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晏
近年來,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成熟,互聯網再次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階段。由于互聯網在各行業中的大量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的需求再次變得強烈起來。為了適應社會的計算機網絡人才需求,填補各行業中計算機網絡人才的缺口,必須培養出一批有素質、有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獨立學院應該在這些人才培養中起到更大的作用。然而,現今的獨立學院對計算機網絡技術這一專業的認識依然停留在早期的培養研究型人才上,而并非培養現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也就是說,現在的獨立學院培養的計算機網絡專業畢業生無法適應現代企業對計算機網絡人才的要求。
本文嘗試分析獨立學院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部分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對獨立學院計算機網絡專業的課程教學改革做出初步的探索和實踐。
一、獨立學院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培養目標
根據2003年4月教育部印發的《關于規范并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中第八點明確指出:“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應主要面向地方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要努力創造條件加快發展社會和人力資源市場急需的短線專業。”。根據《若干意見》的要求,獨立學院應定位于“應用型本科”教育。即培養滿足各行業需求的高級應用型專業人才。
對于計算機網絡行業來說,扎實的專業知識,良好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良好的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優秀的動手實踐能力,這些將是現代企業對計算機網絡人才的基本需求。
二、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作為非計算機專業的必修課程,計算機專業的核心課程,計算機網絡技術這門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大部分獨立學院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課程設置和教學中卻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1、培養對象上的差異
獨立學院的學生與一本、二本院校的學生有本質上的不同。首先、獨立學院的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相對較差,這在客觀上導致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時候比較困難,會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其次,獨立學院的學生自制力較差,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受個人興趣和個人情緒影響嚴重。最后,獨立學院的學生思維相對活躍,更喜歡能動手、實踐性強的課程。因此,原來在一本、二本院校中適用的教學方法、方案并不一定適用于獨立學院。
2、教材選用的不合適
目前市場上絕大部分的教材內容陳舊,已不符合高速發展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要求,學生接觸的到的內容往往大大落后于當今的主流技術。而那些適用于一本、二本院校的教材,往往過于強調理論研究方面,與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相悖,因此并不適用于獨立學院的學生使用。
3、教師能力上的不足
由于獨立學院中計算機網絡教師的來源復雜,導致了教學水平和教學態度的參差不齊。而計算機網絡技術又是一門高速發展中的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需要長期持續不斷的學習來充實自己。因此,不能在專業學習上投入足夠時間的教師是無法跟上技術的發展,也無法培養出應用能力強的學生。
4、實踐環節上的薄弱
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計算機網絡技術非常強調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然而,現今獨立學院的計算機網絡的實踐部分非常薄弱。一般的教材上很少有實驗部分的內容,即使有也是一些驗證性的、示范性的實驗,需要學生親自動手的內容相對很少。這些實驗的實用性不強,沒法給學生留下深刻直觀的印象。這使得學生在學習時理論與實踐脫節,無法學以致用,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沒有任何益處。
三、對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改革的一點思考
1、改變觀念
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重新設計編寫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案。第一、減少枯燥的理論學習內容,增加應用性、實踐性強的課程內容,如各種硬件設備的配置內容。第二、豐富課程的趣味性,如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構建小型局域網,設計網絡拓撲結構等,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通過改變原有死板的試卷考核方式,修改為理論為輔,實踐動手為主的項目式考核,引導學生加強實踐動手方面的練習等。
2、編寫適合獨立學院的教材
根據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結合當前計算機網絡的主流技術與設備,重新編寫適合獨立學院的計算機網絡教材。新教材應包含理論和實踐兩大部分,其內容應涵蓋網絡基礎知識、網絡管理與應用、路由與交換等。并將其中應用性、實用性較強的內容作為實踐的重點內容。
3、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計算機網絡技術正處于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新觀點、新技術層出不窮。計算機網絡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新技術,緊跟技術前沿。
而且,計算機網絡課程授課教師除了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之外,還應具備豐富的網絡工程實踐經驗,所以教師不但要具有專業技術職稱,同時還應積極主動的充實自己,考取在計算機網絡行業內部認可的證書,如CISCO和H3C的認證證書等。同時,教師應該與企業合作,在寒暑假期間主動參與到企業的項目中去,更新知識,豐富實踐經驗。
4、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一門從實踐中反映學習效果的學科,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積累經驗。因此,實踐環節是獨立學院計算機網絡課程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立一個功能齊全的網絡實驗室對學習計算機網絡技術有非常大的幫助。學生在實驗室中可以自己動手完成網絡需求分析、網絡拓撲設計、網絡架構,設備配置等實踐內容。網絡實驗室還可以模擬實際網絡工程的整個實施過程,以項目驅動式教學方式來讓學生直接體驗實際的網絡工程項目。當然,在獨立學院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仿真軟件來擴充實驗環境。如:CISCO公司的Packet Tracer,這是CISCO公司的官方仿真軟件。可以模擬多種實驗環境,完成VLAN、RIP、OSPF、ACL、NAT等絕大多數網絡實驗。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實驗設備欠缺的問題。
四、結語
獨立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改革,應從觀念、教師、教材和實踐環節等方面出發,結合當今社會對計算機網絡人才的要求和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以及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今后,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網絡綜合應用能力,培養適應社會所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還有待于我們不斷的探索。
參 考 文 獻
[1] 教育部2003年8號文件. 關于規范并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
[2] 劉詩瑾. 關于獨立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改革的思考[J]. 中國科技信息,2011.06
[3] 牛朵朵. 獨立學院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研究[J]. 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09
[4] 羅瑩. 《計算機網絡》實驗課程教學現狀與教學改革[J]. 無線互聯科技,201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