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英 李江蘇 李仕德
摘 要:由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選育的超級雜交水稻Y兩優2號,于2012年和2013年在國家優質雜交水稻新成果蘄春展示基地連片示范栽培66.7hm2。Y兩優2號上部3片功能葉具有長、直、窄、凹、厚的特點,分蘗力較強,穗大粒多,禾下穗,米質優,產量高,抗稻瘟病、白葉枯病。高產栽培要求稀播壯秧,秧齡控制在20~25d。栽培技術:插足基本苗,增施磷鉀肥,適時適度曬田,看苗巧施穗粒肥,間隙灌溉至成熟,適時防治病蟲害。
關鍵詞:短秧齡;高產栽培技術;Y兩優2號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2-51-02
1 示范概況
2012年和2013年在蘄春縣八里辦事處原種大隊、高山大隊、高垸大隊示范種植。境內地勢平坦開闊,陽光充足,排灌方便。黃棕壤,土壤肥力較高,年平均降雨量1 400mm,年平均氣溫15.4℃。示范片栽培技術實行統一浸種催芽,統一插栽時間,統一秧田管理,統一配方施肥,統一肥水管理,統一防治病蟲害等管理措施。
2 示范表現
Y兩優2號株高128cm左右,分蘗力較強,株型松緊適中,莖稈粗壯,抗倒能力強,植株形態具有“長、直、窄、凹、厚”的葉片特征特性。抽穗后穗層較矮,植株整體重心降低,不易倒伏。上3片葉直立葉角較小,互不遮陰,大田通風透光好,病蟲危害輕。
Y兩優2號于5月18日播種,6月8日插秧,8月26日齊穗,10月7日成熟,播始歷期100d,全生育期139d。經測產:有效穗265萬/hm2,穗長30cm,平均每穗總粒225粒(最多486粒),結實率86.9%,千粒重25.6g。Y兩優2號適應性廣,米質優。抗稻瘟病與白葉枯瘟。經多點試驗示范種植均表現出高產與綜合性狀優良的特點,深得農民朋友的歡迎。2013年10月6日經市、縣農業部門測產,產量平均達12.89t/hm2;現場實割驗收,產量達885kg/667m2。
3 主要栽培技術
高產栽培要求有良好的株葉形態和群體動態長勢,特別是株形的高與低,大穗與多穗的關系等,這些因素都會因時因地因人而結果不同。Y兩優2號屬于生長期長、具備高產栽培增產的潛力品種,適宜安排在高肥力田塊種植。高肥力田塊具有全面、持續、強勁的供應養分的能力,能更大程度地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養分需要,充分發揮其豐產潛力,使生物產量、經濟產量協調達到較高水平狀況,實現高產栽培目標。我地稻田土壤多為持續高產田塊,特別適宜種植Y兩優2號。
3.1 適時播種,培育短齡壯秧 鄂東地處平原湖區,區內湖泊眾多,水源條件較好,光照資源豐富,雨水充沛。土壤為黃棕壤,發老苗不發小苗。俗話說“秧好一半谷”,為此選擇地勢平坦、土層肥沃通透性好、質地疏松、排灌方便的泥腳淺的肥沃水田作苗床。秧田耕整后每hm2施用45%(15-15-15)復合肥550kg、氯化鉀110kg作底肥,5~7d后再平整秧廂播種。每公頃秧田播種量112.5kg,均播稀播,培育壯秧。秧苗2葉1心時施好斷奶肥,每hm2施尿素60kg,保證秧苗有足夠的養分供給。移栽前3~4d,每hm2施用尿素100kg作送嫁肥,為移栽后早生快發打下基礎。秧田期防蟲一次,移栽前1d再施一次長效農藥,使秧苗帶藥下田,減輕大田前期病蟲害。我地秧齡大多控制在20~25d。適齡秧苗移栽后分蘗力強,生長旺盛、夠苗快,老齡秧移栽后分蘗速度、分蘗數量明顯下降,大穗優勢不易發揮,難以達到豐產栽培目標,而栽插中苗則可以解決這類問題。
