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勇
[摘 要]軍旅舞蹈是我國舞蹈藝術中的重要分支。從近年來地方文工團以及部分院校創造出的軍旅舞蹈作品中,我們既可以看到部隊的剛硬風格,同時也可以領略到舞蹈的韌性風格,在我國軍旅舞蹈發展的道路上出現了新古典主義與現實主義相交融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軍旅舞蹈 發展趨勢
新的時期,我國的舞蹈藝術出現多種風格并進的趨勢,而我國軍旅舞蹈藝術作為單獨的舞蹈藝術門類,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我國舞蹈發展史上一面亮麗的旗幟。軍旅舞蹈主要是反映軍旅文化的一種舞蹈藝術形式,不管是在主體上還是表演風格上都體現出濃郁的軍旅氣息,一方面充分體現出我國舞蹈藝術創作與我國政治文化生活的完美結合,另一方面又實現了現代舞與古典舞的有效融合,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舞蹈風格。
一、新古典主義在軍旅舞蹈中的體現
軍旅舞蹈是我國獨具特色的舞蹈形式,并且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表現出頑強的藝術生命力以及藝術活力。從近年來各地文工團以及舞蹈院校創造出來的軍旅舞蹈我們可以看出,我國軍旅舞蹈正走在一條融合的道路上。軍旅舞蹈與軍旅文化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是軍旅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因此就軍旅舞蹈的本質特點來說,有著明顯的軍旅部隊風格,但是為了達到一定的表演效果,由于舞蹈的特殊性,軍旅舞蹈又被賦予了舞蹈中的非軍人風格;我國軍旅風格經歷了較長的發展時期,從古典舞蹈現代舞的過渡在軍旅舞蹈中也得到了具體的呈現。
(一)軍旅舞蹈新古典主義發展概述
所有藝術形式的產生和發展都是審美的結果,就我國軍旅舞蹈的發展來說,同樣如此。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發展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審美標準以及審美能力方面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具體表現在內心情感以及思維方式的轉變上,換句話說,即在長期審美活動進行過程中,人們開始逐漸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審美意識,面對特定的對象有了固定的藝術思考模式。在新的發展時期,“泛審美”成為當下藝術審美的主要標準。軍旅舞蹈作為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理應順應這一審美標準的具體要求,在實現對傳統的舞蹈文化藝術進行革新的基礎上,開拓出具有軍旅舞蹈特色的新的發展道路,而這條尋覓到的發展的新路,就是發展軍旅舞蹈中的新古典主義風格。
(二)軍旅舞蹈中的新古典主義
就新古典主義在軍旅舞蹈中的體現而言,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一是創作題材上,二是作品的創作風格,三是軍旅舞蹈作品的修辭類型。從歷年軍旅舞蹈作品的選材我們可以看出,被選題材類型最多的還是軍旅部隊題材,舞蹈反映的主要內容就是軍旅生活,或者是圍繞軍隊文化展開作品創造。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軍旅舞蹈的不斷成熟,其發展的主旋律也逐漸開始從單一軍隊文化的表現轉向了與現實軍隊生活相貼近的題材,賦予了作品更多的生活氣息。比如就《穿越》這一軍旅舞蹈作品來說,它想要呈現出來的主題就是體現出當代軍人英勇無畏的品格,通過舞蹈動作的編排表現出當代軍人的魄力和時代風貌。在過去的時間里,這樣的主題通常都是通過戰爭場面來呈現,但是《穿越》通過日常軍人的訓練生活直觀的展示軍人百折不撓的面貌。就這個作品的本身來說,打破了軍旅舞蹈的一貫表現模式,不管是呈現方式還是舞蹈形象的塑造上,都一改以往單一的路數,給觀眾呈現出不一樣的舞蹈形式,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藝術審美和享受。從單一“英雄主義”到生活化場景的轉變,正是新古典主義發展的客觀要求。新古典主義在軍旅舞蹈中的體現,除了呈現在創作題材的選取方面之外,還體現在軍旅舞蹈作品的創作風格上。新古典主義的軍旅舞蹈作品在創作風格上主要包括了以下兩種:一種是如《穿越》與《士兵的假日》等軍旅舞蹈作品,此類作品都是為了體現我國軍人的精神面貌。前者主要體現的軍人意氣風發、應用無謂的精神面貌,而后者主要體現的是中國軍人生活中較為真實的一面,重在凸顯軍人耿直與率真的品性;第二類則是對傳統的軍旅舞蹈創作形式進行了轉變和突破的舞蹈形式,在這類風格的作品中,沒有場景的設定,也沒有固定的穿著,但是通過舞蹈的編排卻可以體現出表演者要表達的舞蹈情緒和人文精神,將軍隊氣息與傳統古典主義的精髓有效融合。
新古典主義在軍旅舞蹈中的發展,除了體現在創作風格方面之外,還體現在舞蹈作品具體的形態類型上。傳統舞蹈作品表現的重要手法就是去營造作品中的意境,在虛幻的故事場景中通過有形的舞蹈動作營造出一種虛實結合的新境界,進而激發出人們的情感和審美共鳴。比如作品《傳說》,在舞蹈編排的過程中,它沒有去選擇一個空洞的主體,而是通過虛實結合的手法達到情感渲染的目的;就作品《一片羽毛》來說,從表面上來看,整個作品似乎傳遞的信息就是鳥類的死亡,但是在觀看的過程中,通過虛實結合的手法,將鳥類生命的發展和延伸比作戰士的生命,去表達對戰士樂觀、豪邁精神的贊揚。
