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靖寧
【摘要】 本文分析和闡述了虛擬運營商對“擺脫”結算工作的約束條件的迫切性,并對建立規范的國內電信基礎運營商和虛擬運營商之間的結算機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助力虛擬運營商專注其核心領域以更好地發展轉售業務。
【關鍵詞】 虛擬運營商 基礎電信運營商 結算機制
一、引言
當前,國內虛擬運營商的業務啟動正緊鑼密鼓的進行,據工信部的部署,虛擬運營商計劃于2014年6月正式放號,屆時,國內20多家的虛擬運營商的品牌和服務將會陸續上市。然而,不管這些虛擬運營商采取怎樣的商業模式,都不可避免的需要與基礎電信運營商進行結算。目前國內的移動轉售業務剛起步,虛擬運營商與電信運營之間的結算機制尚待建立和完善;且對于虛擬運營商而言,話單計費和結算只是開展轉售業務的支撐性的基礎工作,并非其商業模式的盈利點,如這方面投入成本過大,勢必制約著他們的發展。
因此,本文在借鑒國際漫游話單結算機制的基礎上,探討建立規范的虛擬運營商與基礎電信運營商的結算機制,旨在優化移動轉售業務生態環境,促進轉售業務的發展提供參考。
二、運營商級的結算的基礎條件
所謂結算,就是資金收付,即按照相應的憑據向對方收款或付款。對于與提供一般有形產品的企業的結算,結算的對象明確和直觀。但電信運營商提供的是無形、不可存儲的服務,結算只能依據網元采集的話單,結算的標的不直觀;且運營商的話單格式往往都不一樣。如何讓對方識別、處理和接受話單并以此作為結算依據是結算工作的首要前提。總體說來,電信運營商之間結算的順利進行需至少具備這三個基礎:(1)統一的話單格式,否則,對方無法處理。(2)話單的校驗標準和錯單機制,即識別有效話單與無效話單并通過告知對方錯單的途徑和機制。(3)IT系統支撐,運營商級的話單量基本都是海量數據,必須依靠IT系統才能完成話單的校驗和處理。
虛擬運營商從基礎電信運營商批發電信服務再轉售給消費者,前者依據消費者產生的話單向后者結算,這也就決定了國內虛擬運營商向礎電信運營商的結算需受到上述條件的制約,且他們更為迫切地需要去“擺脫”這些約束。據2014年1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第二批移動通信轉售業務企業發放的試點批文顯示,現階段已有迪信通、樂語通信等9家企業同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虛擬運營商,隨著第三批試點企業牌照的發放,這種一對二的虛擬運營商數量極有可能增加,甚至還會出現同是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的虛擬運營商。倘若每個基礎電信運營商都制定一種話單格式和校驗標準,相當一部分虛擬運營商就得具備能夠處理兩種甚至是三種不同格式的話單的能力,這勢必加大了他們的投入成本和運營成本,壓縮了盈利空間。而解決虛擬運營商面臨的這個問題就得依靠通信行業內建立規范的結算機制。
三、運營商級的結算機制的建議
通過上文的論述,結合對國際漫游話單的結算的研究和實踐,對于建立規范的國內虛擬運營商與基礎電信運營商之間結算機制,有下述兩方面的建議:
1、結算機制需包含的內容和標準
(1)話單格式標準。建議采用國際漫游交互的TAP文件標準(Transferred Account Procedure),理由:①TAP格式是國際通用的標準,各話單的節點元素定義規范和成熟,且擴展性強,如對Call Type Group組定義新的值就可以支持國內轉售業務的各種通信場景。②TAP文件的話單類型與轉售業務類型有很好的契合度,比如轉售業務的Voice、SMS、GPRS和WLAN可以直接套用TAP的MOC、MTC和GPRS話單。③TAP文件的傳輸和處理效率高,TAP文件是樹形結構,一個TAP文件可以包含各種業務類型,而平面格式則必須按照業務類型單獨生成不同的文件。(2)話單文件的校驗標準和錯單返回機制。話單文件的校驗標準,建議采用與TAP對應的TD 57標準,保留轉售業務話單類型的校驗點即可,完全不需要做邏輯上和結構上的改動。對于校驗不通過的文件或者話單的錯單的返回機制,也繼續沿用國際的RAP機制(Returned Account Procedure),即把錯誤的文件或者話單生成RAP文件并返回給對方。RAP文件和TAP文件一樣,是系統自動接收和處理,因此使用RAP機制,可以提高處理效率。(3)爭議處理的流程。交互話單文件或者返回的錯單一旦一方有爭議,就得進入爭議處理流程。規范的爭議處理流程至少需要包括:爭議處理的方式、聯系人和聯系方式、處理時限要求等,以及爭議需升級處理的接口人和流程。
2、結算工作的開展方式
諸如話單處理、錯單解析和解決爭議等結算工作具有一定的專業性,虛擬運營商不一定具備這樣的資源或能力,另外,結算只是支撐工作,獨立于虛擬運營商的商業模式和核心業務之外,因此,虛擬運營商可以借鑒運營商的國際漫游話單的交互和結算模式,把結算工作外包給清算中心[大部分運營商都把國際漫游的結算工作外包給專業的清算中心,以降低成本。據GSM Association統計,全球95%以上的運營商都把國際漫游話單交互、處理等結算工作外包給國際漫游清算中心,目前,國際上共有ARCH、Syniverse、EDCH等20家專業的國際漫游清算中心,以降低相關的成本。實際上,引入清算中心之后,現實中虛擬運營商一對多個基礎運營商的復雜結算關系就會簡化為公共和私有兩個接口:(1)清算中心與基礎運營商之間屬于公共接口,交互統一標準的TAP和RAP文件,遵循規范的爭議處理流程;(2)清算中心與虛擬運營商之間是私有接口,虛擬運營商完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與清算中心交互自定義格式文件,或者由清算中心完成與話單計費相關的所有工作,虛擬運營商直接使用清算中心處理的結果。因此,公、私兩個接口的設置保證了基礎電信運營商與虛擬運營商之間結算的規范與靈活、高效與標準的統一。
至此,總結上述的建議,理想的國內基礎電信運營商與虛擬運營商的話單交互和結算關系如圖1所示:
四、結束語
考慮到國內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都具有國際漫游話單交互及結算的機制和經驗,把國際漫游話單結算模式引入到國內的基礎電信運營商與虛擬運營商的結算機制,從理論和實踐上看都應該可行的。當然,結算機制的范疇還包括賬務、收付款等工作,只不過這些需以話單的順利交互和處理為前提,所以本文所探討的結算機制集中在如何規范基運營商之間的話單交互和處理。
參 考 文 獻
[1] GSM Association.TD.57 Transferred Account Procedure Data Record Format [EB/OL] https://infocentre2.gsma.com/od/Pages/default.aspx?start1=21
[2] GSM Association.BA.12 Transferred Account Procedure and Billing Information [EB/OL] https://infocentre2.gsma.com/od/Pages/default.aspx?start1=21
[3] GSM Association.BA.13 Returned Account Procedure [EB/OL] https://infocentre2.gsma.com/od/Pages/default.aspx?start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