3.2 精細耕作,促發早苗 鄂東地處平原湖區土壤多為黃棕壤,發老苗不發小苗。為了解決難發小苗促早發的現實問題,不僅在育秧工作中做到稻谷發芽“快、齊、均、壯”,而且在秧苗生長過程中盡最大努力使其多生長短白健壯根系,有利于栽后早返青快發穩長。
移栽前對大田進行精細耕作,用大型農用拖拉機將稻田深耕至30cm深再耙平,上灌水深20cm進行15~20d自然熟化后,進行第二次深耕并施底肥,使泥肥充分溶合以達到長久持效。同時考慮到促發早苗的需要,每hm2施碳酸氫銨150kg作為耖口肥施用,促發小苗效果較好。
3.3 秧田防矮縮病危害 近年來,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已上升成為威脅我縣水稻生產安全的主要病害。傳毒敏感期主要為2~4葉期。抓住秧田期防治白背飛虱傳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采取“早查蟲,早治蟲”,有效地控制該病危害。早治蟲,勤治虱,把好飛虱傳播關。第一關使用咪鮮胺、吡蟲啉浸種(殺菌、控虱雙重作用),可防控稻飛虱20~25d,第二關在播種時秧田撤施呋喃丹(每hm2秧田用45kg,注意用藥安全),第三關是秧苗現青后每隔7d就用藥1次(毒死蜱+吡蟲啉),做到帶藥下田。嚴防秧苗期和大田前期稻飛虱傳毒。
3.4 防止插秧密度過稀 水稻高產栽培必須要求有一定的插秧密度和栽插本數。目前我地因為人工插秧工價和雜交水稻種子價格較高,因此形成長期以來的少用種、插稀秧的不良習俗已然定勢,這也導致秧苗苗齡較長,形成高大苗、分棵插、栽插深的不利于創建高產栽培條件的形成。針對以上原因采取每hm2大田用種不少于15kg,每蔸插2粒谷秧,保證每公頃插足15萬蔸、30萬粒谷秧,防止栽插過稀。
3.5 合理施肥 高產潛力大的雜交水稻品種,就應該全面推行高肥、重磷、鉀的栽培方法。這種施肥最容易達到稈壯、葉挺、穗多、穗大、結實率高的健身豐產栽培目標。要在適當重施底肥的基礎上,穩而重又要適時的進行穗肥施用,這才能使高產品種配高產栽培方法獲得高產。
肥料種類以有機肥為主,遲效肥與速效肥相結合。施肥堅持重底、前促、中控、后補的原則。一是施足底肥。每hm2施“菜餅”750kg(充分發酵后施用),45%(15-15-15)水稻專用復合肥600kg。底肥于移栽前2~3d,化肥與“菜餅”充分拌勻后均勻撒施,然后深耕耙做到全層深施,有效防止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二是早施分蘗肥。移栽后5~7d返青活棵時,每hm2追尿素112.5kg,氯化鉀75kg,并人工中耕除草,做到肥融于土,根扎于泥。三是適時適量重施穗肥。endprint
Y兩優2號是一個大穗多粒耐肥抗倒的高產組合,通過2a的實踐探索,重施穗肥才能真正體現出該組合高產的強大優勢與增產潛力。在全田水稻有60%的植株進入幼穗分化3期時,及時追施穗肥,攻穗大粒多。具體應根據禾苗長勢,土壤肥力高低,天氣狀況等綜合因素考慮,每hm2追施尿素75kg,氯化鉀75kg。四是追施粒肥。為延長功能葉壽命,提高千粒重,在始穗期每hm2追施尿素37.5kg,氯化鉀37.5kg,每hm2用“谷粒飽”750g對水900kg葉面噴施,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
3.6 看天管水,水肥促發,靈活掌握 水稻插后在田面有薄水情況下不必再灌水護秧,插后3d即可施分蘗肥。插后只留薄皮水并使之自然落干,有利于提高泥溫,促早分蘗。若預報后期有雨則插后還可輕曬田2~3d再復淺水一次,在達到要求苗數的90%壯蘗時便可曬田控蘗。這種插后不灌水的作法恐令人費解,其實插秧時令氣溫并不算高,空氣相對濕度較大,故而暫短失水不足為慮。
