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 王毅
【摘要】 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為依據普洱市WLAN無線網絡的建設現狀,針對WLAN現狀網絡中代表性熱點的缺點與不足進行分析優化,最終實現真正適用用戶運用的WLAN網絡。主要從幾個方面展開工作:首先提出當前熱點現狀網絡的建設模式,其次分析此種WLAN無線網絡不夠完善,然后針對缺點和不足提出優化思路與方案,最后通過實驗數據驗證優化方案具備科學性,合理性。
【關鍵詞】 無線局域網 WLAN 無線通信技術 網絡優化
一、引言
隨著人類社會進入第三次信息革命,人們已離不開數據通信與網絡應用,對各種業務的需求越來多。近年網絡設備(如無線路由器),服務器,輸入輸出設備終端(如IPAD)的大力發展使得有線寬帶網絡給人類社會帶來諸多不便,為了解決這些新的問題,無線寬帶技術應運而生。
對中國移動而言,WLAN是全業務網絡發展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較長的時間內成為蜂窩網絡的重要補充,不僅在3G時代,在未來LTE時代WLAN仍將占據數據業務半壁江山,對于WLAN無線網絡的優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1]。
二、無線局域網與無線網絡優化
WLAN是指利用無線通信技術在一定的局部范圍內建立的網絡,屬于計算機網絡與無線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主要依靠射頻技術來支持計算機之間的通信[2]。WLAN系統主要由WLAN終端設備(無線網卡)、WLAN接入點(AP)、鏈接設備(交換機、ONU)、接入點控制設備(AC)、PORTAL服務器、RADIUS認證服務器、用戶認證信息數據庫、業務運營支撐系統(BOSS系統)組成。
無線網絡優化是通過對現已運行的網絡進行話務數據分析、現場測試數據采集、參數分析、硬件檢查等手段,找出影響網絡質量的原因,并且通過參數的修改、網絡結構的調整、設備配置的調整和采取某些技術手段,確保系統高質量的運行,使現有網絡資源獲得最佳效益,以最經濟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1]。
WLAN網絡優化工作主要包括3個方面:無線側網絡優化、無線側設備優化及組網結構優化。其中無線側網絡優化包括無線覆蓋、容量、頻率優化及指標優化;無線側設備優化主要為AP、接入交換機、以太網供電模塊、天饋等設備的工藝改進、性能優化提升等;組網結構優化主要指傳輸網絡優化改造、需由無線專業協同傳輸、數據專業聯合制定方案并且實施。
三、WLAN實例分析
WLAN中質量優化主要包括容量優化,干擾優化,信道優化。本次容量優化所采用的方式為容量估算,干擾優化方式為實驗分析,信道優化則通過手動規劃AP信道方式。
具體我們通過實例分析:普洱市某單身公寓平層,其樓宇結構為單邊房間與走廊,長130米,寬10米,其現狀設計方案具體如圖1所示。
此設計采用主流產品802.11n系列,功率 100mv放裝型AP,覆蓋半徑為5-6m,信號穿透按一堵墻計算,信道規劃為1、6、11循環規劃。目前此種設計覆蓋方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針對此設計,逐一進行分析。
(1)目前主流WLAN熱點所用AP為802.11n型AP,此種AP能夠支持25-30個用戶,而我們一般按照20個并發用戶進行業務計算。此平層共有單身公寓26間,按照每間人數3人計算,總人數為26*3=78人,而按照每AP20個并發用戶計算,10個AP最少可以允許200個用戶同時上線,由此分析此設計方案容量過大,許多AP數據利用率低,空閑率高,造成資源浪費嚴重。通過軟件對此區域進行模擬測試,發現功率較高,存在過覆蓋,如圖2所示。
針對此樓宇結構,由于此樓宇為單邊結構,使用放裝型AP,使得每個AP僅利用了一半的信號,造成大量的外泄,影響其他AP的覆蓋范圍。
(2)由于此設計AP個數較多,故每AP之間直徑為10-12米,樓上樓下此位置均有AP,所以兩個同信道AP之間距離為15-30m之間,由于空曠,依據室內環境無線傳播模型,2.4 GHz自由空間電磁波的傳播路徑損耗符合:L0(dB)=32.4+20lg(d)+20lg(f),其中L0為自由空間損耗;d為傳輸距離,單位是Km;f為工作頻率,單位是MHz[3]。可知在同一信道的兩個AP覆蓋重疊范圍大,同樣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
(3)WLAN項目中干擾分為鄰頻干擾和同頻干擾。當WLAN環境中存在同頻干擾,弱干擾AP下接入用戶未發生業務流量,工作AP的吞吐量略受影響。當同頻干擾AP下接入用戶有流量時,工作AP與干擾AP的吞吐量之和低于單AP吞吐量,且工作AP吞吐量明顯降低。當干擾AP工作在周邊信道時,鄰頻干擾較為嚴重,兩AP總吞吐量小于單AP吞吐量。當采用軟件進行測試時發現AP干擾較為嚴重,具體如圖3所示。
四、WLAN實例優化
針對上述現狀分析,優化改造后的設計方案中天線為定向吸頂天線,AP為802.11n室內合路型500mvAP,如圖4所示。
(1)WLAN容量計算公式:總用戶數=人數×移動用戶市場占有率×WLAN業務滲透率;峰值并發率=在線率×并發率;并發用戶數=總用戶數×峰值并發率;使用AP數量=(并發用戶數/70%)/單AP設計并發用戶數;
其中:場景人數:指擬覆蓋區域內的總人數;WLAN業務滲透率:使用WLAN業務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WLAN市場占有率:取不同地市的城區通話客戶的市場份額;在線率:在線用戶占總戶數的比例(通過認證的用戶為在線用戶);并發率:產生網絡流量的用戶占在線用戶的比例;單AP設計并發用戶數:單AP最大并發用戶數取定值為15[4]。
依據此公式可得使用AP數為78*80%*63%*15%*80%/15=1,即此平層若合理規劃容量,使用AP數為1即可,針對改造后方案進行模擬測試,其信號顯示更為均勻,且信號強度也得到了較好的控制,如圖5所示。
(2)對于AP覆蓋重疊區域大以及同鄰頻干擾問題,若前一二條得到解決,即可得到解決。 對該方案進行ping包數據分析,可知優化后較優化前有明顯改善,時延更短,丟包率更低,如圖6所示。
針對改造后方案進行用戶體驗測試,在限速2M的情況下,用戶的平均下載速率也得到了顯著提高,用戶感知度明顯增強,符合移動集團要求,如圖7所示。
針對改造后方案進行干擾測試,剔除私接的無線路由器外,優化后工作頻點干擾已明顯下降,頻點與干擾已達集團標準,如圖8所示。
通過優化前后方案及相關測試數據對比,優化后的熱點信號強度較好,信號輻射均勻,覆蓋較好;上網ping包時延顯著下降,且丟包率得到明顯改善,下載速度較大幅度提升,用戶感知度增強;工作頻點和同鄰頻干擾得到較好改善,由于干擾導致的頻繁切換減少,掉線率降低。
五、結束語
WLAN網絡優化主要從WLAN的組網方式,覆蓋,傳輸接入,質量管理方面下手,分析現網WLAN技術中遇到的問題,針對問題進行技術對比,擇出更為高效的設計方案。 WLAN網絡正處于大規模建設運營初始階段,網絡設備處于不斷成熟完善過程,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與成熟,這種發展現狀對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未來的發展路上我們還需進一步探索研究,使之真正成為適用用戶人群,廣大客戶的無線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