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樟子松等3個針葉樹種水分生理指標定量分析

2014-07-28 10:55:55唐菊秀等
安徽農學通報 2014年12期

唐菊秀等

摘 要:測定結果表明,樟子松、青海云杉、油松間蒸騰強度、總含水量、束/自比值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蒸騰強度青海云杉123.9mg/g/h、樟子松89.6mg/g/h、油松71.6mg/g/h;總含水量油松65.0%、青海云杉63.0%、樟子松60.8%;束/自比值油松10.6、青海云杉2.9、樟子松2.5;54h內失水率變化總趨勢青海云杉快于樟子松、樟子松快于油松。油松抗旱性最強,樟子松次之,青海云杉最弱,青海云杉與樟子松接近。

關鍵詞:針葉樹;水分生理指標;量化分析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2-119-02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in.)、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和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為我國特有常綠針葉喬木,是我國北方園林綠化、水土保持、荒山綠化美化的主要造林樹種。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等特點。油松、青海云杉為臨夏州的主要鄉土造林樹種,樟子松2000年引種在臨夏,生長良好,已成為臨夏州的主要優良造林樹種。為深入探討樟子松在我州的適生范圍及對干旱環境的適應能力,我們對樟子松、油松和青海云杉水分生理指標進行了測定。

1 試驗點概況

試驗點設在甘肅省臨夏縣北塬鄉州林科所,居東徑103°11′,北緯35°37′,屬川塬灌區。海拔2 026m,年平均降水量501.8mm,且分布不均勻,多集中在7、8、9,計3個月,年蒸發量1 327.6mm。年平均氣溫7.3℃,極端高溫37.3℃,極端低溫-28℃。無霜期150d左右,早霜出現在10月中旬,晚霜期出現在5月中旬。地類為苗圃地,地勢平坦,土壤為壚土類黃麻土,土壤pH值7,具有灌溉條件,無地下水可利用。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供試材料為10a生樟子松、油松和青海云杉當年生枝葉。

2.2 測定方法

(1)組織含水量和自由水含量測定。組織含水量用烘干稱重法測定,自由水含量用馬林契克法測定。7月4日(晴天無風)分別剪取樟子松、油松和青海云杉針葉各10g,分別放入蔗糖溶液(150g蔗糖溶于100g水制成)中,放置5h后撈出針葉,用清水迅速沖洗干凈,立即拭干針葉上的水分,用分析天平稱量被蔗糖溶液析水后針葉重量,差值為針葉自由水含量,重復3次。束縛水含量=組織含水量-自由水含量。

(2)持水力測定。持水力用自然干燥法測定。6月14~16日分3次測定,剪取樟子松、油松和青海云杉當年生枝葉,稱取鮮重,并置于實驗室干燥的桌面上,每隔2h稱量1次,當日共稱5次,次日和第三天繼續重復稱重,重復3次。

(3)蒸騰強度測定。蒸騰強度用扭力天平快速稱重法測定。5月26日13∶00~14∶00(晴天無風)分別剪取樟子松、油松和青海云杉當年生枝葉,用扭力天平稱取鮮重(W1),然后讓其蒸騰1h(T)后立即稱重(W2),并剪下葉片稱重(W3),重復5次[1-4]。蒸騰強度=(W1-W2)/W3/T。

3 結果與分析

測定結果見表1。

3.1 組織含水量 植物總含水量的高低,不僅與光合作用有關,而且反映植物適應干旱環境的能力[2]。F組織含水量=469.00>F0.01=8.65,說明3樹種間組織含水量達到極顯著水平。經多重比較,油松、青海云杉、樟子松兩兩間組織含水量差異極顯著,油松>青海云杉>樟子松,但兩兩間僅相差2%~5%。

3.2 自由水含量與束縛水含量 自由水和束縛水含量及其比值與植物的抗旱性有關,自由水較多時代謝活動較強,但抗旱性較低;反之,植物體內束縛水含量愈多,束/自比值愈高,抗旱性愈強[3]。表1表明,F自由水含量=444.10、

