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摘要:為了更好地控制生豬疫病的發生,廣西藤縣塘步鎮水產畜牧獸醫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即做好生豬的科學飼養,關注并做好生豬生豬健康與福利,防止生豬免疫抑制,正確使用疫苗,開展豬場定期監測和快速診斷機制,制定符合本場實際的免疫計劃和消毒計劃,為生豬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生豬;防疫;對策;廣西藤縣塘步鎮
中圖分類號:S851.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2273X(2014)03-0091-02
藤縣塘步鎮位于藤縣東部,與縣城藤州鎮、蒼梧縣城龍墟鎮相鄰,全鎮呈丘陵地貌。西臨黃金水道西江,交通便利,是理想的水產畜禽養殖場所。全鎮生豬年飼養量20萬頭左右,年出欄12萬頭左右。有規模養殖戶67戶。廣西藤縣塘步鎮生豬存量大,如在生豬防疫上存在任何缺失,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現對我鎮生豬防疫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與分析。
1塘步鎮生豬防疫概況
(1)2010年全鎮飼養197146頭,發生高熱病8931頭,死亡1916頭,發病率4.53%,病死率21.45%;2011年全鎮飼養生豬200177頭,發生高熱病9024頭,死亡2022頭,發病率4.51%,病死率22.41%。
(2)部分養殖場設置不合理,不按防疫條件建設,各功能區混亂,如養殖區、獸醫室、病死豬隔離欄混亂;欄舍采風、采光不佳,清潔、干燥功能差;生豬排泄物、病死豬等物不能全面進行無害化處理。
(3)生豬防疫的調查。各養殖場都制定了免疫計劃,但不盡合理。有的養豬場免疫時疫苗劑量小而多次免疫;有的劑量極大,比規定劑量大5 10倍;基本上沒有制定科學的消毒計劃;農村散養戶主要按政府強制免疫實施;沒有開展抗體檢測和疫情監測。
(4)飼養及飼料。飼喂沒有規律,有的處于饑餓狀態;飼料營養不全,有的飼料過期、變質,適口性差,生豬食欲不佳;長期使用抗生素等藥物。
2生豬免疫方面存在的問題
2.1生豬飼養與疫病
(1)現代養殖業中,養殖戶為了獲取最大利潤,超營養喂豬,限制生豬運動,生豬生理、心理壓抑,使生豬處于亞健康狀態。
(2)預防、治療生豬疾病時濫用藥物,如長期使用氟苯尼考、卡那霉素、磺胺、土霉素、抗病毒化學藥物、皮質激素等對抗體、淋巴細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能顯著影響細菌性、病毒性疫苗的免疫效果,尤其是免疫前后3d使用這些藥物,會產生免疫抑制[1]。
(3)喂用過期、變質飼料,這些飼料可能存在各種霉菌、毒素,如黃曲霉素等。這可能會引起典型纖維病變而產生免疫抑制[2],因此不能喂用過期飼料,自配飼料應當進行脫毒加工。
2.2生豬免疫抑制
(1)生豬免疫時,疫苗劑量使用不當,操作不慎,或超大量注射,或小劑量多次免疫,這樣都會造成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的不反應性,造成免疫麻痹。
(2)生豬的生活環境中,被大量病原微生物污染,生豬在胚胎期或新生期接觸病原微生物,生豬成年期便產生對病原微生物的免疫抑制。
(3)多種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使疫病變得更為復雜,特別是一些病原性、環境性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呈上升趨勢;環境中在病原微生物,如藍耳病毒。圓環病毒、偽狂犬病毒、支原體等都能破壞生豬的免疫系統,引起生豬的免疫抑制。
2.3疫苗的品質
采購疫苗的品質量的檢測必須100%合格,按疫苗廠家規定要求保管、運輸和使用疫苗。生豬免疫時,應盡量避免應激,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溫等工作。
2.4消毒與疫病控制
消毒是減少污染和控制疫病的有效辦法,消毒劑對病原微生物具有直接殺滅或抑制其生物活性的作用,應科學使用消毒劑,達到有效殺滅病原菌的目的。
若使用消毒藥不當,生豬因大量吸入消毒藥物,呼吸系統黏膜受破壞,破壞生豬免疫屏障,導致病原微生物長驅直入;刺激動物眼睛、皮膚,形成皮炎,動物煩燥不安;飲用水消毒不當,破壞消化系統粘膜、菌群,誘發腸道疾病;降低環境的自凈能力;病原微生物變異,出現毒性更強的病原微生物。
3對策
(1)選擇適應當地的高質量的疫苗。
(2)制定各場的免疫計劃,并嚴格執行。
(3)制定科學的消毒計劃;養殖場各功能區制定不同的消毒方法,選擇不同消毒藥物;嚴格執行病豬隔離、病死豬深埋等無害化處理,防止病原擴散,并做好最嚴格的消毒工作。
(4)生豬免疫時采用免疫增效劑,避免發生應激。
(5)對凡不適合防疫條件的豬場進行整治,使之防疫要求;各功能區起到應有的作用。
2012年,我們對全鎮生豬養殖情況進行全面調查、研究、分析,采取上述措施,當年全鎮飼養生豬201319頭,發生高熱病2213頭,死亡264頭,發病率為1.1%,病死率11.93%;2013年飼養生豬210351頭,發生高熱病2311頭,死亡226頭,發病率1.1%,病死率9.78%。2010年、2011年生豬高熱發病率分別為4.53%、4.51%,病死亡率分別為21.45%、22.41%。調整防疫措施后的2012年、2013年豬高熱病的發病率、病死亡率顯著低于2010年、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