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靜丘子 尹麗
摘 要: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孔子的“仁愛”思想,這一傳統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價值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不僅適用于我國的古代,同樣也適用于今天的信息化時代,具有較強的超時代特征,可以很好的服務于現代化社會,沖擊著現代社會發展的各個角落。當代的大學生即將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因此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方面備受社會的關注。尤其是當代醫學院校的大學生,因為他們將肩負起治病救人的歷史使命,他們更需要道德相關方面的教育,孔子的“仁愛”思想對醫學院校愛心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仁愛”思想;醫學院校;愛心文化建設
當今社會是市場經濟和全球化相結合的時代,這一發展的時代,對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對高等醫學院的大學生的要求會更高。在現代的醫療過程中,已經出現了很多的醫療事故,在醫療事故中占絕大多數的是由于醫生的人文意識較差,在面對人民的身體、面對人民的生命的時候,并沒有較好的人文意識和愛心意識。患者在就醫的過程中,醫生和患者之間也嘗會出現矛盾,并且矛盾沒有得到很好的化解,這些問題都是由于高等醫學院校中的教育還不夠完善,其教育體制不健全。因此,在高等醫學院校中,必須大力弘揚“仁愛”思想,并逐漸的發揚光大。
一、當代我國醫學院校文化建設的現狀
(一)基礎課程教育階段,在我國的醫學院校中,其教育的板塊有很多,包括專業知識的教育、身體素質方面的教育、交際方面的教育、心理學方面的教育等等,但是在所接觸到的教育中,人文教育即愛心文化方面的教育略顯匱乏。據調查顯示,醫學院校中安排人文教育方面的課程較少,其比較重視醫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方面的教育,其輕視人文教育的現象特別的嚴重,人文建設方面的課程偏少,課程的設置仍然停留在醫學知識上,但是據資料表明,國外的醫學院校就特別的重視人文教育這一板塊,這也是外國的醫療事故比國內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這樣的形勢下,必須大力弘揚文化意識,宣揚人文教育,宣傳“仁愛”思想。在醫學院校全面普及“仁愛”思想,發揮“仁愛”思想在醫學院校中對愛心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
在醫學院校中,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課程安排的不合理,這方面的課程常常被安排在學生專業課程較繁重的時候,最主要的是人文社會科學的課程不連續,也沒有做到將專業知識的教育和人文教育很好的聯系,這兩大模塊的教育沒有形成交叉與融合,往往在大學最后一年的時候,幾乎沒有這方面的課程,這是醫學院校最大的失誤。
在現今的醫學院校中,比較缺少人文教育方面的教師,近年來我國已經開通了很多關于人文教育方面的課程,比如醫患溝通學、醫學倫理學等很多課程,但是缺少可以把醫學專業知識和人文科學知識進行融合的師資隊伍,師資方面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醫學院校的愛心文化建設,師資力量薄弱嚴重的制約了醫學院校愛心文化建設進程。
(二)臨床實習階段,在大學生進行臨床實習時,其實習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帶教老師的素質,帶教老師在臨床實習階段的各種表現的都會對臨床實習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必須提高帶教老師的人文素質、專業知識。這一階段也是大學生學習人文精神的最佳時機,如果帶教老師自身的人文素質較低,人文要求也不高,這將影響到實習生以后從醫的發展道路。在臨床實習階段,帶教老師要起到良好的是示范作用,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為實習生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
(三)畢業后的教育階段,在醫學院校中,對學生的教育部僅僅是某一個學期、某一學年,而是包括整個的學習生涯,甚至是職業生涯。因此,要對大學生畢業后的人文教育給予高度的重視,畢業后的教育關系到大學生的從醫生涯,關系到其能否做一名合格、高尚的醫生。所以應重視大學生畢業后的教育工作,要加大這一時期的人文教育力度,推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二、“仁愛”思想在醫學院校愛心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仁愛”是儒家的精華,仁愛的思想一直在滋養著后人,滋養著每一位華夏兒女,仁愛思想擁有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很多醫學院校的創辦和教學過程中,“仁愛”思想為其提供了豐厚的基礎和條件,使其可以茁壯的成長,逐漸的發展壯大,提高其綜合實力。
首先醫學并不屬于單純的一門自然科學,無論是在古代的醫學,還是現代的醫學,都離不開人文精神的支撐。醫學院校不能離開人文精神而獨立的存在。沒有了人文精神的支撐,醫學院校和醫院將會成為一個空殼,醫學院校和醫院也失去了其本質的目的。無論是醫學院校還是醫院,都是以治病救人為宗旨,在給患者進行疾病診治時,或是為患者服務時,都需要人文科學的協助,“仁愛”情懷在疾病診治的過程中更為重要。
醫學這門學科需要精心和誠心,孔子明確的提出了“仁者愛人”的思想。這種“仁愛”思想是人性和道德性的充分體現,在醫學院校的教學活動過程中,不能離開“仁愛”思想而單獨存在。傳統的“仁愛”思想不僅是教師所需要的,更是當代大學生所需要的。教師需要“仁愛”思想來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補充自己文化素質,學生需要“仁愛”思想來提升自己對人文精神的認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因此,“仁愛”思想對醫學院校的愛心文化建設有重要的作用。
三、如何提高“仁愛”思想在醫學院校中的作用
(一)在課程中傳授“仁愛”思想,每一位醫學院校的學生都將會從事醫療衛生事業,醫療事業并不是普通的事業,它的性質簡稱為“仁術”,也就是說要將“仁愛”與技術很好的融合,讓學生在學習中明白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激發他們對人文知識學習的熱情,從而有利于其在醫學專業知識方面的學習。
(二)開拓學生“仁愛”視野,“仁愛”思想已經成為醫學院校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醫學專業知識學習的重要補充,鼓勵學生多讀有關人文精神方面的書籍,在實際的讀書過程中,不僅能夠了解文化知識,還能夠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通過讀書學習,可以拓展他們的視野,提高學生自身對這方面知識的興趣,同時也有利于養成讀書學習的良好習慣。
(三)在社會實踐中傳播“仁愛”思想,對于當今的大學生,思維特別的活躍,接受能力較強,因此,學校可以開展關于“仁愛”的有關活動,比如開辦讀書報告會、大型詩歌朗誦會、網絡文化等等,利用這些活動開拓學生的“仁愛”視野,提高他們對“仁愛”的認識,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四、結語
目前,在高等醫學院校中,嚴重缺乏人文教育,高等醫學院的學生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了“仁愛”思想淡薄,比如大學生的基礎課教育階段、臨床實習的階段、畢業后的教育階段等,在這些方面大學生都缺少人文教育意識,這些都和學校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為了改善當下的高等醫學院校的實際情況,為了緩解在醫療過程中出現的矛盾,要大力弘揚空孔子的“仁愛”思想,加強人文教育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