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有靜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發現有很多的學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績上不去的現象,尤其是農村的。在歷屆中考中,學科間呈現出顯著不平衡現象,物理學科成績欠佳。在提倡素質教育重視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的今天,作為實施者———教師,應該積極探索以適應新教材的要求、社會的需要,積極探討農村物理成績上不去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就以上問題分兩方面進行一些討論。
一、造成的原因
1.農村學生、城鎮學生
由于許多方面原因,目前農村生源質量明顯下降,多數學生來自農村貧困家庭,家庭經濟條件稍好的學生多數到了辦學條件好的城鎮學校就讀,而留下來的學生,一部分是智力正常,但品性頑劣的高智劣德型學生,一部分是連書上漢字都認識很少的弱智型學生,還有一部分是各學科極不均衡的偏科型學生,只有一小部分由于家庭經濟薄弱而留下來的“優等生”。在這些同學中,一心想學習的學生是少而又少的,即使那部分“優等生”,由于與自己同等的或者比自己還不如的同學都離開了農村,心中的失落感必將導致他們心理的失衡,在學業的追求上不得不放棄更高、更好目標,動力下降。
2.家長的思考角度
留在農村中學的學生,一方面由于經濟原因 ,另一方面大多數由于在學業上較差,家長對子女學習成績的好壞關注的比較少,絕大多數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上個初中畢業,能學一技之長就行了,能外出打工掙錢就行。受家長的影響,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可以想象,厭學的普遍性必然高于城鎮中學。
3.學校的硬件設施
目前物理新教材多數教學內容是采取師生共同進行實驗探究的模式,在農村初中,實驗探究所需器材寥寥無幾,學生感興趣的直觀實驗探究教學模式又只能變成空洞的說教模式。更有許多實驗所需的氛圍比如探尋的過程也不如城鎮中學那樣有條件。這個客觀的限制,必然導致學生在學習的興趣上低于城鎮中學。
4.教師的素質
農村中學的教師,大多數缺乏藝術性,且主動探求與改革教法的欲望不強烈,傳統的說教模式仍在“橫行”,將學生學習的要求與興趣扼殺。要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物理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避免學生走彎路,要鼓勵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提出問題,敢于爭論,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對學生的關心,能極大地改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5、領導的重視程度
領導的對待農村中學和城鎮中學的領導的重視程度不一樣,領導對城鎮中學教學成績好,關注多,投入多。這就造成農村中學和城鎮中學在許多硬件設施差別很大,教師的分配比例,教師的素質差別很大。
二、解決措施
1.突出本學科的特點
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決定教師教學物理必須從感性認識出發,通過具體的物理實驗和學生參與實驗,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幫助學生從具體的物理現象及變化中認識物理概念和規律,更重要的是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求實合作的科學精神。學生起初之所以喜歡物理,不單單是因為物理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因為物理課上有很多實驗,這是他們學習物理的直接興趣,也是他們學好物理的思想基礎。
2.有效的學習
有效學習就是激勵學生勤于思考,鼓勵學生主動地思考。思考是物理教學的核心,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物理學習。我們的教學設計重要的不應該是老師怎么講解,而應考慮的是學生怎樣有效的學習,關心的是學生怎樣思維活動,獲得最大的知識收獲。
3.調動學生、家長和教師的積極性
首先學校要抓好生源的質量,好生源無形之中能帶動一批學困生的學習,使其轉化為品學兼優的學生。另外,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學習,支持孩子,相信孩子,多鼓勵孩子,給其適度的家庭壓力,使其產生學習動力。還有就是,家庭、學校要密切配合,互相促動,共同擔負培養孩子的責任。現階段,學校要多用情感管理手段,并充分利用現有政策建立新的激勵競爭機制,努力調動廣大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并適時做好后進生的思想轉變工作,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4.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初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往往是隨他們自己的學習興趣為轉移的。當學生對某學科知識發生興趣時,他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應形成一種融洽、和諧、輕松、愉快的平等的師生關系。學生才會自然而然地對教師所教的學科發生興趣。
多做演示實驗,逼真的實驗現象不僅激發了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求,還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教師應滿懷深情地對所有學生寄予希望,創造條件讓每一個學生具有成功的機會。獲得成功的成就感的會增強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5.強化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者必須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利用現有實驗器材,努力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師生共同探究實驗現象的趣味性,讓知識規律的接受和得出更為生動有趣,讓枯燥無味的物理知識、規律通過形象、趣味的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求知欲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綜合以上幾點,只要國家加大投入,家庭學校積極配合,教師在教學中充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材施教要明確為什么學,學什么,更要讓學生知道怎樣學,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排除日常生活經驗的消極影響,農村初中的物理成績一定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