在雜交水稻整個生長過程中推廣淺水間歇灌溉技術,是一種常見常用的技術,也是健身栽培的一種有效措施。后期管水應配合補施氮鉀肥并輔以化調,切忌斷水過早,堅持干干濕濕,以水養根,以水養葉,促其二次灌漿提高結實率與子粒充實度。
3.7 嚴把病蟲防治關 Y兩優2號在實施高產強化栽培時,應特別加強病蟲害的預防,認真組織群眾搞好病蟲防治,要具體落實到田塊。移栽前5d,每hm2苗床用殺蟲雙2.25kg加甲胺磷1.5kg對水750kg防治稻薊馬、稻葉蟬等秧田蟲害。大田生長期主要施用殺蟲雙、撲虱靈、井崗霉素等藥劑防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紋枯病。后期破口抽穗階段,每hm2用75%三環唑15包,井崗霉素45包,撲虱靈15包加殺蟲雙2.25kg對水900kg噴霧,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稻飛虱、三化螟等病蟲害,確保示范片植株清秀無病,鍵壯生長至成熟。
參考文獻
[1]李江蘇,甘才志,葉祥新,等.兩系雜交晚稻38S/208示范表現及栽培技術[J].湖北農業科學,2005.
[2]李江蘇,劉林英,蔡定鑫,等.兩系超高產雜交水稻育種的實踐與思考[J].農業科技通訊,2008,11.
[3]李江蘇,張繼新,李小兵,等.亞種間兩系雜交早稻HYS-1/F4911超高產栽培探討[J].湖北農業科學,2004.
[4]李江蘇,劉林英,駱麗瑛,等.兩系超高產雜交早稻Hys/F4911籽粒灌漿特性之觀察[J].湖北農業科學,2004.
(責編:張長青)endprint
Y兩優2號是一個大穗多粒耐肥抗倒的高產組合,通過2a的實踐探索,重施穗肥才能真正體現出該組合高產的強大優勢與增產潛力。在全田水稻有60%的植株進入幼穗分化3期時,及時追施穗肥,攻穗大粒多。具體應根據禾苗長勢,土壤肥力高低,天氣狀況等綜合因素考慮,每hm2追施尿素75kg,氯化鉀75kg。四是追施粒肥。為延長功能葉壽命,提高千粒重,在始穗期每hm2追施尿素37.5kg,氯化鉀37.5kg,每hm2用“谷粒飽”750g對水900kg葉面噴施,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
3.6 看天管水,水肥促發,靈活掌握 水稻插后在田面有薄水情況下不必再灌水護秧,插后3d即可施分蘗肥。插后只留薄皮水并使之自然落干,有利于提高泥溫,促早分蘗。若預報后期有雨則插后還可輕曬田2~3d再復淺水一次,在達到要求苗數的90%壯蘗時便可曬田控蘗。這種插后不灌水的作法恐令人費解,其實插秧時令氣溫并不算高,空氣相對濕度較大,故而暫短失水不足為慮。
在雜交水稻整個生長過程中推廣淺水間歇灌溉技術,是一種常見常用的技術,也是健身栽培的一種有效措施。后期管水應配合補施氮鉀肥并輔以化調,切忌斷水過早,堅持干干濕濕,以水養根,以水養葉,促其二次灌漿提高結實率與子粒充實度。
3.7 嚴把病蟲防治關 Y兩優2號在實施高產強化栽培時,應特別加強病蟲害的預防,認真組織群眾搞好病蟲防治,要具體落實到田塊。移栽前5d,每hm2苗床用殺蟲雙2.25kg加甲胺磷1.5kg對水750kg防治稻薊馬、稻葉蟬等秧田蟲害。大田生長期主要施用殺蟲雙、撲虱靈、井崗霉素等藥劑防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紋枯病。后期破口抽穗階段,每hm2用75%三環唑15包,井崗霉素45包,撲虱靈15包加殺蟲雙2.25kg對水900kg噴霧,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稻飛虱、三化螟等病蟲害,確保示范片植株清秀無病,鍵壯生長至成熟。
參考文獻
[1]李江蘇,甘才志,葉祥新,等.兩系雜交晚稻38S/208示范表現及栽培技術[J].湖北農業科學,2005.
