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李璐
第11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閉幕。記者從大會閉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此屆廣交會知識產權案件受理量小幅下降,但被投訴企業和最終認定涉嫌侵權企業比上屆有所增長。
據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劉建軍介紹,此屆廣交會投訴接待站共受理知識產權投訴490宗,664家參展企業被投訴,最終認定308家被投訴企業涉嫌侵權。與上屆同期相比,受理案件總數下降2.00%,被投訴企業總數增加8.67%,最終被認定涉嫌侵權企業總數增加5.84%;共受理貿易糾紛投訴57宗,比上屆同期增加29.55%。同時,此屆廣交會繼續實行知識產權投訴中介代理證制度,共有27家代理機構辦理了中介代理機構證件。
據了解,在受理的知識產權投訴案件中,專利類共348宗,占知識產權投訴總量的71.02%。商標類、版權類案件分別為88宗、54宗,分別占知識產權投訴總量的17.96%、11.02%。其中,專利類投訴以外觀設計專利居多,達279宗,占專利類投訴總量的80.17%;商標類案件認定涉嫌侵權比例較高。
廣交會成參展企業維權平臺
宏宇陶瓷集團擁有超過200個陶瓷產品專利,為防止展品被抄襲,宏宇陶瓷集團參展人員不允許“生面孔”對他們的展品進行拍照。宏宇陶瓷集團出口總經理伍劍鋒介紹,陶瓷產品的技術創新涉及配方、訣竅等要素,所以陶瓷產品與其他行業產品相比不容易被抄襲,但如果在廣交會期間發現產品被抄襲,就會向廣交會主辦方投訴維權。
記者走訪了解到,宏宇陶瓷、佛山照明、伊立浦電器等眾多參展企業都通過自主設計或外包設計的方式,不斷推出新產品領跑同行,以應對同行抄襲拼價風與國內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的現狀。伍劍鋒表示,與其花精力去保護專利,還不如花精力花時間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
廣西梧州茂圣茶葉有限公司在廣交會的平臺上不斷發展壯大,該企業的自有茶品牌已行銷海外多年,目前該品牌的價值已經超過1億元人民幣。該企業相關負責人黃利興表示:“我們培育起來的品牌已逐步得到市場認可,因此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當我們還未進入一個看好的市場之前就會先在當地進行商標注冊,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產品在當地的知名度、擴大銷量;另一方面保護了我們的知識產權,一旦商標被人在當地搶先注冊,損失就不可估量且很難挽回了。”
泉州鴻杰皮塑有限公司從1999年開始生產包袋產品,為提高產品附加值,近年來推出了具有獨立設計的自主品牌,不過在保護品牌方面他們也遇到了一些煩惱。該公司總經理許勝利有點無奈地說:“由于箱包的款式非常多,如果逐個申請,專利成本就會很高,而箱包的形狀又相對固定,很難說誰仿冒誰。”據許勝利介紹,為了在知識產權方面保護自己的權益,公司目前已經取得韓國時尚動漫品牌“INSTORY思特黎”的授權,并把這一動漫系列為主題的箱包產品作為本屆廣交會的重點推薦產品。“通過授權的方式,可以把其他沒有獲得授權的企業排除在競爭門檻之外,打造公司獨特的競爭力。”
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當遇到一些國家想故意通過提高關稅來惡意設置貿易壁壘的情況時,我們會依照相關國際規則以及一些國家間簽訂的貿易協定來執行,如我國和其他國家間簽訂的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等。”由此可見,當出口企業遇到貿易壁壘時,應及時利用世貿組織協定以及歐美國家的法律規定,據理力爭,以最大程度上減少損失。
在佛山六維空間設計咨詢公司設計總監吳晗看來,國內專利法執法不夠嚴,維權成本高,甚至還出現過專利擁有者維權打輸官司的現象。吳晗介紹,為應對這種情況,他們在承接佛山家電企業的外包設計業務時,通常為外包企業規劃產品線。當一代產品上市向企業反饋市場反應后,企業馬上推出第二代產品,通過“以快打慢”來應對產品模仿。
廣交會專利侵權的新特點
在近幾年的廣交會中,主辦方對于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在第115屆廣交會開展之前,大會就向各交易團、商協會、參展企業印發了《關于加強第115屆廣交會保護知識產權和解決貿易糾紛工作的意見》,列舉往屆被投訴侵權較多的專利、商標和版權產品,建議重點自查,將有可能發生的侵權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會還通過參展“易捷通”系統,向已有涉嫌侵權記錄的企業進行提醒。相關企業登錄系統即可看到提示,通過加強自查自糾,企業可以避免再次涉嫌侵權。
據了解,近年來在廣交會上,侵權方式更加隱蔽。現在已經很少由企業把自己涉嫌侵權的樣品直接擺在展臺上了,而這些產品大多出現在宣傳冊里。而對于宣傳冊,他們只向外商發送,國內采購商一份也不給,這就加大了取證的難度。
另外,在廣交會上,應訴企業的準備也較為充分。在廣交會上,有很多被投訴企業是有備而來的,它們將產品的詳細資料全都準備好,以此來抗辯;此外,也有很多企業知道哪些公司會來“找麻煩”,因此它們會將相關的訴訟資料都帶在身邊。
從機電商會知識產權投訴站,記者了解到,目前,展會知識產權呈現以下幾個特點:投訴量日漸增多,近年來,廣交會每屆的投訴數量都是不斷上升的;專利投訴以外觀設計為主,曾有投訴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在廣交會處理專利投訴兩年了,絕大部分都是外觀設計或實用新型,對于投訴發明專利的情況,他只遇到幾家日本大公司的;投訴的雙方交鋒增加,前面幾年,只要有投訴被投訴人一般都會馬上就撤掉展品,而現在大多被投訴展商選擇抗訴,并且資料詳盡有備而來,這樣雙方的交鋒難度變大了,對專利權人專利的“含金量”要求就變大,不然投訴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因此,綜合來看,無論是侵權企業還是專利權人,專利的基本常識和重要性的認識近年來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要在展會中確切保護好自己的合法利益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