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明 溫祝杜 何余芳
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對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質量的探討
陳智明 溫祝杜 何余芳
目的 探討采用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對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質量的效果。方法 對深圳市龍崗區第二人民院國展社區健康服務中心衛生服務工作采用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進行管理,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對于衛生服務質量進行評價,并與實施前的衛生服務質量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實施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后,服務的質與量均有20%以上的提升,社區的衛生服務質量優秀率要明顯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對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質量具有顯著效果,上述制度的實施可以促進基本醫療衛生和公共衛生均衡發展,提高社區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達到全面提升衛生服務質量的目的。
績效考核;激勵機制;社區衛生服務質量
從2009年開始我國醫療衛生體制進行了新一輪的改革,作為基層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社區衛生服務成為這次改革的重點。根據中央和國務院以及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要求,各級社區衛生機構都對自身制度的改革進行了探索,引入了績效工資制度、基本藥物制度、激勵機制、醫保政策傾斜等制度,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改革效果[1]。根據以上情況,在2010年1月深圳市龍崗區第二人民院國展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引入了績效工資制度和激勵機制,極大地提高社區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工作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質量也得到了顯著的改善,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深圳市龍崗區第二人民院國展社區健康服務中心衛生工作站共有醫療衛生工作人員12人,醫生5人,護士6人,年齡23~45歲,平均(35.6±4.4)歲;學歷:中專1人、大專4人、大學4人、本科3人。對本社區衛生工作站于2010年1月采用績效工資制度和激勵機制,并將衛生服務質量與實施前進行對比分析。
1.2 方法
1.2.1 績效考核 2009年10月開始,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始實施績效考核制度,根據績效考核結果進行績效工資的發放。進行績效考核的考察小組要堅持績效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實行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優質多得的原則[2]。實施績效考核是為了提高社區醫療衛生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使其愿意承擔醫療風險,為提高自身績效工資,主動進行業務的專研,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從而最終達到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質量的目的。根據績效考核結果對于社區工作者進行發放績效工資,基層醫療衛生單位不得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外自行發放任何津貼、補貼或資金,按照分配制度對其進行合理的工資分配,即個人績效=個人基礎績效(約占30%)+個人工作量績效(約占62%)+激勵績效(約占8%)[3]。
1.2.2 激勵機制
1.2.2.1 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機制 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機制是社區醫務人員激勵機制的重要構成部分,要堅持遵循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按勞按技術要素按績效分配的原則,對于關鍵崗位和優秀人才進行政策傾斜[4]。為調動醫療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政府要對其服務質量考察為優秀的工作者進行獎勵,真正落實“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從而激發醫務人員更有熱情、更有動力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服務。最為重要的政府部門要處理好宏觀調控和市場機制的關系,真正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機制,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到社區工作。
1.2.2.2 建立公平的考核機制 建立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對于社區工作人員進行績效考察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對于績效考察內容的設置要與進行改革的方向一致,績效指標的設置應該切斷醫務人員工資收入與藥品收入和醫療檢查收入的鏈條,整個績效考核過程要做到公平、公開、公正,對于考察過程要給予內部監督,并將考核結果通知醫護人員,讓其意識到自身值得進行改進的方面,幫助其進行自我改善,提升自身業務水平[5]。
1.2.2.3 建立和諧的人文環境 (1)建立良好工作環境:盡管社區工作條件與之前相比已有顯著改善,但基礎設施仍有進行進一步提高和改善的空間,要為社區醫療工作人員提高良好的工作環境[6];(2)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社區衛生工作對于團隊合作性要求較高,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提高良好的服務質量[7];(3)保障醫護人員有一定的自主性:由于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特殊性,要保證醫護人員的自主性,讓其能夠利用自身專業知識進行業務的鉆研,提高自身專業能力[8]。
1.3 抽樣調查方法 社康質控小組每個月隨機抽取100份工作樣本,包含全科(查SOAP、處方)和公共衛生項目,然后按照評估標準打分,每個功能模塊采取百分制,共有4個評價指標:90~100分為優秀,80~89分為良好,60~79分為及格,60分以下為不及格[9]。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后,服務的質與量均有20%以上的提升,社區的衛生服務質量優秀率要明顯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施前后社區衛生服務質量比較[n(%)]
對于社區衛生服務進行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采用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對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質量具有顯著效果,上述制度的實施可以促進基本醫療衛生和公共衛生均衡發展,提高社區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達到全面提衛生升服務質量的目的。
[1] 肖云昌.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實行績效工資要防止“養懶漢”[J].中國衛生資源,2011,11(2):128-129.
[2] 代濤,王小萬,何平.醫務人員激勵機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1,15(3):345-346.
[3] Rex Ford.E.Santeler.Health economics theory,case and industry studies[J].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Pres,2011,15(3):812-813.
[4] 咎偉峰.基于職業特點和需求的醫生激勵機制構建[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0,22(1):221-222.
[5] 鮑勇.探索收支兩條線管理機制完善公益公平中國社區衛生服務模式[J].實用全科醫學,2013,15(5):653-654.
[6] 傅家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收支兩條線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衛生經濟研究,2012,17(3):732-733.
[7] Hu Xiaoling,Zhu Xinxia,Chen Liyun,et al.The establishment and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ity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J].China family medicine,2010,23(3):1001-1002
[8] 龐連智,王光榮.對社區衛生服務收支兩條線管理模式的思考[J].中國全科醫學,2011,25(3):412-413.
[9] 姚嵐,陳啟鴻,林玲,等.實現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內部市場化運作[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9,25(1):411-412.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0.005
廣東 518112 深圳市龍崗區第二人民院國展社區健康服務中心(陳智明 溫祝杜 何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