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杰
摘 要:國家規定供電企業必須要保障正常用電與用電時的安全,因此要做好用電的監察與管理工作就必須從制定合理的用電方案、監督設備的有效運行、控制運行的誤差三個方面進行。只有將三個方面結合為一個整體,才能有效的對用電進行監察與管理。
關鍵字:供電企業;監察;管理
綠色用電的理念已經為人們所接受,特別是一些高級的大型住宅在設既上使用了大量的綠色供電設備,使供電需要既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也能達到減少能源消耗的目的。
一、制定合理的用電方案
不同的用戶對用電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供電部門要根據用戶的用電需求劃分等級,然后根據不同的等級合理的分配電能。通常來說,供電企業可以根據用戶需電的緊急程度劃分為四等:特等用電需求,這類用戶包括重要的政府部門、與重要政府部門相關的指揮中心、國際航空中心等,它們是一個地區的標志和指揮中樞,對供電有特別的需求,如果他們的供電一但中止,則有可能重大的安全事故、重大的社會事故,甚至使正常的社會秩序全部混亂,供電企業要最優先滿足這類用戶的用電需求,要盡全力滿足該類企業的用電;一等用電需求,該類用戶包括種等軍事基地、社會服務中心、重點醫療機構、重要的企業機構,這類用戶的用電也必須做到盡可能不間斷的供電,如果他們的供電被中止,將會造成社會機能的癱瘓,引起嚴重的社會問題;二等用電客戶,該類客戶包括各地的政府部門、大型企業、大型的公共服務場所等,他們需要的用電量大、需要供電穩定,如果他們的用電不能得到保證,將使社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普通用電需求,除去以上三類等級用電的需求,剩下的均為普通用電需求,他們雖然也需要穩定的供電,然而一旦中止供電,整個社會所遭受的損失比較小。
供電企業要讓用戶準確保備自己的用電等級,并對用戶的實際情況準確核查,待用戶的報備核準后,根據用戶的實際用電需求準確的劃分等級,根據不同的等級給予不同的供電支持、配備不同的電力設備、給予不同的維護方法、運用不同的計費標準。通過合理的劃分等級能做到滿足用戶的用電需求。
二、監督設備的有效運行
供電企業要根據不同等級的用戶制定好供電維護方案,然后嚴格依照供電維護方案定期對設備進行監督。供電企業對設備監督的內容包括:
1.預測用戶設備狀況。如果對設備進行監督僅限于設備出現故障才去監督,或者到了定期監督的時間才去監督,則很有可能對用戶的供電設備信息的了解滯后。因此供電企業平時就要用動態的方法對用戶的設備信息進行動態的監測。比如,要依據以前對設備監督得到的數據了解哪些設備是需要重點監督的;用戶的用電需求是否發生很大的變化,是否要根據用戶的用電變化重新更換供電方案或者更換更適當的電力設備。恰當的動態監督能讓實際監督設備時更能做到有的放矢。
2.監督電力負荷狀況。供電企業在實際監查中,要檢查目前用戶用電負荷的情況,是否用出現用戶用電量大,目前的設備難以負荷,常常出現供電中止的情況。如果出現用戶用電量大量增長,就要調查其中的原因。比如是否出現有人盜接電網現象、是否因為用戶添置了大量的電器設備使電力設備難以承受用電負荷等等。監督人員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做不同的處理。
3.監督電力設備情況。要監督電力設備情況包括供電線路是否完好,它有否出現松馳、裸露現象,是否有絕緣老化現象等;供電的設備是否完好,它們外殼是否有破損、運行時是否有潛在的故障等;供電的設備周圍環境是否能讓電力設備正常運行,有沒有電磁干擾等、有沒有油污狀況、有沒有潮濕情況等,電力設備周圍的情況關系著電力設備運行的情況,如果周圍的環境不利于電力設備運行,監督人員則要進行有效處理。
三、控制運行的誤差
供電企業在供電過程中,要控制好運行的誤差,以免出現意外的狀況,使用電狀況不會出現難以監督和管理的情況。要做好控制運行的誤差,就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安全管理的控制。有時電氣工作人員在維護用電設備中,有時會出現業務不熟練、或者疏忽大意、或者心存僥幸等操作現象,在操作用電設備時不注意安全用電意識,這會影起很多安全問題。因此要做好安全管理的控制。平時供電企業要做好安全管理的宣傳工作和擬定安全管理的制度工作,在設備上,要抓好易出現安全問題的關鍵設備運行情況,比如水泵接地的防護工作、接零的防護工作等。要從細節上做好安全管理的控制。
2.日常供電的控制。供電企業在做好日常供電的環節中,要做好日常供電行為的管理控制工作。比如要抓好日常的設備維護、日常的周邊環境況制、作好通過對日常供電的一系列管理控制工作使供電工作能順利進行。對于一些很容易出現問題的設備,比如變壓器設備、高壓配電室內的設備,特別要做好操作的控制,讓穩定供電的目標得到保證。
3.意外事故的控制。在供電工作中,有時會出現意外的事故,給設備和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的損失,比如出現意外的雷電現象造成意外、環境突然改變造成意外等。所以供電企業要做好意外事故的控制工作,要求一旦出現供電意外事故,有應急方案可以執行、應急方案的細節具有可執行性、應急方案可對意外事故進行有效的控制。以免出現意外事故后,供電管理秩序發生混亂。
四、提高用電監察工作效率
全過程管理模式在用電監察工作中的應用強調通過人力、技術、實施、設備、環境等資源將輸入轉變為輸出,以幫助電力企業獲得最大化的穩定增值。在全過程的管理模式中,用電監察機構需要對管理過程進行策劃,建立完善管理過程中的控制辦法和績效測量指標,并對管理模式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創新。全過程管理模式與電力企業用電監察工作的有效結合,完善了用電監察管理體系,提高了用電監察管理工作的效率,值得在電力企業的各個工作領域積極推廣和應用。
用電監察工作的全過程管理主要包括電力設備的全過程管理和用電監察操作過程中的全過程管理。電力設備的全過程管理,在原有設備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將設備管理的范圍擴展至電力設備的研究、設計、生產、購置、安裝施工、調試、使用、維修及改造的全過程,注重對電力設備使用周期的全程管理,包含前期管理、安裝調試管理、維修改造管理和報廢處置管理,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錯誤或問題都有可能影響管理方向的變化,引起整個管理過程的連鎖反應。
在實施用電監察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將監察工作的每一個崗位、每一個環節落實到專門的負責人,并且建立電力設備的科學管理流程,實時監管設備的位置、狀態、性能、效用等內容。通過對電力設備實施全過程管理,能夠確保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切實保障整個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與此同時,將全過程管理模式積極融入與用電監察工作的各個環節,明確工作人員的職責、對電力設備安裝施工進行有效監管、施工后進行嚴密的檢查和測試工作,并且對電力運行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