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靖雅
兒時,我們期盼時間走的快點,早早趕到那百褶裙的時代;老時,我們又感嘆時間走的太快,匆匆離開那發飛揚的時光,時不待人,唯有人自待!現下,我們站在人生最妙曼的階梯上,創意、夢想肆意揮灑。因為我們正青春,我們敢作敢為!因為我們正年輕,我們無所畏懼!
時尚,一個周而復始的循環,一個歷久彌新的往復。我們所見所聞大多在歷史之中有跡可循。好的、壞的、美的、丑的都會在時尚光環下暫時出現或暫時消失。然而,在工藝、面料、版型已經完善的今天,想要與眾不同,必要保持本色、彰顯個人特點。于李夢穎而言,60年代至今的青年流行文化令其著迷,就像THE VIDEO GAME IS KILLING ME系列中童年的電子游戲。紅白機游戲中的那種像素畫化、簡陋、拙樸、色彩純度極高的圖案富有極強的裝飾性。本因科技發展的局限性而誕生的這種簡陋的圖案卻在如今的當代藝術作品中熠熠生輝。其實,Pixel art并不是新鮮的元素,但是被放置到科技發展至此的3D時代,卻有一種拙樸、單純的抽象藝術感。概括的線條,單純的色彩引發觀者的想象,這往往比具象的圖案更加具有說服力。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梁暈暈
煙霧Mist
時尚北京:如果說秀場是造夢的舞臺,那么設計師便是舞臺背后的夢想家。作為夢想家的你在大學生時裝周的夢巢中呈現了什么作品,演繹了美輪美奐的時尚?
梁暈暈:煙霧Mist,靈感來自于自身在城市中生活行動的經歷。城市為我們提供了復雜交錯的活動空間,也讓各種載體的信息傳播路線變得繁密。不管是聲音,圖像還是文字形式的信息,在一再的傳播和反射的過程中行成信息集群。當中的人群既是信息的制造者也是非主動的接收者,人在信息煙霧中的每次行走都會在身體表面和心緒中留下痕跡。人們在現代的都市中從事各種行業工作,卻都有雷同的打扮自己的方式,這就是信息煙霧最明顯的作用表現。
時尚北京:有人說好的設計常常是大膽的設計,你的獨特之處是什么?
梁暈暈:我對設計的表現形式的理解跟其他設計師有所區別。我覺得服裝之所以特別不在于它本身的形勢空間有多少夸張的變化或者豐富的層次。對于我來說,服裝最重要的性格是對人物形象的塑造,跟穿著者有思考的交流,這也是讓設計具有時代感的關鍵。所以我認為我的設計最大膽的地方便在于我放棄了對服裝造型的做功轉而更多地去思考人物性格的塑造,集中力量去表現人物在我設想的復雜環境中的一個活動狀態。
我設定的的人物形象是生活在城市中的普通人群,他們有簡單重復的生活方式,對于身旁的事物并不持有特別的好奇心。然而無孔不入的信息煙霧卻在行人的腦海中留下印象,無形地影響著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時尚北京:遠方不遠,未來近在咫尺。你將如何坦然相迎?
