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龍 張 立 宋新娜 馮 艷
全
喉食管切除+胃上提代食道術后空腸營養支持1例報道
李學龍 張 立 宋新娜 馮 艷
食道癌;營養支持;白蛋白;前白蛋白
營養支持的作用在疾病診療過程中越來越重要,但支持途徑與方法的正確使用,是影響營養支持效果的關鍵因素。本研究現將1例食管癌患者的營養診療過程及體會報道如下。
患者,男,57歲,2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進食阻擋感,伴咽部癢感,無咽痛,無聲音嘶啞,無刺激性咳嗽,無咳痰帶血,無吞咽困難及呼吸困難,就診于山東煙臺毓璜頂醫院,門診行“食道鋇餐透視”示:“食道上段入口部改變,建議內鏡檢查”,“胃鏡檢查”示:“食道入口處可見一形態不規則隆起腫物,表面覆蓋白苔,繼續進鏡困難,下界不清,取病理未成功”。患者于2013年8月20日在氣管內插管全麻下行食道鏡下食道腫物活檢術,快速病理結果顯示:鱗狀細胞癌;術后病理示食道中段:中分化鱗癌。于2013年9月1日在氣管內插管全麻下行“全喉食管切除+胃上提代食道術+氣管造瘺術”,手術順利,術后轉ICU監護,于2013年9月4日轉入病房,給予抗感染、補液、營養支持治療,病理結果回報:(食管)低分化鱗狀細胞癌,侵及外膜,上、下切緣未見癌累及,喉組織及標記賁門組織未見癌累及,標記淋巴結1枚、賁門淋巴結3枚未見癌轉移。
2.1 術后營養支持 (1)2013年9月2日給予少量溫糖鹽水自空腸營養管滴入,患者無明顯腹脹不適;(2)2013年9月3日給予能全力(腸內營養混懸液TPF)500 mL(750 Kcal),患者述腹脹;(3)2013年9月4日臨床營養科會診后接手該患者的腸內營養治療,暫給予短肽型腸內營養制劑滴注,滴速為300 mL/6 h,能量密度0.8 Kcal/mL,腸內營養制劑總量為900 mL/d,同時加用谷氨酰胺與膳食纖維調節腸道功能;患者耐受較好,2 d后能量密度增加至1 Kcal/mL,每天腸內營養制劑量增加到1200 mL;3 d后患者感覺耐受良好,逐漸增加整蛋白制劑,降低短肽型制劑比例;1 w后患者耐受良好,無不適發生,過渡到以整蛋白制劑為主,每天腸內營養制劑總量為1500 mL,總能量約1600 Kcal。患者術后第21天,停胃腸減壓,囑患者可試驗進食,患者無腹痛、腹脹、食物返流等癥狀。術后第24天患者可順利進食半流質飲食,拔除空腸營養管,康復出院。
2.2 出院隨訪情況 出院時患者一般情況良好,可進半流食,體質量較入院時上升0.5 kg,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和淋巴細胞數均基本恢復正常。囑出院后飲食以半流質為主,逐漸過渡到軟飯,最后到正常飲食,4~5餐/d,少量多次,飲食以易消化、清淡為主。患者住院期間體質量、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和淋巴細胞總數的變化情況(見表1)。
食管癌患者常因進食困難、嘔吐、疼痛等進食較差,再加上因手術失血、創傷、麻醉等原因導致蛋白質分解加劇、合成減少,水電解質紊亂、免疫功能低下等,出現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1],而術后患者的營養狀況將嚴重影響手術患者的臨床結局[2]。腸內營養可改善腸屏障、減低細菌和毒素移位、減少并發癥[3],有效的營養治療在患者的康復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表1 患者手術前后的體質量、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和淋巴細胞總數的變化
該患者術后輸注人血白蛋白糾正低蛋白血癥,效果不理想。輸注外源性白蛋白并不能改善預后,而且會抑制白蛋白的基因表達、抑制內源性白蛋白合成及增加白蛋白的分解[4]。本例患者術后早期應用能全力(腸內營養混懸液TPF),患者胃腸不耐受,出現腹脹不適癥狀,考慮為術后早期患者胃腸功能尚未完全恢復,不能適應能全力的能量密度。本例患者采用序貫營養支持[5],通過術中留置的空腸營養管滴注營養制劑,從短肽型逐步向整蛋白型制劑過渡,是比較理想的序貫腸內營養方案[6]。
細胞免疫功能對機體抵抗各種感染至關重要[7],合理有效的腸內營養治療,有助于調節細胞因子的分泌,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8],糾正負氮平衡,使患者獲得較多的熱能和蛋白質,促進創傷組織和神經功能恢復,減少并發癥,從而提高綜合治療的效果。
[1] 戴維紅,葉京英.腸內營養泵在食管癌術后早期腸內營養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2,18(17):113-115.
[2] 陳敏,孫建琴,肖菲,等.應用NRS 2002標準對手術患者營養狀況和營養支持的調查[J].腸內腸外營養,2009,16:153.
[3] Doley RP, Yadav TD, Wig JD, et al. Entered nutrition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N Engl Med,2009,10:157-162.
[4] 浦踐一,李海濤,邱方,等.重組人生長激素在重型顱腦損傷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4(9):859-860.
[5] 于健春.“序貫療法”優化手術后早期腸內營養[J].中華臨床營養雜志,2011(19):146-149.
[6] 楊志英,張茂祥,藍偉紅,等.序貫腸內營養支持對食道癌患者術后營養狀況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53-55.
[7] 袁園,李建偉,吳桂深.危重癥患者腸內與腸外營養支持效果對比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16):12-13.
[8] Sehricker T,W Ykes L,Eberhart L,et a 1.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the anabolic effect of hypoealofie parenteral nutrition after abdominal surgery[J].Br J Surg,2005,92:947-953.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3.037
山東 264000 山東煙臺毓璜頂醫院 (李學龍 張立 宋新娜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