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
兩千年前,在駝鈴陣陣中,古絲綢之路成了一條馳名中外的世界級貿易走廊。如今,在現代交通驅動下,絲綢之路經濟帶正成為橫貫亞歐大陸,世界上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在這條橫貫歐亞的通道上,跳動著三條充滿活力的“大動脈”,它們再現了古絲綢之路的輝煌,源源不斷地將中國制造輸往歐洲,并從歐洲運回所需產品。
“中亞—義烏”鐵路打通義烏與歐洲
5月9日,首票通過鐵路轉關方式進口的貨物從萬里之外的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城”,沿著“義新歐”鐵路,經新疆阿拉山口邊境口岸換乘國內火車后,來到“新絲綢之路”的這一端——義烏。
這批貨物的進口方義烏市藍帆進出口有限公司江經理說:“這次進的是黃銅棒,以前,我們從中亞進口這些商品,需要先走鐵路,再走海運,最后走公路到義烏,手續麻煩不說,時間也拖得很長,因此我們都不太愿意進口。這次聽說烏茲別克斯坦到義烏通了火車,我們試著在義烏海關報了一票,沒想到非常方便,不但時間節省了20多天,手續也簡化了不少,對于我們企業的吸引力非常大!”
據了解,“義新歐”由義烏市天盟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與中鐵集裝箱公司、歐盟鐵路總公司及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當地的物流公司,按市場化模式合作運營。如今,義烏小商品沿著新絲綢之路,經過短短的12天時間,便可以擺上哈薩克斯坦主要城市阿拉木圖的超市貨架了。
據義烏海關監管員李青春介紹,小商品在義烏完成報關后,通過“鐵路轉關”的新模式,7天后抵達阿拉山口口岸,12天后就可以出現在阿拉木圖的超市里,這種“快步”走法,比以往義烏小商品經公路轉關至寧波等港口,然后到達俄羅斯主要港口,再轉運至俄羅斯其他腹地城市以及中亞五國,在時間上可以縮短一半以上。
鄭歐班列連通中原與歐洲
2014年農歷春節剛過完,從德國漢堡發車的鄭歐返程班列,滿載著歐洲制造的汽車原配件和動車、高鐵鋼板,滿載著河南大開放、大物流、大發展的迫切希望,緩緩駛進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將河南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緊密聯系在一起。
鄭歐國際鐵路貨運班列的開通,讓河南激活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源頭活水,這活水如今已沛然成潮。截至5月7日,鄭歐班列已累計成功開行27班班列,貨重達到18469.11噸,貨值1.1143億美元,目的地覆蓋歐洲12個國家的32個城市。
從河南的輪胎,到山東的滑雪服;從深圳的機電,到福建的電器……不計其數的商品在這條經濟帶上一路向西,直奔歐洲,催生起新一輪商潮。“鄭歐班列為亞歐客商投資中原架起了一座橋梁,也為河南建設國際陸港和現代物流中心提供了重要支撐。”德國鐵路辛克公司中國華中、華北地區董事長卡爾-漢茲·安伯格說。
2014年,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計劃再開通憑祥、滿洲里兩個出入境口岸,從我國西北、東北、西南方向,全方位打造鄭歐班列多元化出入境口岸新格局,將鄭歐班列的集貨范圍擴大至日韓等地域。
鄭歐班列打通了國際鐵路大通道。今后,隨著“米”字形快速鐵路網建設逐步鋪開、國家鐵路一類口岸和鄭州國際陸港建設的加快推進,鄭州最終將確立全國立體交通“大樞紐”的地位。
渝新歐鐵路串起西南與歐洲
2011年6月30日,一輛滿載6萬余臺“重慶造”筆記本電腦、1萬余臺液晶顯示器,貨值1900余萬美元的列車緩緩駛出重慶火車站,經過1萬多公里的長途奔波,13天后順利到達德國西部工業重鎮杜伊斯堡。自此,經歷了國內段、中俄段及全程3次測試后,渝新歐鐵路終于進入常態化運營。
2012年4月, 這條鐵路的平臺運營公司渝新歐公司開始掛牌,開始發揮其重要作用:借助各股東優勢,優化運行線路,組織回程貨源,搞好代理服務,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物流成本,保證貨物安全、穩定、及時地在亞歐大陸之間穿行。
由于專營渝新歐通道的鐵路運輸服務,渝新歐公司的運營實現了跨國鐵路物流的無縫對接,效率顯著提高。目前,渝新歐全程11000公里,實際運行時間為16天左右,比海運快40天。其中,口岸和站場滯留時間不超過60小時,通關時間12小時,貨物在口岸的滯留時間僅占全程運輸時間的17%,遠低于亞歐大陸橋“北線”的30%~50%。
此次班列前,從重慶到波蘭的馬拉舍維奇,操作的是SMGS。SMGS使用漢語和俄語兩種文字表述,可順利通行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等鐵路合作組織國家,但不適用從馬拉舍維奇到德國的杜伊斯堡。而在歐盟各國,操作的是CIM,使用英語和德語表述。
目前,國際鐵路采用兩種運單,即國際貨協運單(SMGS)和國際貨約運單(CIM)。渝新歐公司總經理周樹林說,多年來,很多國際鐵路組織都曾積極推動統一運單,但一直未成功。渝新歐班列成功使用統一運單,是世界鐵路運輸方面的新突破。
據了解,國際貨約/國際貨協統一運單,采用漢語、俄語和英語三種語言表述,可以從重慶直達德國,這既有利于推動渝新歐鐵路建立統一的標準和規則、淡化國際間的界限,又可以減少中途換單環節,提高通關效率和準點率。統一運單后,僅沿途換單就節約7個多小時。
如今,渝新歐所運輸的貨物,不僅有“重慶造”,更有來重慶轉運的“華東造” “華中造”和“華南造”。渝新歐的成功開行,有力地推動了重慶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