梁暈暈:我覺得從學生成為設計師并不取決于某個規定步驟,而是在于自身有沒有具備足夠高的素質做好準備接收市場的評判。在畢業之前我已經在成熟的設計師工作室擔任職責獲得了寶貴的工作經驗,在我看來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個設計師,我將用謙虛平和的心態全心投入到接下來的工作當中,悉心學習的同時堅持自己有別于常人的獨特觀點更加深入的認識自己,這也是我們今后立足這個行業的最重要的寶藏。同樣,大學時代對我而言是值得回味的美好時代,我們經歷了很多讓自己成熟起來。但是大學時代的結束也并不讓我覺得惋惜,因為我已經有了新的計劃。大學畢業之后我會留任設計師工作室學習經驗,同時自己籌備已久的個人品牌 ad-lib 也在按計劃順利進行之中,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帶給大家讓人驚喜的作品。
西安工程大學藝術工程學院·林曉峰
Environment And Human
靈感來源:靈感源自污染日益嚴重的生活環境,從現代工業嚴重污染的殘疾破敗的環境當中提取創作元素。發現陽光依舊可以穿過霧霾,工業水泥墻壁仍然可以長出青苔。人與生活環境的關系在一次次沖突中得以改變和融合。時尚起源于生活,而生活是人與環境的交融,期望《Environment And Human》可以倡導人們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法國ESMOD高級時裝藝術學院(北京)·朱天宇
黃金時代
在朱天宇看來,大學生時裝周,是一場真正意義的大學生時裝秀,是學生時代的完美見證,以及眾多學子展現學習成果,互相學習借鑒的平臺。“在這里,通過學習借鑒,感受這種青春的氣息,我開闊了視野,感受到了百家爭鳴的新生設計力量,感受到了行業的創新精神和熱情,使自己對即將躋身設計師行業充滿自豪和期待。以往我們在學校(ESMOD北京)每次作業結束,有教學會議,按照作業的訓練的目標來對每一個同學的作業進行評審討論,評審的指標就是設計訓練的目標,而往往鼓勵我們大膽的創意,富有藝術品味和新銳的嘗試,在此時我們面對的‘客戶’是專業的評審老師,而當我們進入社會,我們的客戶確是廣大的消費者,他們更多的是從實穿的角度來進行服裝的購買,這與我們很多的‘顛覆性的’想法相矛盾,但我相信,在學校我們已經培養了堅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藝術功力,在一個階段的融合后,我們定能尋找到商業和藝術的完美結合。當然,大學時代所付出的辛苦與汗水都是值得的,它為我們打下了在這個行業立足的堅實基礎,我希望進入社會后在設計上能逐漸完善,平衡好市場和創新的尺度,能夠保持這種對夢想的熱愛和執著,堅持這條充滿熱情的創新之路,無論遇到任何艱難險阻,永不言敗,不忘初心。”
然而,未來不可預知的事情常常叫人手足無措,卻也最令人著迷。誰知道下一個轉角會遇見什么呢?朱天宇也認為正是未來的無法規劃性才散發出人生的樂趣。“未來,我會‘繼續深造’,如閱讀,體味人生等所帶來的精神改變以及到國外繼續進修‘顛覆’自己的思考方式,做出更好的設計。同時我希望在設計日臻成熟后有機會建立自己的品牌,表達自己的設計理念,勇于創作,勇于大膽對陳規說不。”
好一個“對陳規說不”!如此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少輕狂,誰又可知其不是創造未來的果敢與敢作敢為呢?!至少朱天宇的《黃金時代》很巧妙地撰寫了時裝結構的跌宕起伏。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張茜宜
青綠
時尚北京:創意永不停息,時尚靈感如約而至。在大學生時裝周T臺上,你用什么樣的作品點亮時尚的聚光燈?
張茜宜:《青綠》,是使用美麗諾羊毛編織的針織時裝。創作的靈感來源于中國青綠水墨畫。“青綠”是青綠山水的靈魂,色彩在青綠山水中極為重要。通過對青綠山水中的形態與色彩提煉,提取出針織<青綠>的色彩、圖案與肌理組織。同時,將國畫的山水形態進行分析、拆解,將傳統的繪畫技法轉化為針織肌理表達,使用電腦針織橫機對針織肌理進行小樣試織,用針織語言表達山水意境。
時尚北京:在探索時尚的宇宙中,你最欣喜、期待、渴望的設計元素來自哪里?
張茜宜:設計師都是很感性且敏感的,往往很多生活中的小細節都可以激發靈感。我大學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中央美院度a過,這里多學科綜合的藝術氛圍使我對造型、設計、建筑等學科都有廣泛的興趣,我的設計靈感多數來源于其他藝術學科的某個元素。當然,在實際創作前期,從靈感草圖到小樣實驗之間的過程是很激動的,因為設想與結果之間往往會有一些控制中又不可預計的狀況發生。我很喜歡那些有點意想不到同時又很有趣的設計結果。就像玩游戲時候雖然有設置比賽規則和結果,但中間的小插曲也許才是最精彩的。
時尚北京:如曾國藩家訓所說“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當下你有何心境感悟?
