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農業需要現代金融服務,金融服務是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化升級轉換必不可少的服務業,是構成現代規模商品農業的主要生產經營要素。我國家庭農場經濟的形成與發展,迫切需要創新農村金融服務,切實解決兩個基本問題:一是農村金融的主導形式,是民營為主還是國營或集體為主導;二是如何提高農民的信用度和降低農村信貸風險問題。
關鍵詞:現代農業;金融服務;土地銀行;家庭農場
中圖分類號:F3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697(2014)03-0020-03
實行家庭承包制初期,農業生產獲得較快增長,但隨著時間推移,農業增長速度放慢,以至日益滯后于其他產業的增長速度。農業發展不能適應其他產業發展的要求。原因諸多,農村金融服務缺位是關鍵的問題。農村金融服務問題,一直是懸而未決的問題,農村金融服務成為農業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2009年中央的一號文件,首次把建設專業性的農村金融機構列入制度設計的框架,提出以建設多種形式的農村金融組織和服務農村為主的地區性中小銀行,在2010至2012的中央“一號文件”及有關文件,又進一步明確了農村金融的具體形式和扶持政策。在此基礎上,2013年又進一步強調發展農村金融服務和首次提出了發展家庭農場,201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了加快城鎮化的發展步伐,這為發展現代家庭農場經濟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一、現代農業需要現代金融服務
長期以來,人們對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認識陷于誤區,認為金融服務只有城市經濟,只為工業和商業服務,而對農業如何提供金融服務,并沒有引起足夠的認識。特別是對分散的全國2.3億農戶提供的小額貸款,更是近于空白。農村金融組織長期建立不起來,而城市的國有專業商業銀行,卻不屑于進入鄉鎮農村為小農戶提供小額貸款。使農村金融服務一直處于缺位狀態。致使一些種植專業戶,本想擴大生產規模,實行適度規模的專業化經營,因貸不到款而放棄。一些農產品加工業也因貸款難而半途而廢。由于沒有金融支持,農業生產組織難以擴大,農工商聯合體和股份農業生產體系難以形成,農業產業化難以上檔次、上規模。眾多小農戶只能長期維持簡單再生產,維系自給半自給的生產,農業商品率難以提高,長期停留在小農戶生產為特征的傳統農業水平上。因此,農村金融服務網絡要真正建立成來,需要進行金融機構制度和金融政策創新。建立以土地銀行為主體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為農村經濟發展服務。對農村金融組織發展制訂政策,規范和促進農村金融業和金融組織的發展。
(一)金融服務構成現代商品農業的主要生產要素
傳統農業是自給自足的農業,農民生產的自給消費需要的產品,而不是用于以交換為目的商品,產品生產一般是夠自己和家人消費就行,由于生產數量少,所需的資金投入很少。如果是以擴大規模的商品生產,就需要投入一定資金。這就需要銀行提供金融服務。農業貨款需要抵押,一般是以土地價值和級差地租平均價格作為抵押。農業貸款以低息扶持,國家對從事農業貸款的金融機構實行利息補貼。所以農業土地銀行的貸款往往帶有政策銀行性質。它不同于以利潤為目的純商業銀行。它是以扶持農業生產為目的。越是進入現代后的農業越是一個脆弱產業,它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服務,尤其離不開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服務。如同工業、商業一樣,資金是構成現代農業生產的基本要素,沒有資金,只可以發展自給農業,不可能發展現代型的專業化、規模化和商品化的農業。
(二)金融服務是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化機械化和信息化升級,做大做強現代農業的法寶
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就是生產手段和生產工具的革命,專業化和規?;l展所要求的從機械化到信息化的技術升級,都需要資金投放,作為農業組織,無論是集體組織還是家庭農場,農業的利潤率很低,大多是靠政府補貼而勉強維持,因此一般都沒有多少積累投入農業的技術升級和農業生產設施及設備的購買。如果需要購買這些技術設備必定是需要金融機構提供貸款服務。然而,現實生活中,由于農業是脆弱產業,受國內外商品供求關系影響,價格波動很大,存在的風險較大,一般商業銀行是不愿意提供貸款服務的。
(三)金融服務,可以提高農業經營水平
傳統農業是自給農業,投入不計產出,而現代農業是講求成本管理,投入產出核算的,農業金融機構提供以土地為抵押物的貸款,雖是低息的,但不同于免費贈予,畢竟是要償息還本的,為了償息還本,貸款者就要用心經營好農業,力求微利,至少保本,才能使生產能夠進行下去。所以農業金融服務,既是對農業的服務也是對農業的約束力和促進其商品屬性的發展。