F束縛水含量=466.75、F束/自=115.01,均大于F0.01=8.65,說明3樹種間自由水含量、束縛水含量、束/自比值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經多重比較,油松與樟子松、油松與青海云杉間自由水含量差異極顯著,而樟子松與青海云杉無顯著差異;油松與樟子松間束縛水含量差異極顯著,油松與青海云杉、樟子松與青海云杉差異顯著;油松與樟子松、油松與青海云杉間束/自比值差異極顯著,而樟子松與青海云杉間差異不顯著,并且樟子松(2.53)與青海云杉(2.87)接近,明顯低于油松(10.4),說明抗旱性油松、青海云杉、樟子松依次減弱。

3.3 蒸騰強度 蒸騰作用是植物吸收、運輸水分和礦質養分的主要動力,能降低植物及葉面的溫度,保證體內各項生理活動正常進行,有利于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正常代謝。蒸騰強度愈大,植物吸水愈多,其抗旱性就愈弱;反之,抗旱性就愈強[2]。由表1可知,F蒸騰強度=12.64>F0.01=8.65,說明3樹種間蒸騰強度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經多重比較,青海云杉與油松間蒸騰強度差異顯著、青海云杉與樟子松、樟子松與油松間差異顯著。蒸騰強度由弱到強分別為油松(71.6mg/g/h)、樟子松(89.6mg/g/h)和青海云杉(123.9mg/g/h),說明油松、樟子松、青海云杉蒸騰失水依次增加,抗旱性依次減弱。

3.4 持水力 植物保水力即持水力的大小多以其達到恒重的時間和失水速度來表示,達到恒重時間越長,失水速度越慢的植物抗旱性就越強[3]。從圖1、圖2、圖3可以看出,樟子松在離體0~54h之內失水速率始終慢于青海云杉;離體0~24h之內樟子松失水速率快于油松,24~32h兩者幾乎接近,32~54h慢于油松,總變化趨勢樟子松快于油松;離體0~32h之內青海云杉失水速率快于油松,48h時兩者相同,50~54h慢于油松,總趨勢青海云杉快于油松。故說明樟子松較青海云杉抗旱,其抗旱性不及油松。

綜合上所述,不同樹種水分生理指標排序為:蒸騰強度青海云杉>樟子松>油松,束/自比值油松>青海云杉>樟子松,54h失水率油松>青海云杉>樟子松。抗旱性由強到弱依次為油松、樟子松、青海云杉。

4 結論與討論

(1)蒸騰強度青海云杉123.9mg/g/h、樟子松89.6mg/g/h、油松71.6mg/g/h;總含水量油松65.0%、青海云杉63.0%、樟子松60.8%;束/自比值油松10.6、青海云杉2.9、樟子松2.5,54h內失水率變化總趨勢青海云杉快于樟子松、樟子松快于油松。

(2)綜合蒸騰強度、總含水量、失水率及束/自比值分析,得出油松抗旱性最強,樟子松次之,青海云杉最弱,青海云杉與樟子松接近。

參考文獻

[1]石培賢,劉學敏,閆作平,等.臨夏85楊葉組織蒸騰強度及離體葉片水分自然散失速度測定分析[J].林業實用技術,2004(9).

[2]甘肅省林業科學研究所.半干旱地區主要造林樹種水分生理研究[C].科研成果及論文匯編,蘭州:1992.

[3]甘肅省林業科學研究所.梭梭等樹種體內水分狀況及抗旱性的初步研究[C].科研成果及論文匯編,蘭州:1992.

[4]馮廷敏,王濤,劉學敏,等.花椒葉片水分生理指標量化分析研究[J].林業實用技術,2005(12).

