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一詞有很多含義,而且一直在發生著變化。然而,它對人們的誘惑與吸引卻很少有其他詞匯能夠與之相媲美。它的功效并非字面上那么簡單,但人們與生俱來的免費情結可以自然而然地成就一筆筆生意。
《怪誕行為學》的作者丹·艾瑞里曾經做過一個巧克力實驗。他讓研究人員銷售兩種巧克力,一種是定價為15美分的上好的瑞士蓮松露牛奶巧克力球;另一種是定價為1美分的“好時之吻”巧克力。購買巧克力的顧客表現得非常理性,一番思量之后,他們更加看重的是巧克力的品質而非價格,因此有73%的人選擇了瑞士蓮松露牛奶巧克力。接著,丹·艾瑞里把每種巧克力的價格都降低了1美分,這樣一來,每塊瑞士蓮松露巧克力的價格就降為14美分,而原先不怎么搶眼的“好時之吻”由于免費而大受歡迎,竟有69%的顧客選擇了它。兩種巧克力價格和質量之間的差價計算并沒有改變,可是當免費出現的時候,顧客的偏好就發生了逆轉。
更有趣的是,在大多數場合,即使商品的出售僅僅收取一分錢(一個看似無足重輕的價格),大多數消費者也不會自掏腰包。這究竟是為什么?答案在于收費會讓我們想到選擇的成本,這對于我們掏腰包就不是什么激勵因素了。打個比方,一旦碰到要收費的問題,我們的腦子里馬上就會立起一面小旗——“這錢掏得值嗎?”但是,如果某件商品價格是零的話,那么我們腦子里的那面小旗就不會立起來,做決定時也會覺得輕松多了。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尼克·薩博給這面小旗起了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叫做“心智交易成本”(Mental Transaction Costs)。簡而言之,這指的是思考的收費成本。犯懶是人之常情,如果凡事無須動腦的話,誰都不愿意去動腦,因此我們往往會選擇那些無須費腦的事兒。
在移動互聯時代,網絡“一切免費”的特點成就了它今天的奇跡,使它成為有史以來人類知識、經驗和表達方式的集大成者。與消費者已經習慣的傳統營銷中的購買就贈代金券和抽獎等伎倆不同,網絡上流行的“免費”手段并非陷阱,它并不是為了吸引你日后購買的一種手段,而是實實在在地免費奉送。21世紀的“免費”同20世紀的“免費”是截然不同的,在世界構建方式從原子化日益走向電腦比特化的過程中,一種自認熟稔的現象也在悄然改變,原來的“免費”營銷手段現在真正變為“零收費”了。
丹麥有一家健身俱樂部給會員提供這樣一種服務:只要一周內你至少去一次,那么你就不需要付費;但是,如果你某一周沒能去俱樂部,那么你就要支付當月的健身費用。這個商業理念真是絕了!如果你每周都去俱樂部的話,你對其印象就會很好,但如果某一周你因工作太忙而沒去俱樂部,你就需要掏錢,但你又和那些掏了錢卻不常去俱樂部的會員不同,成了這家俱樂部會員之后,你的想法就是不能失去會員資格,對其忠誠度就會隨之增強。
“免費”這個字眼能重塑顧客心態,創造新市場,在打破舊習中讓產品看上去具有更加吸引人的獨特魅力。“免費”并不意味著無利可圖,而是讓利潤走一條曲徑通幽的道路。聰明的公司都讓正常的金錢流動方向發生了逆轉,他們或者是讓某樣東西免費,或者是在本應其他公司付賬的時候買單。這些點子其實并沒有什么很高的技術含量,只不過需要用企業家的思維來創造性地看待價格。
丹·艾瑞里認為,多數交易都存在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但免費使我們忘記了不利的一面。免費給我們造成一種情緒沖動,讓我們誤認為免費物品大大高于它的真正價值。這可能是由于人類本能地懼怕損失,免費的真正誘惑力是與這種懼怕心理聯系在一
起的。我們選擇某一免費物品不會有顯而易見的損失,但假如我們選擇的物品不是免費的,那就會有做出錯誤決定的風險,也可能蒙受損失。于是,如果讓我們選擇,我們就盡量朝免費的方向去找。