(四)金融服務有利促進家庭農場經濟的形成與發展
家庭農場是迄今為止所有進入現代化國家發展現代農業的成功之路。中國要全面實現現代化,通過發展家庭農場來實現現代農業是不可回避的必然選擇。這個過程就是小農業向大農業集中的過程。即由分散的小農經濟向集體的家庭農場轉變的過程。家庭農場經濟要實行土地的集中,就需要有農村土地銀行提供金融服務。否則,家庭農業農場就無法擴大生產規模和實現擴大再生產。因此,還需要發展農業保險業,降低發展家庭農場的規模農業的風險,為農業提供保障。
二、創新農村金融服務,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
土地銀行就是以服務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為宗旨的專業性銀行。由于長期對農村金融服務的忽視,以及計劃經濟時代的農村信用合作社的實踐的失效,對建立新型的農村金融服務網絡的建設,可以說是從頭做起,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是許多的。
首先,創新農村金融要解決兩個基本問題:一是農村金融的主導形式,是民營為主還是國營或集體為主導。二是如何提高農民的信用度和降低農村信貸風險問題。因為農村金融面對的大量的單家獨戶的農業小農戶,一般除了土地外還有值錢資產可供抵押,農村金融機構如果是民營機構,難以主動進入,如果是國有或集體的銀行,則要考慮收益問題。還有農村金融是否真正扎根農村為農村服務,還是充當跳跳板,名存實亡的,農村金融服務成為走過場的游戲。土地銀行的主體以股份合作性質,堅持以農民的土地抵押來獲得為期5至10年期的低息貸款。主辦主體應以多村鎮集體和民資等多元產權主體合作發展為主,國家部門和省市區縣鎮政府扶助為輔。也可以發展以村民入股方式的農村金融合作社、土地銀行等金融組織。農民以土地抵押從金融合作社或土地銀行中貸款。以5至10年的中長期貸款為主。并建農戶貸款的信用評價體系。使村民既是金融合作組織的參股者,也是接受金融合作組織貸款的受益者。形成約束機制,以利于農村金融服務業的長期發展。
其次,中央和省政府主要提供土地銀行組建創立的開辦費用。而業務開展的利息收入主要用于維持業務運轉。包括支付管理人員工資和設施維護費用等,農村土地銀行是公益性為服務宗旨,不以盈利為目的,但并不意味著可以任其嚴重虧損。土地銀行要本著精打細算的原則,維持銀行的業務收支平衡,在一些欠發達地區,因為業務量和還貸能力相對較弱,難免會出現收支不平衡,對此,要分類對待。對發達地區土地銀行要求做到微利經營,而對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土地銀行則要求保本經營。對于一定的虧損額度給予補助,以維持政策的服務業務持續運行下去。
第三,借鑒發達國家發展農業金融的經驗,加強對農村土地銀行從業人員的職業培訓。歐美在發展現代農業的農業金融服務過程中,有許多經驗值得借鑒。同時要建立一支農業金融服務的專業隊伍。提高從業人員的金融業務素質,特別是學習與借鑒發達國家的農村金融業發展和為家庭農場經濟提供金融服務等的成功經驗,為我所用。國內的政策和專業商業銀行要為農村金融服務人員提供業務培訓,提供結合中國實際,探索與創造出一套具有中國現階段家庭承包制度和農業產業化需要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第四,發展農業保險,為家庭農場發展解除后顧之憂。農業保險問題一直都有人呼吁,但實際操作起來卻面臨許多困惑。主要是農民的保障意識不強和交納保費的困難問題。這里有意識觀念,也有交費困難無力參保和理賠的困難等諸多因素。對有能力參保的大型農業組織來說,參保能力不成問題,但也存在理賠的信用顧慮問題。所以至今農業保障在許多地方尚未發展起來。國家和省市要把對農業的投資,很大一部資金用于發展農業保障。通過發展農業保險,解除家庭農場發展規模農業的后顧之憂。使以家庭農場為標志的現代化農業早日發展起來,成長為中國現代農業的主導力量。
第五,加強對農村土地銀行的監督,確保農村金融組織運行與發展績效。銀監會審計部門和農業銀行加強對農村土地銀行的指導、監督和審計。嚴防因貪污挪用等違法行為,把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引入困境。同時,對接受信貸服務的農民要加強誠信教育,讓他們樹立誠信意識,遵守參與農村金融合作或接受農村金融信貸服務的管理條例和規章制度,共同維護農村金融服務的發展,確保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沿著既定的目標邁進。
參考文獻:
[1]朱守銀.農村金融市場供給與需求——以傳統農區為例[J].
管理世界,2003(3).
[2]王守琳.廣東省小額貸款公司發展中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
[J].2010(3).
[3]潘義勇.探索股份合作農場,探索新型農業的新路子[J].桂
海論叢,2008(1).
(責任編輯:陳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