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齊
古今多少事,皆文以載道。沒有書寫,就沒有人和事的文獻,以計深遠。無論是無形之手還是有形之手,做企業的都離不開寫手;無論是經營之道還是管理之道,做老板的都離不開善文書的“知道先生”。假如你是HR,是否能夠根據決策層集體醞釀討論的精神,獨立擬定一份符合企業實際的員工守則?不會沒關系,有如下方法論可供參考。
應該說,文體分類是動筆行文前最該明確的。企業是經濟組織,其慣用的文體格式一般都屬于經濟應用文范疇,分類更是五花八門,但可依據寫作特點及文種功能,分為行政事務、調研類等文書、信息宣傳文書、契據訴訟文書、涉外經濟文書等若干類。各種文書還可細分相關類別,如行政事務文書中有制度規章一類,包括守則在內的制度、條例、規定、辦法、章程、細則等歸屬在這一類。
作為應用文體的員工守則,是企業對其成員提出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應當注意的是,與其他文種相比較,員工守則有它自己獨立的特點。
特點一,側重于倡導和規范。員工守則針對所屬企業相關對象的基本行為,要體現企業文化的引領和規范行為的特征。例如一家服務行業的員工守則有這樣一則條文表述:“為客人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但什么是“完美的第一印象”沒有說,且指令性不強,只是倡導員工在服務時給客人留下最好的印象。西方有一家IT企業在員工守則中說:“你永遠無法管理、無法改進你無法測量的東西?!逼浔硎瞿芎芎玫匾龑Ш徒逃龁T工養成用數據說話的職業習慣。員工會在這樣的規言矩行中體驗該企業的價值操守。
特點二,從大處著眼,強調以德為本。如從熱愛祖國到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等優秀道德品質的樹立,這種表述看似“大而無當”,實則卻是“道德底線”。員工守則的內容安排,一般以從原則到具體、從一般到特殊、從主要到次要為序。一句話,就是突出原則性表述,以求獲得普遍認同。
原則性可以寫得原則些。可能有人會說,為什么不細化到具象行為?且記住,守則不具法律文本效力,也無須像細則、制度、章程那樣“細舉”得嚴絲合縫,因為那是另一文種的事。比如有企業在守則中寫著“不徇私才能贏得真尊重”,這是無法量化的道德訴求,但這一“原則上”的表述確是值得倡導的,無論你是做什么業務的。
特點三,條文化,篇幅短小。員工守則的正文結構一般由標題和主體兩部分組成。標題為單行,在員工守則前可前綴單位名稱,最好是簡稱,如沈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的員工守則,可立題為“沈鼓員工守則”。主體部分即正文的核心內容,內容文字按序號排列,一般來說六七條為宜。我們來看一些品牌企業的員工守則:華為十三條,中國銀行五條,國家電網八條。每一條的字數盡量要少。如華為員工守則第五條說:“一切為用戶著想,減少人為差錯,努力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5個字幾乎囊括了華為“基本法”的內核。
特點四,人文化,好懂易記。擬寫員工守則會遇到“當規則與人性交織”的困頓。這時候你該清楚,守則寫作水平的高低,不是從功利角度衡量利弊的,而善用“人文之鑰”才是加分項。比如要在守則中寫上“嚴禁工作時間吃零食”,顯然太過生硬。是否可試試這樣描述:“不吃零食為好,以免影響你午餐的胃口?!?/p>
守則忌冗長。好懂易記的內容往往是俗理,就像跟熟人說話、朋友交流,接地氣為好。
守則宜選用正面詞匯,而非負面詞匯。守則常用排列整齊的短句,如漢字中的四字句。中國銀行的守則是“愛行敬業、勤勉儉樸、客戶至上、誠實守信、
依法合規”,這確是關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職業規范。
當然,守則寫作提倡多用動詞,少用形容詞。“不上進,就退出”、“教練+訓練+修煉”等表述,值得分享。
特點五,附以細則補漏洞。一般員工守則多突出正當性的大而化之的行為規范,在執行層面都是可操作的條款。人力資源部門要用“附則”來補充“伸縮縫”中具體內容。曾有一員工辭職后當晚與朋友喝酒,突發腦溢血死亡。家屬并不知道他已辭職,也未看到告知本人及家屬的書面憑據,因此要求其所在單位賠償。仲裁機關認為,該企業制度中沒有終止和解除勞動合同的必要條款??磥?,這家企業只得認栽。員工守則相當于總則,還要有分則、附則(細則)跟進說明?!白鍪裁础焙汀霸鯓幼觥笔遣煌瑢用娴恼鲁?。所謂制度建設重在“怎樣做”。守則與細則的關系,應該說,前者是“立事”,后者是“為事”。一位人力資源總監認為,企業可以沒有員工守則,但制度細則條款必不可少,唯此,才能照章辦人事。
守則一張紙,管理利如器。古時有一人前去請教禪師,問:“水是什么模樣?”禪師說:“人心如水,方圓為器?!比肆Y源管理的“人”字不言而喻。HR主要的工作對象是人,如水的人心只有裝在容器中,方能把持住。無以規矩不成方圓。管理是由“管”和“理”兩部分組成的。其中“管”從本質上講的是一種約束、控制;而“理”從本質上講應該是疏通、理順、引導。在管理中,“管”的核心為“事”,正所謂,管其所違;“理”的核心為“人”,正所謂,順其心而理其行。從這個意義上講,員工守則突顯“理”,而制度細則的制定是突顯“管”。“理”是圓潤的,“管”是方正的。方圓的規律有二:其一,“重罰”以懾其行;其二,“攻心”以理其行。
有這樣一句話,“賣什么吆喝什么”。員工守則是企業運作的必要條件,是保障員工權益的參考標準。因此,制定員工守則時,不僅要為企業樹立形象,更要為員工代“言”。懂得此意,在下筆員工守則時,也就有理可循、行文自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