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添 陸森 陸粵就 龍燕
對比分析真性紅細胞增多患者高三尖杉酯堿與放血治療的不同療效
黃文添 陸森 陸粵就 龍燕
目的 探討高三尖杉酯堿與放血治療對真性紅細胞增多患者的不同療效。方法 選取2009~2012年廣東信宜人民醫院收治的50例真性紅細胞增多患者為研究對象,均分成2組,A組和B組(n=25)。A組患者給予高三尖杉酯堿治療,2.5~4mg加入到500mL 5%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給藥7~14d。B組患者給予放血治療,每周靜脈放血1~2次,每次放血量300~500mL。比較2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2組患者經治療后均較治療前臨床癥狀顯著改善,肝臟和脾臟回縮,血象值恢復正常,但A組患者血象值更低,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治療時間為(31±3)d,低于B組的治療時間(42±5)d,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三尖杉酯堿與放血治療對真性紅細胞增多患者均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可顯著改善患者頭暈、頭痛等臨床癥狀,維持血象值在正常范圍內,且相比較而言,高三尖杉酯堿具有療程短、見效快、作用持久等優點,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高三尖杉酯堿;放血治療;真性紅細胞增多;對比分析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PV)是一種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尚未明確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臨床表現為血紅細胞數量和容量顯著增加,具有高粘滯血癥和多血質的各種表現,并伴有肝臟和脾臟的增大[1]。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其中位生存期只有18個月,死亡原因有骨髓纖維化或骨髓增生不良、出血、繼發性急性白血病及栓塞等,如果給予合理、有效的治療,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患者中位生存期可達8~15年[2]。本研究以2011~2012年廣東信宜人民醫院收治的50例真性紅細胞增多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高三尖杉酯堿和放血治療對患者進行治療,并對其臨床療效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2012年本院收治的50例真性紅細胞增多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符合《血液病診斷及療效國內診斷標準》,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32~78歲,平均年齡58.4歲。病程2~10年,36例患者有頭暈、頭痛癥狀,30例患者血壓升高,18例有出血傾向,6例腦梗死,42例脾臟增大,35例肝臟增大。將所有患者平均分成2組A組和B組,各25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3]癥狀:患者皮膚黏膜呈絳紅色,尤以口唇、手掌、兩頰和眼結膜為明顯;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脾臟增大;患者出現高血壓或血栓。
實驗室檢查:男性紅細胞比積超過0.55L/L,女性紅細胞比積超過0.50L/L,且白細胞大于12×109/L,血小板>300×109/L,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100,血氧飽和度大于92%,骨髓增生并伴有巨核細胞數量增多。
1.3 方法 A組:給予患者高三尖杉酯堿(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號:H50021101,1mg/支)進行化療,將高三尖杉酯堿2.5~4 mg加入到500 mL5%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1次/ d,連續給藥7~14d。
B組:給予患者每周靜脈放血1~2次,每次放血量300~500mL,定期進行血象檢查,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檢查以及骨髓象和肝脾檢查。
1.4 治療標準 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皮膚及黏膜顏色恢復正常,增大的肝脾明顯回縮。紅細胞比積恢復正常,白細胞和血小板數量恢復至正常或略微降低,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 100等。
1.5 統計學方法 利用數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2組正態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A組與B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

表1 A組與B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2.2 A組患者與B組患者實驗室檢查結果比較(見表2)。

表2 2組患者實驗室檢查結果比較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為臨床多發病,治療方式較為多樣,其中放血治療和高三尖杉酯堿治療應用較為廣泛[4-6]。然而放血治療由于存在鐵蛋白丟失和血栓形成幾率較大,因自身缺陷,其應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高三尖杉酯堿是一種從三尖杉中提純出的生物堿,能夠分解多核糖體,促進新生肽鏈的釋放,抑制蛋白質合成。高三尖杉酯堿可顯著降低腫瘤細胞分裂指數和核酸含量,且對部分造血干細胞也具有抑制作用,特別是有JAK2融合基因靶向治療作用,是一種非特異性細胞周期治療藥物[7-8]。本研究中,2組患者經治療后均較治療前臨床癥狀顯著改善,肝臟和脾臟回縮,血象值恢復正常,且A組患者血象值更低,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治療時間為(31±3)d,低于B組的治療時間(42±5)d,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高三尖杉酯堿與放血治療對真性紅細胞增多患者均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可顯著改善患者頭暈、頭痛等臨床癥狀,維持血象值在正常范圍內,且相比較而言,高三尖杉酯堿具有療程短、見效快、作用持久等優點,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劉濤.聯合使用高三尖杉酯堿與放血治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30例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2,7(24):171-172.
[2] 李英,陳怡欣,張凌巖.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轉化為急性髓系白血病M_41例[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3(3):341-342.
[3] 張旻昱,胡延平,陳芳,等.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常用診斷標準比較[J].現代腫瘤醫學,2012,19(12):2522-2526.
[4] 盧媛,高明,魏佳,等.紅細胞單采在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治療中的應用[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2014(2):327-328.
[5] 辛延,李曉云.紅細胞單采術輔助治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應用[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3,47(2):189-190.
[6] 張穎,李佳寧,杜天頎,等.對比不同靜脈放血方法治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臨床效果[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8):1562-1564.
[7] 許慧.聯合使用高三尖杉酯堿與放血治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7(31):177-178.
[8] 王曉霞,趙殿鳳,張哲,等.干擾素及高三尖杉酯堿治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吉林醫學,2013,34(4):693-694.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6.034
廣東 525300 廣東信宜人民醫院腫瘤、血液科 (黃文添 陸森陸粵就 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