(責編:徐煥斗)endprint

摘 要:測定結果表明,樟子松、青海云杉、油松間蒸騰強度、總含水量、束/自比值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蒸騰強度青海云杉123.9mg/g/h、樟子松89.6mg/g/h、油松71.6mg/g/h;總含水量油松65.0%、青海云杉63.0%、樟子松60.8%;束/自比值油松10.6、青海云杉2.9、樟子松2.5;54h內失水率變化總趨勢青海云杉快于樟子松、樟子松快于油松。油松抗旱性最強,樟子松次之,青海云杉最弱,青海云杉與樟子松接近。

關鍵詞:針葉樹;水分生理指標;量化分析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2-119-02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in.)、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和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為我國特有常綠針葉喬木,是我國北方園林綠化、水土保持、荒山綠化美化的主要造林樹種。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等特點。油松、青海云杉為臨夏州的主要鄉土造林樹種,樟子松2000年引種在臨夏,生長良好,已成為臨夏州的主要優良造林樹種。為深入探討樟子松在我州的適生范圍及對干旱環境的適應能力,我們對樟子松、油松和青海云杉水分生理指標進行了測定。

1 試驗點概況

試驗點設在甘肅省臨夏縣北塬鄉州林科所,居東徑103°11′,北緯35°37′,屬川塬灌區。海拔2 026m,年平均降水量501.8mm,且分布不均勻,多集中在7、8、9,計3個月,年蒸發量1 327.6mm。年平均氣溫7.3℃,極端高溫37.3℃,極端低溫-28℃。無霜期150d左右,早霜出現在10月中旬,晚霜期出現在5月中旬。地類為苗圃地,地勢平坦,土壤為壚土類黃麻土,土壤pH值7,具有灌溉條件,無地下水可利用。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供試材料為10a生樟子松、油松和青海云杉當年生枝葉。

2.2 測定方法

(1)組織含水量和自由水含量測定。組織含水量用烘干稱重法測定,自由水含量用馬林契克法測定。7月4日(晴天無風)分別剪取樟子松、油松和青海云杉針葉各10g,分別放入蔗糖溶液(150g蔗糖溶于100g水制成)中,放置5h后撈出針葉,用清水迅速沖洗干凈,立即拭干針葉上的水分,用分析天平稱量被蔗糖溶液析水后針葉重量,差值為針葉自由水含量,重復3次。束縛水含量=組織含水量-自由水含量。

(2)持水力測定。持水力用自然干燥法測定。6月14~16日分3次測定,剪取樟子松、油松和青海云杉當年生枝葉,稱取鮮重,并置于實驗室干燥的桌面上,每隔2h稱量1次,當日共稱5次,次日和第三天繼續重復稱重,重復3次。

(3)蒸騰強度測定。蒸騰強度用扭力天平快速稱重法測定。5月26日13∶00~14∶00(晴天無風)分別剪取樟子松、油松和青海云杉當年生枝葉,用扭力天平稱取鮮重(W1),然后讓其蒸騰1h(T)后立即稱重(W2),并剪下葉片稱重(W3),重復5次[1-4]。蒸騰強度=(W1-W2)/W3/T。

3 結果與分析

測定結果見表1。

3.1 組織含水量 植物總含水量的高低,不僅與光合作用有關,而且反映植物適應干旱環境的能力[2]。F組織含水量=469.00>F0.01=8.65,說明3樹種間組織含水量達到極顯著水平。經多重比較,油松、青海云杉、樟子松兩兩間組織含水量差異極顯著,油松>青海云杉>樟子松,但兩兩間僅相差2%~5%。

3.2 自由水含量與束縛水含量 自由水和束縛水含量及其比值與植物的抗旱性有關,自由水較多時代謝活動較強,但抗旱性較低;反之,植物體內束縛水含量愈多,束/自比值愈高,抗旱性愈強[3]。表1表明,F自由水含量=444.10、

