒸發量大,舍飼時要保證清潔飲水供應。晴朗天氣要將牛牽出舍外進行自然光照,保證肉牛有充足的光照。
4冬季肉牛飼養管理
4.1備足草料
要充分利用夏秋季節青草茂盛期大量收集栽培牧草、野生牧草、樹葉和農作物副產品等來保證冬季草料供應。貯備料除制作成青干草貯存外,要大力推廣飼草青貯、微貯技術,制作貯備青貯、微貯飼料,以改善其適口性,提高飼草飼料利用率。
4.2巧喂鹽水
進入冬季后,肉牛的飼料開始以秸稈為主,由于秸稈水分流失嚴重,鹽分也隨水分的流失而減少。因此,肉牛進入冬季以后,就會不同程度地出現毛色干燥、無光澤等現象,直接影響到肉牛的食欲與健康。所以,把好肉牛冬季飲水、啖鹽關,在肉牛養殖過程中尤為重要。補鹽可選擇在晚上肉牛飲水時將碘鹽放入水中自由飲用,日喂量為100~150 g,最大量不能超過180 g,否則就會引起食鹽中毒,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3合理補精料
入冬以后,要考慮到肉牛飼料單一的現狀,應合理搭配肉牛飼料組合,一般以農作物秸稈粉碎后的碎末與玉米面、麥麩為主,拌料時最好把這些飼料混勻、稀釋,便于肉牛進食。同時,在拌料過程中,要拌入適量的碘鹽(飲水中可減少碘鹽添加量),一般為50~100 g,這樣既保證了肉牛的水分與鹽分的攝入,又調節了飼料單一而影響肉牛健康的不利因素。此外,要注意青綠多汁飼料的補充,如大白菜、胡蘿卜等,這些青綠多汁飼料的攝入,可為肉牛提供一些所需的水分與鹽分。要注意的是,在飼喂肉牛前,必須進行切碎加工,避免顆粒過大,影響肉牛進食,防止出現噎食等不良現象,影響肉牛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