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林
(河南省鎮平縣中醫院CT室,河南474250)
多排螺旋CT低劑量掃描在成人顱腦檢查中的應用價值
郭曉林
(河南省鎮平縣中醫院CT室,河南474250)
目的:探討多排螺旋CT低劑量掃描在成人顱腦檢查中的應用效果與價值。方法:選取我院開展常規體檢的健康成人500例,采用數字隨機方法將樣本分為5組,每組各100例,A組樣本給予常規劑量掃描,其他4組分別采用80、100、160、200mAs的低劑量掃描。依據每組樣本的圖像質量開展評分與輻射劑量比較。結果:通過具體評分后,C組、D組、E組的圖像質量優良率與A組比較未見明顯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B組掃描圖像質量優良率為68%,顯著低于其他4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數據顯示B組、C組、D組、E組間的CT劑量指數與平均劑量長度乘積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A組樣本的CT劑量指數為46.71mGy,平均劑量長度乘積為560.01mGy·cm,均顯著高于其他4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成人開展顱腦檢查時選用管電流為100mAs的低劑量多排螺旋CT掃描,能夠確保掃描圖像的質量,也降低受檢者的輻射劑量,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低劑量;多排螺旋CT;顱腦檢查;應用價值
伴隨CT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多排螺旋CT已成為臨床常用的檢查方式,具有圖像質量佳、掃描時間短等特點[1]。當前我國國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逐漸增強,頭顱CT檢查也進一步納入至常規健康體檢中,其早期診斷價值得到臨床醫師一致的認可,但輻射劑量等管理問題成為亟需解決的主要課題。本次研究針對500例健康成人開展不同劑量掃描,進而探討圖像質量與輻射劑量的最佳平衡點,現將開展方法與實施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4年1月-2014年1月開展常規體檢的健康成人500例,采用數字隨機法將樣本平均分為5組,每組各100例。其中男性271例,女性229例,平均年齡(49.1±9.8)歲。5組樣本的基本資料比較未見統計學差異(P>0.05),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所有樣本均采用多排螺旋CT掃描檢查,選用東芝4層螺旋CT機,層厚為5mm,寬度為10mm,螺距為1mm,管電壓設置為120kV,橫斷位掃描,以全部頭顱作為掃描范圍。A組樣本以常規劑量24mAs開展CT檢查,B組、C組、D組與E組樣本80、100、160、200mAs管流量進行掃描。掃描結束后將CT片分別編號,并開展分析。
1.3 觀察指標
①圖像質量評分:將臨床檢查獲取的圖像以雙盲原則給予評分,選擇本院內2名經驗豐富的檢驗科室醫師分別進行主觀評分。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影像清晰效果、解剖結構表現狀況、圖像顆粒均勻程度以及對臨床診斷的指導價值等發面,分值設定為1-5分,分數在3分或3分以上者表示掃描圖像質量為優良。
②輻射劑量評定:掃描過程中將CT顯示的平均劑量長度乘積值與CT劑量指數有效記錄,并于掃描檢查后對所有樣本均應用氟化鋰熱釋光劑量計檢測輻射劑量,將儀器放置樣本頭部,獲取數值即為頭部總輻射劑量。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組間采用t檢驗,計數組間以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采用Spearman線性分析圖像質量與掃描劑量的相關性。
2.1 五組樣本的CT檢查圖像質量評分比較
通過具體評分后,C組、D組、E組的圖像質量優良率與A組比較未見明顯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B組掃描圖像質量優良率為68%,顯著低于其他4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五組樣本的CT檢查圖像治療評分比較(例)
2.2 五組樣本的輻射劑量評定值比較
臨床數據顯示B組、C組、D組、E組間的CT劑量指數與平均劑量長度乘積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而A組樣本的CT劑量指數為46.71mGy,平均劑量長度乘積為560.01mGy·cm,均顯著高于其他4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五組樣本的輻射劑量評定值比較
伴隨我國國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參加院內健康體檢的人數逐年增加,體檢人員對開展內容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頭顱CT檢查是顱腦相關疾病的有效診斷措施,多項研究均表示臨床應用該種檢測方式具有確切的應用效果[2],但檢驗的廣泛推廣也使電離損傷成為臨床面對的新型問題,越來越多的檢驗科醫師均認識到放射劑量有效降低不僅僅在兒童中具有重要意義,在成人范圍內也需要著重作用[3]。針對該種情況,國外醫學研究人員提出來“低劑量CT”這一概念,主要是指在有效保證圖像質量的基礎上需要盡可能將管電流將至最低,在確保掃描質量的同時也降低對受檢者的傷害。我國研究學者開展的相關研究表示適當減少劑量開展CT掃描,能夠取得與常規劑量CT掃描相同的清晰度與分辨率,并不會影響到診斷結果的準確性,并已大量推廣與兒童檢查中[4]。常規劑量的顱腦CT檢查會出現電離輻射損傷受檢者的眼晶狀體以及腦組織等情況,疾病機體發育完全的成年人也會受到相應傷害[5],而低劑量CT檢驗不但可以減少輻射損傷,也能緩解CT射線球管的受損程度,進而增加儀器的使用壽命[6]。
低劑量掃描雖具有諸多優勢,但圖像質量與輻射劑量的相關性是臨床開展檢測的主要難題,本次研究主要以該問題為方向,通過在不同劑量下開展掃描對比臨床診斷的準確性。臨床掃描結束后分別對各組樣本開展了圖像質量評分以及輻射劑量評定。通過具體評分后,C組、D組、E組的圖像質量優良率與A組比較未見明顯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B組掃描圖像質量優良率為68%,顯著低于其他4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除80mAs外,低劑量CT掃描均不會影響到圖像質量,可確保檢查的準確性。同時經過輻射劑量評定后發現B組、C組、D組、E組間的CT劑量指數與平均劑量長度乘積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A組樣本的CT劑量指數為46.71mGy,平均劑量長度乘積為560.01mGy·cm,均顯著高于其他4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多組低劑量掃描方式均能夠顯著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輻射劑量,能夠減少臨床檢查的副作用。
綜上所述,針對成人開展顱腦檢查時選用管電流為100mAs的低劑量多排螺旋CT掃描,不但能夠確保掃描圖像的良好質量,又能大幅度降低受檢者的輻射劑量,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值得進一步推廣研究。
[1]韓麗軍.多排螺旋CT低劑量掃描的臨床應用進展[J].吉林醫學,2012,33(8):1664-1665.
[2]許乃滔.顱腦外傷診斷中多排螺旋CT的應用價值探討[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11(3):528-529.
[3]申敏,蔣蘊毅.低劑量CT結腸成像的研究進展[J].國際醫學放射學雜志,2013,36(6):550-555.
[4]G.Peng,Y.Zeng,T.Luo,F.Zhao,S.Peng,R.You,H.Tan, X.Liu,J.Wang.Organ dose evaluation for multi-slice spiralCTscansbasedonChinaSichuanchestanthropomorphic phantom measurements[J].Radiation Protection Dosimetry, 2012,150(3):292-297.
[5]李飛飛,金彪,鄒明等.低劑量CT掃描技術在頭頸部CTA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3,24(11):761-763.
[6]徐延峰,廉立清,馮俊杰等.低劑量CT在頭部外傷CT檢查中的應用價值[J].河北醫藥,2013,35(9):1314-1315.
R816.1;R443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4.06.03
201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