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智
摘 要:黨的十八大概括了反映全國人民“最大公約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對國家和民族發展歷史和未來走向的總概括,支撐和影響著所有價值判斷。青少年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我們需要在了解和掌握他們的現實評判和未來期許的基礎上,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他們中由內化于心而外化于行。
關鍵詞:思想教育;西藏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分別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概括了全國人民“最大公約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青少年承載著祖國的未來,寄托了民族的希望,我們必須正確評價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積極探索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策略,從而為營造和諧社會提供有力的精神動力。
一、西藏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評價
西藏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的主渠道是學校德育課,其次網絡等媒介處在第二位。而且,在興趣和時空兩個維度上呈現由近及遠和由今及古逐漸減弱的趨勢。[1]目前,在西藏青少年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化解與個人價值觀的沖突問題。那么,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最大阻力是什么呢?我認為,多元文化泛濫是其中最大的梗阻,必須高度重視和積極探討消解的方法。其次,社會風氣的影響、個人利益的考慮等多種因素也極大地影響了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和形成,甚至其中的個別因素的影響更不容忽視。青少年在價值觀選擇和踐行上存在“重主觀、輕客觀”的傾向,[2]他們認為價值觀教育最主要取決于自己,其次才是社會、學校和家庭。所以,說教式的教育并不是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最佳途徑,應該及時加強青少年的實踐教育和體驗教育。
二、西藏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問題
在我們的學校教育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影響了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
(一)教育理念過于滯后。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過分強調教師的作用,忽視了青少年的個體認知、判斷、情感、理解和選擇。[3]我們的很多教師只注重知識的單向傳授,忽視了青少年學的過程,直接影響著青少年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果青少年不再熱衷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么我們的教育就是失敗的。
(二)教育內容過于抽象。課程內容空洞、滯后和遠離現實,這是我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現狀。[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來就是高度抽象的東西,我們的教師在講授時,很少聯系國內外的重大問題和青少年的思想實際。這樣,無形中造成許多青少年的消極態度,也就影響了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的熱情,教學也就失去了實效。
(三)教育資源過于單一。我們的教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資源不夠重視,不善于挖掘各種有效的資源;不善于利用學校周圍的自然、歷史和文化等資源;不善于打造有關的教案、課件、圖片、視頻、試題、網絡、音樂等資源;不善于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各種“顯性”和“隱性”資源。
(四)教育手段過于生硬。傳統的課堂說教和灌輸突出了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卻忽略了青少年的主體性和互動性[5]。不能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和多媒體資源組織教學,無法開闊青少年的視野,無法增強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感性理解和體驗,從而也難以使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內化為個人思想素質和行為。
三、西藏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策略
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僅要有科學的理論做支撐,還要有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提升教育理念,為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思想導向。我們必須看到當前青少年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和矛盾性、價值追求的市場化和功利性、價值選擇的易變性和可塑性。[6] 因此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著眼于解決青少年思想和生活中的各種實際問題,著眼于解決影響和制約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種矛盾和問題,著眼于總結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好經驗,樹立開放競爭意識、科技創新意識、人才效率意識、時代風險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正內化。
(二)提煉教育理論,為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科學依據。我們要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外延、結構、功能、要求等, 提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身的理解;同時,還要研究青少年的思想特點、價值結構、道德追求和心理素質等,為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實施提供科學依據。在教育實踐中,除了針對青少年群體角度而言的普適性教育外,還要注意分析青少年群體中的差異性,[7]只有把群體化教育與個性化教育結合起來,才能取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拓展教育途徑,為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有效渠道。首先要注重發揮課堂教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還要尋找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專業教學的結合點,充分挖掘各門專業課教學中蘊含的價值觀教育的內容;更要將核心價值建設融入大學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之中。[8]通過調動學校的一切積極因素,努力構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網絡,形成校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合力。同時,加強學校與社會、家庭的有機聯系,發掘多種教育途徑。
(四)創新教育模式,為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實施樣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應該把有關內容進行專題化處理、生活化處理、問題化處理、故事化處理,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內容與青少年中間鋪設起興趣的橋梁,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換;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行政管理、教學管理、圖書管理、青少年管理、后勤管理中,要通過課堂教學、社團活動、宿舍文化和校園文化等實現價值認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國家和民族發展歷史和未來走向的總概括,支撐和影響著所有價值判斷。這需要我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而外化于行,而青少年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更需要在了解和掌握他們的現實評判和未來期許的基礎上,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
參考文獻:
[1][2][3][8][9]唐小芹,夏繼春.關于引導青少年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的研究[J].湖南商學院學報(雙月刊),2009,16(1):30/31/32/33
[4][6]劉光照. 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機制創新研究[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3):17/18
[5]法紅旗.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13,32(1):92
[7]楊慶芬.對高職青少年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