F束縛水含量=466.75、F束/自=115.01,均大于F0.01=8.65,說明3樹種間自由水含量、束縛水含量、束/自比值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經多重比較,油松與樟子松、油松與青海云杉間自由水含量差異極顯著,而樟子松與青海云杉無顯著差異;油松與樟子松間束縛水含量差異極顯著,油松與青海云杉、樟子松與青海云杉差異顯著;油松與樟子松、油松與青海云杉間束/自比值差異極顯著,而樟子松與青海云杉間差異不顯著,并且樟子松(2.53)與青海云杉(2.87)接近,明顯低于油松(10.4),說明抗旱性油松、青海云杉、樟子松依次減弱。

3.3 蒸騰強度 蒸騰作用是植物吸收、運輸水分和礦質養分的主要動力,能降低植物及葉面的溫度,保證體內各項生理活動正常進行,有利于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正常代謝。蒸騰強度愈大,植物吸水愈多,其抗旱性就愈弱;反之,抗旱性就愈強[2]。由表1可知,F蒸騰強度=12.64>F0.01=8.65,說明3樹種間蒸騰強度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經多重比較,青海云杉與油松間蒸騰強度差異顯著、青海云杉與樟子松、樟子松與油松間差異顯著。蒸騰強度由弱到強分別為油松(71.6mg/g/h)、樟子松(89.6mg/g/h)和青海云杉(123.9mg/g/h),說明油松、樟子松、青海云杉蒸騰失水依次增加,抗旱性依次減弱。

3.4 持水力 植物保水力即持水力的大小多以其達到恒重的時間和失水速度來表示,達到恒重時間越長,失水速度越慢的植物抗旱性就越強[3]。從圖1、圖2、圖3可以看出,樟子松在離體0~54h之內失水速率始終慢于青海云杉;離體0~24h之內樟子松失水速率快于油松,24~32h兩者幾乎接近,32~54h慢于油松,總變化趨勢樟子松快于油松;離體0~32h之內青海云杉失水速率快于油松,48h時兩者相同,50~54h慢于油松,總趨勢青海云杉快于油松。故說明樟子松較青海云杉抗旱,其抗旱性不及油松。

綜合上所述,不同樹種水分生理指標排序為:蒸騰強度青海云杉>樟子松>油松,束/自比值油松>青海云杉>樟子松,54h失水率油松>青海云杉>樟子松。抗旱性由強到弱依次為油松、樟子松、青海云杉。

4 結論與討論

(1)蒸騰強度青海云杉123.9mg/g/h、樟子松89.6mg/g/h、油松71.6mg/g/h;總含水量油松65.0%、青海云杉63.0%、樟子松60.8%;束/自比值油松10.6、青海云杉2.9、樟子松2.5,54h內失水率變化總趨勢青海云杉快于樟子松、樟子松快于油松。

(2)綜合蒸騰強度、總含水量、失水率及束/自比值分析,得出油松抗旱性最強,樟子松次之,青海云杉最弱,青海云杉與樟子松接近。

參考文獻

[1]石培賢,劉學敏,閆作平,等.臨夏85楊葉組織蒸騰強度及離體葉片水分自然散失速度測定分析[J].林業實用技術,2004(9).

[2]甘肅省林業科學研究所.半干旱地區主要造林樹種水分生理研究[C].科研成果及論文匯編,蘭州:1992.

[3]甘肅省林業科學研究所.梭梭等樹種體內水分狀況及抗旱性的初步研究[C].科研成果及論文匯編,蘭州:1992.

[4]馮廷敏,王濤,劉學敏,等.花椒葉片水分生理指標量化分析研究[J].林業實用技術,2005(12).