[2]李江蘇,劉林英,蔡定鑫,等.兩系超高產雜交水稻育種的實踐與思考[J].農業科技通訊,2008,11.
[3]李江蘇,張繼新,李小兵,等.亞種間兩系雜交早稻HYS-1/F4911超高產栽培探討[J].湖北農業科學,2004.
[4]李江蘇,劉林英,駱麗瑛,等.兩系超高產雜交早稻Hys/F4911籽粒灌漿特性之觀察[J].湖北農業科學,2004.
(責編:張長青)endprint
Y兩優2號是一個大穗多粒耐肥抗倒的高產組合,通過2a的實踐探索,重施穗肥才能真正體現出該組合高產的強大優勢與增產潛力。在全田水稻有60%的植株進入幼穗分化3期時,及時追施穗肥,攻穗大粒多。具體應根據禾苗長勢,土壤肥力高低,天氣狀況等綜合因素考慮,每hm2追施尿素75kg,氯化鉀75kg。四是追施粒肥。為延長功能葉壽命,提高千粒重,在始穗期每hm2追施尿素37.5kg,氯化鉀37.5kg,每hm2用“谷粒飽”750g對水900kg葉面噴施,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
3.6 看天管水,水肥促發,靈活掌握 水稻插后在田面有薄水情況下不必再灌水護秧,插后3d即可施分蘗肥。插后只留薄皮水并使之自然落干,有利于提高泥溫,促早分蘗。若預報后期有雨則插后還可輕曬田2~3d再復淺水一次,在達到要求苗數的90%壯蘗時便可曬田控蘗。這種插后不灌水的作法恐令人費解,其實插秧時令氣溫并不算高,空氣相對濕度較大,故而暫短失水不足為慮。
在雜交水稻整個生長過程中推廣淺水間歇灌溉技術,是一種常見常用的技術,也是健身栽培的一種有效措施。后期管水應配合補施氮鉀肥并輔以化調,切忌斷水過早,堅持干干濕濕,以水養根,以水養葉,促其二次灌漿提高結實率與子粒充實度。
3.7 嚴把病蟲防治關 Y兩優2號在實施高產強化栽培時,應特別加強病蟲害的預防,認真組織群眾搞好病蟲防治,要具體落實到田塊。移栽前5d,每hm2苗床用殺蟲雙2.25kg加甲胺磷1.5kg對水750kg防治稻薊馬、稻葉蟬等秧田蟲害。大田生長期主要施用殺蟲雙、撲虱靈、井崗霉素等藥劑防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紋枯病。后期破口抽穗階段,每hm2用75%三環唑15包,井崗霉素45包,撲虱靈15包加殺蟲雙2.25kg對水900kg噴霧,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稻飛虱、三化螟等病蟲害,確保示范片植株清秀無病,鍵壯生長至成熟。
參考文獻
[1]李江蘇,甘才志,葉祥新,等.兩系雜交晚稻38S/208示范表現及栽培技術[J].湖北農業科學,2005.
[2]李江蘇,劉林英,蔡定鑫,等.兩系超高產雜交水稻育種的實踐與思考[J].農業科技通訊,2008,11.
[3]李江蘇,張繼新,李小兵,等.亞種間兩系雜交早稻HYS-1/F4911超高產栽培探討[J].湖北農業科學,2004.
[4]李江蘇,劉林英,駱麗瑛,等.兩系超高產雜交早稻Hys/F4911籽粒灌漿特性之觀察[J].湖北農業科學,2004.
(責編:張長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