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靜 李克群
腰椎結核側前方入路術后腹脹的預防與護理
蒲靜 李克群
目的 分析腰椎結核側前方入路術后患者腹脹的原因,實施有效的護理,積極預防腹脹的發生。方法 選取貴州省人民醫院行腰椎結核側前方入路術后腹脹者44例,隨機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n=22)。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給予觀察組有針對性的優質護理。結果 觀察組24~48 h腹脹緩解者18例,48~72 h腹脹緩解者4例;對照組24~48 h腹脹緩解者12例,48~72 h腹脹緩解者10例。觀察組患者的腹脹緩解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術前預防及術后對癥處理腹脹對患者的康復起到積極作用。
腰椎結核;側前方入路;腹脹護理
在腰椎結核側前方入路手術后,腹脹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并發癥。旨在探討護理干預對縮短腹部手術患者術后腹脹的影響。將護理干預應用于腹部手術術后,能降低腹脹發生率,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改善術后生活質量,有效促進患者康復[1],為分析腰椎結核前側方入路術后腹脹的原因,探討對其進行預防和護理的措施,本文選取了4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貴州省人民醫院骨科自2011年7月~2013年3月共收治腰椎結核患者69例,行側前方入路術52例,腹脹者4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22)。觀察組中男14例,女8例,年齡在23~75歲,平均年齡為(49.6±10.2)歲;病程在3d~1個月,平均病程為(16.5±10.2)d。對照組中男12例,女10例,年齡在21~79歲,平均年齡為(52.3±10.4)歲;病程在4d~1個月,平均病程為(18.2±10.3)d。2組患者一般資料的差異均不顯著,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給予觀察組患者有針對性的優質護理,具體操作如下。
1.2.1 術前預防 (1)術前心理支持。介紹成功病例給患者,以身示教,使患者建立手術成功的信心,減輕手術的恐懼感。(2)術前健康教育。評估患者的健康狀況,并指導患者床上練習大小便。(3)術前腸道準備。糾正患者營養不良狀況。術前晚上讓患者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睡覺之前讓患者常規服用瀉劑或給予其灌腸,以對腸道積氣及糞便有效排除干凈。
1.2.2 術后護理 (1)加強心理護理。耐心細致地向患者講解腹脹發生機制,讓患者對自身疾病有一個清晰的了解。(2)術后鎮痛泵的使用。鎮痛泵是在患者沒有發生胃腸道不適反應前提下使用。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讓其服用非麻醉性鎮痛劑,以對其疼痛進行有效的緩解。(3)指導患者吸氧。指導患者隨呼吸緩慢吸入氧氣,鼓勵做深呼吸,禁止張口呼吸,從而使排氣動力有效增加。(4)飲食。指導患者禁食禁飲,直至肛門排氣。排氣后少量多餐,以清淡為主,限制產氣及易發酵食物,如面食、豆類、薯類、牛奶等。排氣前可靜脈給予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等,對不足的營養進行有效的補充。(5)體位與活動。麻醉期過后鼓勵患者軸線翻身。指導患者主動活動及協助被動活動。(6)復查電解質,積極糾正電解質紊亂。(7)遵醫囑予減輕腹脹的方法。藥物處理:①給予患者靜脈滴注0.22 g的復合維生素B1+液體,1次/d,促進胃腸道蠕動恢復;②給予灌腸或軟瀉劑:如因便秘引起的腹脹,可給予低壓保留灌腸、開塞露塞肛或腸蠕動促進劑;③松節油或薄荷油熱敷,有助于腹脹的緩解。執行熱敷時應配合以順時針的方向進行腹部按摩。肛管排氣:腹脹無法自然排氣時,可插入肛管,協助排氣或足三里按壓。嚴重腹脹時置胃管行胃腸減壓,保持引流通暢,觀察引流物的性質及胃腸減壓效果。
1.3 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 20.0對上述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24~48 h腹脹緩解者18例,48~72 h腹脹緩解者4例;對照組患者24~48 h腹脹緩解者12例,48~72 h腹脹緩解者10例。觀察組患者的腹脹緩解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后2組患者的腹脹緩解時間比較[n(%)]
3.1 原因分析 (1)交感神經功能紊亂。腰椎結核側前入路術后出現腹脹的主要原因是術中推開腹膜,易形成腹膜后血腫,脊柱前外側的交感神經節受到壓迫,擾亂了其對副交感神經的調節,進而擾亂了副交感神經控制胃腸壁肌肉的功能,導致胃腸道收縮、推進等減弱,降低或阻礙了消化道動力功能,從而造成胃腸道內容物潴留、腹痛、腹脹等。(2)手術需全身麻醉,從而擾亂患者的胃腸功能。(3)病理原因,手術腹膜后血腫刺激腸道引起神經節興奮導致腸麻痹[2-3]。(4)術前清潔灌腸不徹底,糞便堆積造成便秘。(5)術后禁食、進食差、術中出血等造成電解質紊亂,降低血清鉀及胃腸道張力,造成一定程度的腹脹。(6)術后由于患者擔心疼痛的發生,因此很少進行主動運動,從而極大減弱了自身的胃腸功能。(7)術后患者對于床上排便極不適應,從而進一步擾亂患者的胃腸功能。(8)患者很難耐受疼痛,常對止痛藥形成依賴,而鎮痛泵、鎮痛藥物會極大減弱患者的胃腸功能。(9)張口呼吸是大多數患者術后采用的吸氧方式,該方式增加了吞氣量,而引起腹脹運動不合作, 使胃腸功能減弱[4-5]。
3.2 優質護理在腰椎結核前方入路術后腹脹的優越性 腰椎結核側前方入路術后腹脹發生原因多樣,術前預防及術后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使患者排氣時間提早,腹脹明顯緩解,減輕患者痛苦,機體康復時間縮短,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本研究結果表明,有針對性的優質護理較常規護理在腰椎結核前方入路術后腹脹預防和護理中具有明顯的優越性[6-8]。
綜上所述,術前預防及術后對癥處理腹脹對患者的康復起到積極作用,值得在臨床推廣。
[1] 尹繼紅,季琴.脊柱結核病人術后腹脹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內蒙古中醫藥雜志,2012,31(10).
[2] 周璐,孫倩,郭艷鳳.腰椎骨折82例腹脹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429.
[3] 范麗莉,李秀云.腹脹護理[A]//實用專科護理叢書普通外科分冊[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8:43.
[4] 吳晶晶,康永生,魏嵐.腹帶在胸腰椎骨折側前方入路術后疼痛的護理體會[J].河南醫學研究,2014,23(3):125-126.
[5] 徐爍,黨小伍,賀西京.側前方釘板系統治療胸腰椎骨折的圍手術期處理[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8,16(12):904-907,912.
[6] 李小勇.后路內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療腰椎結核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3(25):85-86.
[7] 張艷紅,張爽.胸腰椎結核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15(1):107-108.
[8] 郝靈芝,馬杰,邵艷,等.后入路手術治療胸腰椎結核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2):307-309.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4.078
貴州 550000 貴州省人民醫院骨科(蒲靜 李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