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利湘 洪余清
小兒慢性咳嗽內科綜合治療效果觀察
賀利湘 洪余清
目的 探討小兒慢性咳嗽的發病原因及有效的治療手段。方法 選取湖南安仁縣人民醫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接診的慢性咳嗽患兒90例,其中<3歲(n=26)、3~7歲(n=41)和>7歲(n=23)。按照慢性咳嗽的診斷流程對其病因進行檢查,針對不同病因采取對應治療。結果 小兒慢性咳嗽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咳嗽變異性的哮喘、咳嗽后感染、上氣道呼吸綜合征、結核感染等。及時對因治療結果,痊愈87例(96.7%),好轉3例(3.3%),無效0例(0%),總有效率為100%。結論 小兒慢性咳嗽的發病原因多種多樣,其處在不同的年齡段,引起該病的病因差別也較大,應綜合考慮小兒的病史、年齡以及檢查結果進行相應的有效的治療。
慢性咳嗽;兒童;臨床治療
慢性咳嗽是指小兒咳嗽持續3~8周以上肺部并未出現明顯疾病癥狀,是兒科常見呼吸系統疾病癥狀之一。尤其是小兒慢性咳嗽臨床病情差異較大且臨床上引起咳嗽的病因復雜,早期明確病因有一定難度[1]。由于病情遷延現象,不少患兒反復進行抗生素治療及各種檢查,對患兒造成機體耐藥性并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2]。湖南安仁縣人民醫院近年來接診的大部分慢性咳嗽患兒,咳嗽癥狀反復且持續1個月以上,臨床表現主要為反復咳嗽同時進行胸片X線檢查并無而無其他肺部疾病,給予常規止咳消炎治療有很強的免疫。為進一步分析小兒慢性咳嗽的發病原因及有效的治療手段,本研究遵循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 2007 年制定的《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試行)》,對湖南安仁縣人民醫院兒科診治的90例小兒慢性咳嗽病例進行總結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湖南安仁縣人民醫院接收治療的90例患兒作為本次觀察組研究對象,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齡0.5~13歲,平均年齡為6.8歲;咳嗽病程平均3個月。其中<3歲(26例)、3~7歲(41例)和>7歲(23例),所有納入本研究的患兒咳嗽癥狀持續﹥4周;胸部X線未見明顯異常者為非特異性咳嗽;胸片有異常的為特異性咳嗽。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兒入院后,首先詳細詢問病史,即咳嗽開始的時間、咳嗽的特征、相關因素(是否有異物吸入、嗆咳史等)、伴隨癥狀、生長發育史(有無胸廓崎形)、既往史(喘息史)、個人史、過敏史、家族史、傳染病接觸史(結核。百日咳等)。其次對患兒進行全身體格檢查,包括:胸部CT的檢查、血常規的檢查、血沉、支原體衣原體抗體檢查、胸部的X光照射等。最后根據患兒的病史特點、臨床癥狀,首先行胸部X線檢查以區分特異性咳嗽或非特異性咳嗽,然后選擇最佳輔助檢查以明確診斷:(1)纖維支氣管鏡;(2)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3)副鼻竇CT片;(4)24h食管的pH值測定。
1.3 治療方法 確診為慢性咳嗽后,開始進行綜合有效的治療:(1)針對患有咳嗽并伴有特異性哮喘的患兒,給予β2受體激動劑藥物2~3次/d,100~200μg/次,同時給予丙酸倍氯地塞米松輔助霧化吸入,劑量2~3次/d,100~200μg/次,治療持續4周;(2)針對伴支原體和衣原體感染后咳嗽的患兒,給予阿奇霉素op治療3d,100μg/kg,停藥4d在給予治療,依此類推持續3周;(3)針對結核感染患兒給予抗結核治療;(4)針對氣管內有異物存在時,使用支氣管鏡取出。
2.1 慢性咳嗽患兒病因分析 根據年齡的不同,咳嗽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咳嗽變異性的哮喘、咳嗽后感染、上氣道呼吸綜合征、結核感染等。3歲以下患兒慢性咳嗽的病因以感染后咳嗽為主15例,其次為咳嗽變異性哮喘6例和氣管支氣管異物5例;3~7歲的患兒慢性咳嗽病因以咳嗽變異性哮喘為主21例,其次分別有上氣道呼吸綜合征11例、感染后咳嗽5例、結核感染2例;7歲以上患兒病因以咳嗽變異性哮喘和感染后咳嗽為主,分別有39例和25例(見表1)。

表1 慢性咳嗽不同年齡段患兒病因分布[n(%)]
2.2 綜合療效分析 經過積極有效的綜合治療90例慢性咳嗽患兒在治療3d后,咳嗽變異性的哮喘、咳嗽后感染、上氣道呼吸綜合征等癥狀得到明顯緩解,咳嗽消失,痊愈87例(96.7%),好轉3例(3.3%),無效0(0%)例,總有效率為100%。
