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樂平
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因素解析
周樂平
目的 探討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因素。方法 選擇100例2013年1月~2013年6月之間在江西省新余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的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為觀察組,選擇同期接受產前檢查的100例正常產婦為對照組,對比分析2組產婦的妊高癥危險因素。結果 妊娠高血壓疾病常見危險因素包括胎兒性別、血清鈣離子濃度、多胎妊娠、孕婦情緒狀態、家庭收入、妊高癥家族史、產次和妊娠年齡等,且不同危險因素對于產婦的影響對比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對妊娠高血壓相關危險因素進行有效控制,有助于產婦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生率的降低。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危因素
妊娠期高血壓是產科較為常見的臨床綜合征,浮腫、蛋白尿和高血壓是該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且致病因素和影響因素較為復雜。妊娠高血壓癥的發生會對產婦和新生兒健康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導致產婦發生身體機能衰退,也是導致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對妊娠期孕婦血壓水平進行控制,降低妊娠高血壓發病率對于提高我國人口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對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因素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100例2013年1月~2013年6月之間在江西省新余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的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為觀察對象,產婦年齡20~38歲,平均(26.5±6.5)歲,孕周34~41周,平均(39±2)周。所有觀察對象均符合《婦產科學》第7版(樂杰主編)[1]中規定的妊娠高血壓疾病臨床診斷標準,同時排除吸毒、吸煙等不良嗜好者,以及患有心臟病、腎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內科疾病的患者。同時選擇同期到院接受產前檢查的100例正常產婦為對照組,且2組觀察對象基本資料對比無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本研究使用自制量表對產婦妊娠高血壓危險因素進行調查,主要調查項目涉及:分娩新生兒性別、體質量、多胎妊娠、血清鈣離子濃度、血紅蛋白含量、孕期情緒狀況、體質量指數、每周體質量凈增量、定期產前檢查、孕期合并癥或并發癥情況、發病孕周、飲食、吸毒史、吸煙、基礎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家族史、高血壓家族史、妊高癥家族史、產次、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職業、妊娠年齡等。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7.0軟件對本次醫學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正態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單因素分析 通過回歸分析(以α=0.05為基礎),確定出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常見危險因素,主要包括:多胎妊娠、胎兒性別、孕婦情緒狀態、血鈣離子濃度、血紅蛋白量、妊娠并發癥、每周體質量凈增量、體質量指數、家庭人均收入、高血壓家族史、妊高癥家族史、產次、妊娠年齡等。
2.2 多因素分析 通過Logisti回歸分析法對單因素分析所得的13項妊娠高血壓危險因素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胎兒性別、血清鈣離子濃度、多胎妊娠、孕婦情緒狀態、家庭收入、妊高癥家族史、產次和妊娠年齡等因素與產婦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生率之間存在線性關系(P<0.05,見表1)。

表1 妊高癥危險因素回歸分析結果
疾病的發生通常是多種危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并非單一因素所導致的,常見疾病影響因素包括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行為生活方式、環境因素等,本研究對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因素進行了分析。(1)產婦負面情緒是導致其出現妊娠高血壓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負面情緒屬于一種應激反應,會經感覺器官向大腦皮層及周邊系統傳遞,并在腎上腺軸-垂體-下丘腦部位發生作用,導致產婦血壓升高,血管收縮,增加腎上腺髓質兒茶酚胺類遞質的分泌量,進而對交感神經系統產生刺激作用[2]。(2)遺傳因素是導致產婦發生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另一危險因素。有關研究證實,妊高癥具有較為明顯的遺傳傾向,普通產婦的妊高癥發生率僅為有家族史產婦發病率的1/3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多態性的血管緊張素Ⅰ轉換酶(ACE)基因缺失或插入,這也是遺傳性分子生物學中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基礎[3]。(3)體質量指數過高的產婦,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率也明顯高于普通產婦。主要原因在于,體質量指數過高,則血管外周阻力和血液粘稠度會有所提高,血脂水平異常偏高,因而小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率較高,這也是誘發妊高癥的主要原因[4]。(4)經濟條件差也會增加產婦妊高癥發生率,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產婦通常在整個孕期內僅接受1~2次B超檢查,因而無法實現相關指標的動態連續監測,進而大大增加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生率[5]。(5)初產婦的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病率略高于經產婦。主要原因在于經產婦能夠攜帶男性精子組織相容性抗原,與男性精子接觸幾率越高,其反應能力和識別能力越弱,因而其妊高癥免疫能力更強,妊高癥發病率更低。(6)產婦年齡也會對其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生率產生一定的影響,產婦年齡越大,其動脈粥樣硬化和脂肪代謝紊亂現象越為嚴重,因而妊高癥發病率也會有所升高[6]。
[1] 樂杰.婦產科學(第7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01-225.
[2] 鄭俊峰.早期干預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危因素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11):1360-1361.
[3] 田英.對妊娠高血壓疾病高危因素孕婦實施干預管理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7):62-63.
[4] 周艷穎,馬艷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危害因素分析[J].當代醫學,2009,15(7):162-163.
[5] 雷馬香,劉筱嫻.妊娠高血壓疾病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09,26(3):177-179.
[6] 林碧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妊娠結局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2):31-33.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3.068
江西 338025 江西省新余市婦幼保健院(周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