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歡
摘要:
2010年,以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為代表的征婚相親節目席卷全國,引導著大眾走向狂歡。節目切合當下時代熱點,以相親為形式,“真人秀”為核心,給予不同婚戀觀的交流碰撞的平臺,然而節目火爆的同時也凸顯了當下征婚娛樂節目同質化、審丑趣味、虛假作秀等問題和弊端。
關鍵詞:《非誠勿擾》; 同質化; 沖擊;解構
征婚相親節目并非近年電視欄目發掘創新的新題材,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出現過。當時北京臺的《今晚我們相識》、湖南臺的《玫瑰之約》等都是早期婚戀類節目的代表,由于兩性關系、戀愛婚姻主題的植入,這些節目很快成為各個電視臺所效仿的對象和觀眾關注的熱點。但這些節目在經歷了短暫的輝煌后,因為承載過多的“服務”功能遭到觀眾的詬病而逐漸邊緣化。十幾年后婚戀類節目再度重登銀屏, 2010年是中國娛樂傳媒節目的盛年,各大衛視選秀節目層出不窮,你方唱罷,我又登場,使大眾沉浸在娛樂喧鬧的國度中。僅以征婚類節目的領袖《非誠勿擾》為例來審視當下的大眾娛樂狂歡現象。
一、節目內容分析
(一)相親是節目形式,真人秀是其內核
以往的相親節目往往是男女嘉賓一一相配,介紹了解對方,節奏較慢,缺少一些矛盾沖突,可以說是一種中規中矩的電視相親節目。節目只是充當了一個 “紅娘”的作用,為雙方提供一個廣闊的傳媒平臺,娛樂性低,服務性強。當下的征婚節目為滿足當下大眾的娛樂趣味和需求,它不僅僅滿足于一個相親交友的平臺,而是給大眾一個展示自我,表達自我婚戀觀,價值觀,個人觀的舞臺。它不是過多的注重相親的結果,注重男女相互選擇的過程并著力挖掘選擇過程中的矛盾沖突,賣點高潮,強化娛樂性,淡化服務性。這也是《非誠勿擾》受到詬病,被指責其“誠”不“誠”的原因,大眾娛樂傳媒節目的的娛樂性、觀賞性與大眾傳媒所承載的社會服務功能——主流價值觀的引導矛盾是節目話題不斷,爭議不止的主要原因。
(二)寓情于樂——愛情、婚戀觀的交流平臺
《非誠勿擾》通過“相親”這個平臺,將80后、90后這一群體請上舞臺,讓他們吐露自己對于婚姻,愛情的看法,讓他們現場評斷、選擇,大膽說出自己的擇偶標準。大眾關注、好奇、不理解、憤慨,各種不同的觀點,標準在一個舞臺上出現、交流、碰撞產生爭論。盡管這個舞臺是娛樂化、戲劇化,但它讓我們看到了80后、90后一代最真實的一面。對于節目中嘉賓頻頻的雷人的言論,被質疑有“演員”和“托兒”的嫌疑,但正是由于這種叛逆鮮明的個性,在某一價值觀上鮮明的代表性,使得節目與傳統婚戀節目相比,更具有開放性、爭議性和話題性。]那些雷人的言論在某一意義上具有其存在的現實性和合理性,也正為如此,節目才顯示出在當下社會背景下存在的意義。但是娛樂征婚節目中出現的過度情感娛樂獵奇、缺乏控制的物質主義價值觀、不加修飾的男權意識等價值趨向,都可能將節目引導蛻變為低速的娛樂。
二、征婚節目的理性審視
《非誠勿擾》自開播以來收視率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國內的其它相親征婚類節目也都表現不俗,相親節目能夠提供消遣、娛樂幫助人們減壓,帶來情緒上的解放感,但同時大量負面話題也接踵而至,節目存在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
(一)同質化對抗
商業性是大眾文化的本質特征,大眾文化是經過商業運作而制造出來的商品,是一種伴隨商品買賣關系的消費文化,被納入工業體系的大眾文化關心的不再是藝術審美價值和批判功能,而是對象的經濟效益和上座率,追求文化產品的商業價值,從而成了大眾文化生產的主要目的。以娛樂為主,同時表現社會價值觀的分歧是相親節目最大的賣點。《非誠勿擾》的火爆引發了征婚類節目的熱潮,促使國內熒屏同類節目的泛濫。湖南衛視《我們約會吧》、安徽衛視《緣來是你》、浙江衛視《為愛向前沖》以及山東衛視《愛情來敲門》等,圍繞著追求收視率,謀求商業利潤開展了“克隆”活動,形成了熱鬧的大眾文化盛況。定位的相互重復、題材的相互撞車、形式的相互模仿使得這類節目陷入惡性競爭的環境,于是出位的言論、負面的導向、邊緣的話題成為博眼球,拼關注的利器。
(二)主流價值觀的沖擊與解構
大眾娛樂傳媒文化側重人們本能的滿足,視聽的愉悅,感官的刺激。但這并不是說大眾傳媒文化缺乏人性的關照和精神理想的超越。優秀的大眾傳媒文化在視覺符號,聽覺享受背后蘊含著對人性的關懷和普遍意義的追求。隨著征婚相親節目的盛行,當下人們的婚戀觀發生了扭曲,過分強調物質享受,lv香包、跑車、房子等成為人們考量婚姻質量和幸福的標準。婚戀類節目作為大眾娛樂傳媒節目的一類,在提供服務與娛樂的同時,也應引導大眾樹立良好的婚戀觀,不應集中過分地展示和強調自我滿足的功利主義哲學和價值理念。
三、結語
2010年6月9日,國家廣電總局下發了兩份關于電視征婚節目的文件,對相親類電視節目進行整頓。電視相親節目本身沒有錯,有存在的理由和現實的需求,有收視的空間。征婚節目實則是一場真人秀節目,男女之間的經濟、感情價值觀不可避免地成為節目關注的對象,節目可以成為價值觀的辯論場,但不應是低俗、丑陋文化的傳播地。愛情是人類永恒關注的話題,其情感內涵有巨大的升華空間。婚戀類節目應該以強大的情感品牌作為支撐,以真情實感取代虛假作秀,將思想和文化的精神注入其中,在情感的交流溝通中展現對人性情感的關懷,展現具有時代精神的靈魂,引導大眾對正確價值觀的回歸。
【注釋】
[1]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臧文濤:濟南時報《2010文化娛樂事件回顧電視節目篇》jnsb.e23.cn/html/jnsb/ ... /jnsb9365256.html,2010-12-21
[3]吳世彩:大眾文化的和諧價值[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1
[4]趙翌、陳芹:從《非誠勿擾》看我國電視相親欄目的發展;《大眾文藝》[J],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