小兒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統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近幾年小兒慢性咳嗽就診量逐年上升占門診病患的30%左右。同時它又是一個跨學科的病因復雜的疾病,往往是因為其癥狀不明顯反而被家長忽略,或是家長僅憑經驗給患兒隨便使用抗生素,使得臨床治療難度越來越大。所以明確病因并及時治療才是治療成功的關鍵所在[2]。
本組90例慢性咳嗽患兒研究結果顯示,患兒發病病因所占比例主要有咳嗽變異性的哮喘(43.3%)、咳嗽后感染(27.8%)、上氣道呼吸綜合征(14.4%)、結核感染(4.4%)等。本研究分析病因結果與相關報道一致[3]?;純翰∫蚍治鋈缦拢海?)咳嗽變異性哮喘:該病因在慢性咳嗽研究中病因出現比例最高,本文研究結果同樣顯示所占比例為43.3%,尤其為3歲以上患兒患病主因病因之首。變異性哮喘是哮喘的潛在形式,該炎癥常導致氣道的高反應性。當刺激因素出現時,氣道阻塞或是氣流受到限制,清晨或夜間易出現胸悶、氣促、咳嗽等且無感染征狀[4]。初始治療中容易誤診為炎癥反應,使用抗生素治療通常無效。我們應進一步進行峰值呼氣流速(PEF) 測定與支氣管激發試驗等檢查,及時給予β2受體激動劑藥物治療。(2)反復咳嗽后感染:該因素多發生于3歲以下患兒?;純耗挲g較小本身免疫功能、抵抗力較差,容易引起副流感病毒、百日咳桿菌、肺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引發學齡期前患兒慢性咳嗽[5]。其臨床癥狀主要有:近4周內有明確的持續呼吸道感染癥狀;咳嗽呈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少量白色黏痰;胸部X線胸片檢查無異常;相關的肺通氣也較正常。此類因素所致慢性咳嗽患兒有自限性,屬于感染后支氣管高反應,抗生素治療無效時應考慮采用抗組胺藥物或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6-7]。(3)結核感染:本研究顯示此病因主要在于3歲以上的兒童,且此部分結核感染患兒主要出生于農村,接種疫苗意思比較淡薄,沒有及時接種國家規定的兒童計劃疫苗,導致結核感染率的提高。結核感染率結果與前期文獻報道一致[8]。因此臨床上醫師診斷慢性咳嗽患兒時應及時詢問是否接種預防疫苗、結核接觸史,同時可以PPD試驗進一步明確,確保早期、及時、合理治療。
本研究對確診的小兒慢性咳嗽患者,針對不同病因進行及時有效對應治療,包括特異性哮喘的患兒給予β2受體激動劑藥物和丙酸倍氯地塞米松輔助霧化吸入;結核感染患兒給予抗結核治療;針對伴支原體和衣原體感染后咳嗽的患兒,給予阿奇霉素治療。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緩解,痊愈率達96.7%,好轉率3.3%,總有效率為100%。
綜上所述,反復呼吸道感染、咳嗽變異性哮喘及結核感染是引起小兒慢性咳嗽的前三位原因,不同年齡病因都不盡相同,患兒的年齡越小,其感染的幾率就越高。我們應詳細詢問病史,全面體格檢查早診斷病因及時對因治療。
[1] 舒瓊.慢性咳嗽患兒70例病因及治療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4,4(7):22-24.
[2] 王秀霞.156 例小兒慢性咳嗽的臨床診治體會[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3,11(1):256-257.
[3] 周旭.小兒慢性咳嗽45例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3(11):6343.
[4] 王海波.小兒慢性咳嗽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3,13(5):87.
[5] 李海岳.128例小兒慢性咳嗽病因及治療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1):111-113.
[6] 林建國.小兒慢性咳嗽的病因診斷與治療方案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1,18(6):884-885.
[7] 婁玉霞.小兒慢性咳嗽的病因及診治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2):111-112.
[8] 泮會松.39例小兒慢性咳嗽臨床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 24(4):875-877.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6.009
湖南 423600 湖南安仁縣人民醫院兒科(賀利湘 洪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