(責編:徐煥斗)endprint

摘 要:測定結果表明,樟子松、青海云杉、油松間蒸騰強度、總含水量、束/自比值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蒸騰強度青海云杉123.9mg/g/h、樟子松89.6mg/g/h、油松71.6mg/g/h;總含水量油松65.0%、青海云杉63.0%、樟子松60.8%;束/自比值油松10.6、青海云杉2.9、樟子松2.5;54h內失水率變化總趨勢青海云杉快于樟子松、樟子松快于油松。油松抗旱性最強,樟子松次之,青海云杉最弱,青海云杉與樟子松接近。

關鍵詞:針葉樹;水分生理指標;量化分析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2-119-02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in.)、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和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為我國特有常綠針葉喬木,是我國北方園林綠化、水土保持、荒山綠化美化的主要造林樹種。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等特點。油松、青海云杉為臨夏州的主要鄉土造林樹種,樟子松2000年引種在臨夏,生長良好,已成為臨夏州的主要優良造林樹種。為深入探討樟子松在我州的適生范圍及對干旱環境的適應能力,我們對樟子松、油松和青海云杉水分生理指標進行了測定。

1 試驗點概況

試驗點設在甘肅省臨夏縣北塬鄉州林科所,居東徑103°11′,北緯35°37′,屬川塬灌區。海拔2 026m,年平均降水量501.8mm,且分布不均勻,多集中在7、8、9,計3個月,年蒸發量1 327.6mm。年平均氣溫7.3℃,極端高溫37.3℃,極端低溫-28℃。無霜期150d左右,早霜出現在10月中旬,晚霜期出現在5月中旬。地類為苗圃地,地勢平坦,土壤為壚土類黃麻土,土壤pH值7,具有灌溉條件,無地下水可利用。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供試材料為10a生樟子松、油松和青海云杉當年生枝葉。

2.2 測定方法

(1)組織含水量和自由水含量測定。組織含水量用烘干稱重法測定,自由水含量用馬林契克法測定。7月4日(晴天無風)分別剪取樟子松、油松和青海云杉針葉各10g,分別放入蔗糖溶液(150g蔗糖溶于100g水制成)中,放置5h后撈出針葉,用清水迅速沖洗干凈,立即拭干針葉上的水分,用分析天平稱量被蔗糖溶液析水后針葉重量,差值為針葉自由水含量,重復3次。束縛水含量=組織含水量-自由水含量。

(2)持水力測定。持水力用自然干燥法測定。6月14~16日分3次測定,剪取樟子松、油松和青海云杉當年生枝葉,稱取鮮重,并置于實驗室干燥的桌面上,每隔2h稱量1次,當日共稱5次,次日和第三天繼續重復稱重,重復3次。

(3)蒸騰強度測定。蒸騰強度用扭力天平快速稱重法測定。5月26日13∶00~14∶00(晴天無風)分別剪取樟子松、油松和青海云杉當年生枝葉,用扭力天平稱取鮮重(W1),然后讓其蒸騰1h(T)后立即稱重(W2),并剪下葉片稱重(W3),重復5次[1-4]。蒸騰強度=(W1-W2)/W3/T。

3 結果與分析

測定結果見表1。

3.1 組織含水量 植物總含水量的高低,不僅與光合作用有關,而且反映植物適應干旱環境的能力[2]。F組織含水量=469.00>F0.01=8.65,說明3樹種間組織含水量達到極顯著水平。經多重比較,油松、青海云杉、樟子松兩兩間組織含水量差異極顯著,油松>青海云杉>樟子松,但兩兩間僅相差2%~5%。

3.2 自由水含量與束縛水含量 自由水和束縛水含量及其比值與植物的抗旱性有關,自由水較多時代謝活動較強,但抗旱性較低;反之,植物體內束縛水含量愈多,束/自比值愈高,抗旱性愈強[3]。表1表明,F自由水含量=444.10、

F束縛水含量=466.75、F束/自=115.01,均大于F0.01=8.65,說明3樹種間自由水含量、束縛水含量、束/自比值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經多重比較,油松與樟子松、油松與青海云杉間自由水含量差異極顯著,而樟子松與青海云杉無顯著差異;油松與樟子松間束縛水含量差異極顯著,油松與青海云杉、樟子松與青海云杉差異顯著;油松與樟子松、油松與青海云杉間束/自比值差異極顯著,而樟子松與青海云杉間差異不顯著,并且樟子松(2.53)與青海云杉(2.87)接近,明顯低于油松(10.4),說明抗旱性油松、青海云杉、樟子松依次減弱。

