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鵬程
【摘要】 軟交換,為下一代網絡NGN,它的特點就是把呼叫控制和連接控制功能分離,業務與承載分離,軟交換設備,作為傳統PSTN網絡的替代產品,不僅完全兼容PSTN網絡的業務,并通過和應用服務器配合,向用戶提供多樣化的增值服務。
【關鍵詞】 軟交換 SSC.SG.MG.IP終端
一、軟交換系統一般情況下由以下設備組成
1.軟交換控制設備(ssc:sOftSwitch Controllcr):下一代網絡控制平面的核心控制設備(也就是狹義上的軟交換)。它完成呼叫處理控制功能、接入協議適配功能、業務接口提供功能、互聯互通功能、應用支持系統功能等。
2.應用服務器(AS:Application Server):完成新業務生成和業務提供功能,傳統的SCP也屬于應用服務器范疇。
3.信令網關(SG:Signaling Gateway):主要指七號信令網關設備。傳統的七號信令系統是基于電路交換的,所有應用部分都由MTP承載,在軟交換體系中則需要由1P來承載。
4.媒體網關(MG:Media Gateway):完成媒體流在不同承載網絡上的轉換。按照其所在位置和所處理媒體流的不同可分為中繼網關(TGW:Trunking Gateway)、駐地網關(RGW:Residential Gateway)、集成接入設備(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等。
5.媒體服務器(MS:MediaServer):完成多媒體會議、提示音、交互式語音提示等媒體服務能力。
6.IP終端(IP Terminal):主要包括H.323終端和SIP終端,如IP PBX.IP Ph。ne等。
7.其他支撐設備:如AAA服務器、策略服務器(Policy Server)、網管服務器等,它們為軟交換系統的運行提供必要的支持。
在軟交換系統中,軟交換系統的組網與PSTN組網結構基本一致,也包括用戶駐地網、接入網和核心網。核心網采用端局和匯接局兩層模式。雖然結構類似,但是軟交換引入了呼叫控制與承載相分離,從而造就了信令網關和媒體網關類設備。新的設備需要有新的信令協議完成控制能力的協調。
軟交換系統通過信令網關與七號信令網互通,為此信令網關需要提供與七號信令網MTP1/2/3相對等的基于IP的承載層,這就是信令傳送協議(SIGTRAN:SignallingTransport),其中包括流傳控制送協議(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七號信令對等層用戶適配協議(M2PA:SS7 MTP2 User Peer-to-Peer Adaptation Layer;M2UA:SS7 MTP2 User Adaptation Layer;M3UA:SS7 MTP3,User Adaptation I.ayer;SUA:Signal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 User Adaptation Layer,IUA:lSDN Q.921 User Adaptation Layer;V5UA:V5.2-User Adaptation Layer等)。基于SIGTRAN之上,可以承載應用層的信令,如與PSTN互通的ISUP,完成軟交換之間互通的BICC。需要注意的是,信令網關只完成了信令傳送能力,并不解釋信令。
軟交換與駐地媒體網關/集成接人設備之間,一般使用MGCP/MEGACO(H.248)協議互通,由軟交換控制駐地媒體網關/集成接入設備的設備控制動作。在特定的應用場景下,如小企業用戶,也可以使用SIP協議或H.323協義接入網關。不過在使用SIP協議和H323協議之后,這種接入網關的地位可以被歸納為一種智能終端。軟交換設備與智能終端、IP PBX等設備之間使用SIP或H323協議。軟交換設備與中繼媒體網關之間一般采用MEGACO(H.248)協議作為設備控制協議a與媒體服務器之間一般采用MEGACO(H248)協議作為設備控制協議,也有一些軟交換設備選擇使用SIP協議作為媒體服務器控制協議。
軟交換設備與AAA服務器之間一般采用Radius協議或一些私有協議,而與管理系統之間一般采用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軟交換設備與應用服務系統之間的協議比較復雜,對于以SCP為基礎的智能業務平臺,接口一般采用INAP/IP協議。對于Parlay網關或ParlayX網關,則這個接口協議采用基于分布式計算技術基礎上的ParlayAPI(承載在CORBA中間件上)或ParlayX(承載在WebService中間件上)。因此,Parlay接U和ParlayX接口,雖然表現形式與傳統的信令協議不同,但是其最終目的是相同的,都是完成應用控制層面的對等層狀態協調。對于新型的SIP應用服務器,則業務接口協議采用的是SIP協議。
二、總結
軟交換的發展就是平衡早期市場占有率與新老業務采用率。將達到極限的傳統電信業務與支持窄帶和寬帶網絡業務,智能業務的平臺組合起來,有助于自始至終優化運營商的收入結構。為傳統電信運營商提供了更多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