值得注意的是,免費模式的天敵是浪費,這也是免費的負面效應之一。對于不用付錢的東西,人們往往都不會太在意,因此在消費時也不會太珍惜,這樣一來,免費會讓人暴飲暴食,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草率消費。如果我們給免費食物標上一個價,哪怕是很低的價格,也會讓大家的消費行為變得更負責任。免費是一把雙刃劍,它是最大化推廣產品和服務的上佳手段,但如果這并非是你的終極目標,那么就會產生反作用。
“零”不僅僅是一種特別的價格表示法,它還能喚起熱烈的情緒——成為一個非理性興奮的源泉。
——《怪誕行為學》作者丹·艾瑞里
一方面,信息想要變得昂貴,因為它很寶貴,在恰當的地點得知恰當的信息,能夠改變你的人生。而在另一方面,信息也想要變得免費,因為發布信息的成本一直在下降。因此,這兩種趨勢在互相牽制。
——《全球目錄》主編,斯圖爾特·布蘭德
酒吧給大家提供了聚會和談話的場所,但是并不會因此收費,收費的對象是給聚會和談話充當潤滑劑的啤酒。
——斯圖爾特·布蘭德
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這一代年輕人已經將數字經濟學理念嵌入到他們自身的DNA中。無論他們是否曾經聽說過“接近零邊際成本”,他們憑直覺就能理解這一概念。這就是他們對版權不是無動于衷就是充滿敵意的原因。
——喬納森·漢德爾
◆成為試客
免費機會有很多,比如成為一名試客。想成為試客并不難,任何網民只要登錄各大試用網站,填寫真實個人資料并申請試用商品,得到廠商審批后即可獲得郵寄試用贈品,流程極其簡單。目前很多試用網站能為試客提供涵蓋吃、穿、用、玩等各個方面數十個品牌的商品。在試客網站上,你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商品進行試用,在試用后撰寫使用報告并反饋給商家,如果報告寫得誠懇,還可獲得“試客通行證”。
◆尋找免費資源
互聯網數字化時代,免費的資源隨處可見。除了利用網絡免費獲得信息之外,我們甚至可以試聽在線網絡課程。在世界名校開設的網絡公開課上,我們可以聽扎克伯格親自講解他的創業經驗,聽麻省理工大學的一流講師講解主流創業型企業的挑戰和解決方案,甚至可以學習到巧克力的制作原理和過程;在TED里分享比爾·克林頓和比爾·蓋茨這些思想領袖與實干家最熱衷的事業;或者通過免費網站下載學習資料和電子書。總之,只要你有求知的欲望,你就會得到適合自己的免費學習資源。
不過這種免費的網絡學習資源也存在著被浪費的可能。很多人被免費分享網站上琳瑯滿目的條目吸引,在硬盤里下載大量的公開課和紀錄片視頻、電子書和PPT,然而下載之后,就將硬盤里的大量資源閑置了。因此,建議有這種下載習慣的學習者先弄清所需知識的領域,慎重進行選擇。獲得資源后不妨運用番茄工作法制作一個時間管理列表,或是下載一個學習管理的APP來掌控學習時間和進程。
TED(指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在英語中的縮寫,即技術、娛樂、設計)是美國的一家私有非營利機構,該機構以它組織的TED大會著稱,這個會議的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來改變世界”。TED誕生于1984年,其發起人是里查德·沃曼。2002年起,克里斯·安德森接管并營運TED大會。每年3月,TED大會在美國召集眾多科學、設計、文學、音樂等領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們關于技術、社會、人的思考和探索。TED演講的特點是毫無繁雜冗長的專業講座,觀點響亮,開門見山,種類繁多,看法新穎。
◆利用晚間的空閑時間
很多人通過付費培訓和參加講座的方式提升自我技能。其實,高效利用下班后8-11點的3個小時,就可以進行免費的自我提升。首先,讓這段空出來的時間轉變成不被打擾的時間。碎片化時間雖然可以利用,但只適用于獲取信息,而不利于思考。因此我們必須要有大塊時間來進行自我提升,尤其要養成不被網絡和通訊設備分散注意力的習慣。然后,你就可專注于提升有效技能,如滿足現有崗位或升職所需的技能,或為未來職業規劃進行知識儲備,還可提高基本能力,甚至能夠滿足個人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