3.3 蒸騰強度 蒸騰作用是植物吸收、運輸水分和礦質養分的主要動力,能降低植物及葉面的溫度,保證體內各項生理活動正常進行,有利于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正常代謝。蒸騰強度愈大,植物吸水愈多,其抗旱性就愈弱;反之,抗旱性就愈強[2]。由表1可知,F蒸騰強度=12.64>F0.01=8.65,說明3樹種間蒸騰強度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經多重比較,青海云杉與油松間蒸騰強度差異顯著、青海云杉與樟子松、樟子松與油松間差異顯著。蒸騰強度由弱到強分別為油松(71.6mg/g/h)、樟子松(89.6mg/g/h)和青海云杉(123.9mg/g/h),說明油松、樟子松、青海云杉蒸騰失水依次增加,抗旱性依次減弱。

3.4 持水力 植物保水力即持水力的大小多以其達到恒重的時間和失水速度來表示,達到恒重時間越長,失水速度越慢的植物抗旱性就越強[3]。從圖1、圖2、圖3可以看出,樟子松在離體0~54h之內失水速率始終慢于青海云杉;離體0~24h之內樟子松失水速率快于油松,24~32h兩者幾乎接近,32~54h慢于油松,總變化趨勢樟子松快于油松;離體0~32h之內青海云杉失水速率快于油松,48h時兩者相同,50~54h慢于油松,總趨勢青海云杉快于油松。故說明樟子松較青海云杉抗旱,其抗旱性不及油松。

綜合上所述,不同樹種水分生理指標排序為:蒸騰強度青海云杉>樟子松>油松,束/自比值油松>青海云杉>樟子松,54h失水率油松>青海云杉>樟子松。抗旱性由強到弱依次為油松、樟子松、青海云杉。

4 結論與討論

(1)蒸騰強度青海云杉123.9mg/g/h、樟子松89.6mg/g/h、油松71.6mg/g/h;總含水量油松65.0%、青海云杉63.0%、樟子松60.8%;束/自比值油松10.6、青海云杉2.9、樟子松2.5,54h內失水率變化總趨勢青海云杉快于樟子松、樟子松快于油松。

(2)綜合蒸騰強度、總含水量、失水率及束/自比值分析,得出油松抗旱性最強,樟子松次之,青海云杉最弱,青海云杉與樟子松接近。

參考文獻

[1]石培賢,劉學敏,閆作平,等.臨夏85楊葉組織蒸騰強度及離體葉片水分自然散失速度測定分析[J].林業實用技術,2004(9).

[2]甘肅省林業科學研究所.半干旱地區主要造林樹種水分生理研究[C].科研成果及論文匯編,蘭州:1992.

[3]甘肅省林業科學研究所.梭梭等樹種體內水分狀況及抗旱性的初步研究[C].科研成果及論文匯編,蘭州:1992.

[4]馮廷敏,王濤,劉學敏,等.花椒葉片水分生理指標量化分析研究[J].林業實用技術,2005(12).

(責編:徐煥斗)endpri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午夜| 狠狠综合久久|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99re视频在线| 亚洲va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日韩高清一区 | 丁香婷婷久久| 深爱婷婷激情网|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久久|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亚洲婷婷丁香|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欧美色综合网站| 激情综合图区|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亚洲美女一区| 国产欧美性爱网|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久久中文字幕av不卡一区二区|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在线国产|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不卡无码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成人|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理论片一区| 亚洲动漫h| 99国产精品国产|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欧美日本不卡|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国产午夜看片| 国产精品第|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国产一区成人|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亚洲免费三区| 国产内射在线观看| 国产尤物视频网址导航|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亚洲香蕉久久| 国产免费黄|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久草中文网|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国产精品原创不卡在线|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一线天|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免费高清毛片| 日韩在线第三页| 99国产精品国产|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男人在线|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