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萍
摘 要:音樂舞蹈,對培養幼兒的藝術素養乃至提高素質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創設環境,營造氛圍,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注重音樂與舞蹈的融合,循序漸進,幼兒園的音樂舞蹈教學將會有新的面貌。
關鍵詞:幼兒教育;音樂舞蹈 ;營造氛圍; 循序漸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幼兒園也如雨后春筍般遍布城鄉。幼兒園數量眾多,質量卻良莠不齊。當前幼兒教育中普遍存在著偏重學科知識性教學而忽略音樂舞蹈教育的現象。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有語“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也說3-6歲的幼兒時期,正是學齡前兒童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音樂舞蹈對兒童在智力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幼兒教師們常常簡單地認為音舞教育只是唱唱跳跳,在教學活動中存在注重唱歌、跳舞技能技巧教學,忽略對幼兒主動學習和充分利用身體各種感官去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的培養。
那么,如何掌握幼兒的特點,采取正確的方法,有效的開展音樂舞蹈教育呢?結合本人的工作實踐,筆者現提出如下策略:
第一,創設音樂舞蹈的環境。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尤其是對初入塵世的幼兒而言,環境的影響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創設環境不妨從如下方面著手:一,視覺環境。以用各種美術手法美化三維空間為主要形式,給幼兒以視覺的美的熏陶。視覺環境的布置,還可以動員孩子們參與環境的設計創設,為孩子美的感受與表現,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二,聽覺環境。在一日活動各環節中播放不同性質的中外名曲供幼兒欣賞,讓孩子們生活在音樂的氛圍中,從中提高音樂鑒賞能力,愉悅幼兒身心。 三,舞蹈環境。在班級的活動區為幼兒提供舞蹈的條件,化妝臺、服裝柜、歡樂舞臺等等,為幼兒提供表現自己興趣及才能的條件與機會。
第二,注重教學內容的選擇。
教學內容必須閃爍幼兒的心靈,充滿童趣。只要我們用敏銳的眼光去觀察、體驗、研究他們美麗的內心世界,就可以在他們天真有趣、奇妙多彩的生活中尋找他們能理解、能掌握的舞蹈教學內容。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必須根植于幼兒生活,童化自己,多觀察幼兒的喜、怒、哀、樂及其表現方式。對于成人舞蹈,我們不能照搬,要學習、借鑒,更重要的是將幼兒特點結合進去,變成幼兒可理解可接受的東西,這樣,幼兒才喜歡學。來源于幼兒的生活以及周圍熟悉的環境的舞蹈,他們很容易理解接受。這些產生于生活學習間隙中的短小、生動形象、動作性強的舞蹈很容易吸引幼兒的興趣,不僅使他們感到親切可信,易學易記易模仿,而且也能為他們今后創作舞蹈動作打下基礎。
第三,教學過程中積極營造童趣盎然的氣氛。
幼兒的年齡特點使得他們需要在生動活潑的環境中學習會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在教學中要創設意境,讓幼兒展開聯想的翅膀,教師在游戲中教,幼兒在游戲中學。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不必重點講究高超的技能技巧,而主要通過游戲與聯想,使幼兒身臨其境,從中獵取情趣和美感。游戲不僅使幼兒學會舞蹈,還會大大提高他們學習舞蹈的興趣。
第四,注重音樂與舞蹈的融合。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舞蹈不止是陪襯。在幼兒音樂舞蹈的教學中,應該充分重視音樂和舞蹈的融合。
首先,舞蹈教學時要選擇、尋找適合幼兒特點的音樂。一首好的幼兒舞蹈音樂,它的旋律流暢、形象生動、樂句整齊、節奏鮮明,有利于幼兒對舞蹈形象的掌握、情感的表達與抒發。每個動作都要選擇適當的音樂伴奏,讓幼兒在音樂中尋找感覺、節奏和情緒。只要音樂與舞蹈動作相適應,符合幼兒特點,就易于被幼兒接受。
其次,讓幼兒充分感受音樂。只有讓幼兒充分熟悉音樂,感知音樂所表達的意境,幼兒才有可能有表情和動作的到位。只有讓幼兒充分融入到音樂中,讓幼兒的想象力與音樂對話,那樣幼兒跳起舞來就會神采飛揚,因為幼兒知道自己的肢體語言所表述的意思。當幼兒在音樂中暢游時,音樂帶給幼兒的是一種美的體驗,幼兒也成為音樂中舞動的小精靈,音樂和幼兒發生了互動的作用。
再次,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在音樂中動起來,跳起來。平時生活中的孩子多活潑好動、手舞足蹈,音樂教學過程要讓他們安安靜靜、正襟危坐是不可能的,只有將孩子們這種健康、愉快、隨意、天性中本能的肢體動作,運用到歌唱過程,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動,不要求所有動作整齊劃一,只要能恰當表現音樂即可。 跳與動不同,是集體在老師的編排組織下跳。其形式可以是能夠表演的幼兒舞蹈,或者是娛樂性的集體舞一類。這些舞蹈結構簡單,動作統一,可邊唱邊演,用歌聲和動作來傳情達意,在動作、隊形變化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表現力、感受力等。
第五,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水平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幼兒與幼兒之間有著年齡的差異,而同齡之間的幼兒又有著水平的差異,我們應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和水平來進行相適應的音樂舞蹈教學,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法,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這樣既能保持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又讓他們不會以太簡單而感到乏味,也不會以太復雜而感到縮手縮腳。培養幼兒初步的藝術創造力時更要注意循序漸進,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選擇不同的內容。
第六,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有了一定生活、音樂積累后,幼兒可以開展一種無拘無束的即興創作活動,這也是幼兒教育教法創新、教改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培養幼兒舞蹈創造力時,首先要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美好的事物,積累創造素材。觀察是創造的基礎。身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我們引導幼兒觀察的對象。讓幼兒觀察可以作為舞蹈素材的事物,并試著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它們。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幼兒掌握觀察的方法,把觀察的重點放在觀察形態、動態、神態上。其次,要提供充分的表現機會,幼兒體驗創造的快樂。創造力要借助充分的表演來表現。因此,在教育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應該為幼兒提供大量的表演機會。還可在走廊里創設音樂角,投放了手巾花、腰鼓、小樂器等,供幼兒自由選擇。通過演出,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都會增加,表現力與創造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總之,幼兒的世界是生動的,幼兒園的生活也該是充滿色彩和旋律的。音樂舞蹈的學習,對培養幼兒的藝術素養乃至提高素質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創設環境,營造氛圍,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注重音樂與舞蹈的融合,循序漸進,幼兒園的音樂舞蹈教學將會展現新的面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