二、現實主義在軍旅舞蹈中的發展融合
通過前文的相關內容,我們已經了解到新古典主義在我國軍旅舞蹈發展過程中的主要表現。除了新古典主義發展的趨勢之外,在我國軍旅舞蹈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明顯的感受到現實主義的氣息。
(一)現實主義發展概述
隨著時代經濟的發展,作為舞蹈藝術重要分支的軍旅舞蹈藝術,實際上也隨著現實的不斷變化在發生著蛻變。結合現階段一些舞蹈院校創作的軍旅舞蹈作品,我們可以看出,這些作品的編導在風格及題材的選取過程中,融入了民族風格的動作,同時還對現代人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進行了充分利用,通過多元化的舞蹈動作,將多元化的生活場景展現在人們眼前,這便是現實主義在軍旅舞蹈藝術中的基本走向。
(二)現代主義與新古典主義的聯系
就我國軍旅舞蹈藝術的發展趨勢和走向來說,現代主義和新古典主義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源于生活,所有新趨勢和新走向的產生,實際上都是時代經濟作用的直接結果。新古典主義是我國軍旅舞蹈發展過程中的必經之路,是介于傳統古典主義與現實主義之間的過渡階段,而現代主義是我國軍旅舞蹈藝術今后要走上的發展新路。現階段它們共存于許多軍旅舞蹈作品中,并且雖然看起來各自為政,但是實際上相輔相成。因此,在創作軍旅舞蹈作品的過程中一定要對二者的關系進行正確認識,從而創造出符合時代發展特質,符合人們審美標準的軍旅舞蹈作品。
(三)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有效結合
從前文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國軍旅舞蹈藝術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大致經歷了傳統古典主義時期、新古典主義時期,現階段正處于新古典主義與現實主義結合,并逐步向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的階段過渡的特殊時期。藝術的美感主要來自于當下時代的審美主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審美觀念逐漸從現實主義階段走向浪漫主義,因此我國軍旅舞蹈藝術的發展也應積極順應這一趨勢,實現現實主義朝浪漫主義階段的完美過渡。實現現實主義向浪漫主義的轉變,是我國軍旅舞蹈藝術現階段發展的主要趨勢,同時也是我國軍旅舞蹈藝術多年來發展的重要經驗總結。改革開放至今,我國軍旅文化從過去單一的狀態逐步發展到豐富多彩的現階段,為我國軍旅舞蹈藝術提供了充分的素材和廣闊的創作視野。因此,就我國軍旅舞蹈今后的發展走勢來說,應從軍隊實際生活中不斷提煉素材,結合人們的審美標準,不斷對舞蹈形式以及創作題材進行更新和改革,實現現實主義向浪漫主義的蛻變。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就我國軍旅舞蹈的發展趨勢而言,是時代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人們審美標準變化的產物。我國軍旅舞蹈藝術發展進程中,影響其發展狀態產生的因素眾多,發展趨勢遠遠不止傳統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現實主義以及浪漫主義,但是不管是什么樣的趨勢,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把握好時代發展脈絡,對時代發展的主潮流進行有效的把握,結合我國軍旅文化的多樣性和多元性,對題材的選取進行準確的把握,合理運用美學思想,實現表現形式及語言形象的蛻變,從而從根本上實現我國軍旅舞蹈藝術的多元化健康穩定發展,為促進我國藝術事業的蓬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和努力。 (責任編輯:曉芳)
參考文獻:
[1]毛雅琛. 試論“十七年”中國軍旅舞蹈的發展(1949年至1966年)[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
[2]賴婷婷. 淺論我國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趨勢及前景[J]. 教育教學論壇,2013,49:163-164.
[3]曹麗紅. 我國民間舞蹈的文化內涵和發展趨勢探析[J]. 北方音樂,2012,05:69-70.
[4]蘆芳. 軍旅舞蹈《紅藍軍》的內涵特征[J].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08:56-57+76.
[5]安華文. 試析民族舞蹈創作的傳承與發展[J]. 芒種,2013,07:133-134.
[6]毛遂. 論舞蹈藝術對多元文化的吸收與弘揚[J]. 音樂大觀,2013,03:218-219.
[7]聶鈺石,楊旦修. 中國軍旅題材劇發展歷程分析[J]. 文藝評論,2010,03: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