張茜宜:從進入央美時裝專業學習,到工作之后又回校讀研,接觸時裝設計已經快十年了,這次大學生時裝周是我的畢業作品展示,既意味著大學生涯的完滿結束,也是向我親愛的導師呂越教授交上我們的學習成績單,感恩所有老師對我們的培養和關心。同時,大學生時裝周對我們學生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展示和鍛煉的機會。通過大學生時裝周,可以有更多的人看到我們的作品,同時也增加和其他院校學習交流的機會。
一段學習的結束代表著更長一段精彩人生的開始,感恩一直以來像媽媽一樣關心我的導師呂越老師。感謝母校中央美院給我提供了一流的教學平臺,感謝教過我的所有老師。大學生時裝周給我們提供的這個展示舞臺讓我們的大學時代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畢業之后我會繼續在中央美院時裝專業工作,也會繼續設計。
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鄧卿
集體記憶
80年代是一個孕育著希望的年代。整個中國社會像是從一個混沌的世界里走出來。人們開始自由的思考與表達。其中,有反思,有彷徨,有吶喊,有憧憬,有對美的追求,有對未知的探索……如此,使得整個社會充滿著勃勃生機。這也是生活在這一代人共有的特殊“集體記憶”。
而作為即將進入職場,成為真正設計師的鄧卿從80年代的集體記憶中迸發,大膽發散思維,將一個還在腹中即將新生的胎兒,用一種唯美柔和的姿態呈現在時裝中,喻意著那個年代,微弱卻不失蓬勃的生命力,稚嫩卻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與此同時,其也暗示著她自己通過大學生時裝周完成自我的蛻變與新生,“大學生時裝周使我看到了差距,也賦予了我勇氣。”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史聞韜
尚未發生,已然結束
“有人說好的設計常常是大膽的設計,你同意這種觀點嗎?”一般我收獲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但在史聞韜這里我得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答案。他說:“這個標準應該是根據每個設計師不同的個性和品味來定的,沒有可以直接衡量的標準答案。比如對于Jil sander來說稍稍用一些花哨的設計手法就是大膽了。但是對于Jeremy Scott來說,再大膽的都可以理解為只是他的正常發揮。對于我而言,就是用所有舊的東西放在一起,做出來一件新的‘舊衣服’,試圖去沖擊打破大眾原來對于美的認知,這可能是大膽的。”由此,史聞韜也創作了《尚未發生,已然結束》系列作品,用一種趣味的方式展現了他的服裝理念。“早年曾成為快銷品牌的擁躉。而快速淘汰快速購入,導致我迷失在所謂的時尚中,慢慢地開始懷念兒時手打毛衣。由此反思,希望可以創作一個系列來反映衣服從制作到腐壞的過程,便選用了大量早前淘換回來的面料,按照自我喜好的方式組合它們。所以《尚未發生,已然結束》系列作品很大程度上是我個人情結所趨。”
編輯后記:
致“準”設計師:
記得早前曾看過一篇關于設計師致設計師的語錄,現借鑒過來贈給這些未來將會成為頂級設計師的“準”設計師們:
設計是一行非常辛苦的行業,也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行業。也許這就是你喜歡設計的原因,但想入行,請做好心理準備。同時在做設計之前,要先做人。因為設計行業是一個依靠團隊才能取勝的行業,所以請擺正心態。而且設計是永遠沒有頂峰的,只有歷史。因為社會在前進,環境在改變,所以會推動設計行業的進步,所有的作品,只屬于過去。
若了解這些,你依然決心踏入這充滿未知的征途,請讓自己保持下面的品質:
堅忍——堅:堅持,能夠堅持自己的夢想并一如既往地去追尋;忍:忍耐、忍受,能夠耐得住寂寞,設計是一個寂寞的行業,特別是你越走越遠的時候。
寬容——寬:設計是一個多元化的行業,需要你兼容并蓄各個方面和各個行業的知識;容:為人要坦誠,要能容得下各個方面的意見并及時修正自己性格中的缺點。
自省——自:要有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和獨立判斷的能力;省:要時刻反省自己的缺點和毛病并逐一修正。
納新——納:盡量廣泛地接觸各個行業和人群,收集各種新鮮時尚的信息;新:要有足夠的能力接受新事物,從中吸收到新的知識并為己所用。
最后,祝愿每一位“準”設計師早日實現心中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