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暉 李勤
孤立性漿細胞瘤臨床及影像學表現分析
歐暉 李勤
目的 分析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的影像學表現,為提高孤立性漿細胞瘤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擇衡陽市中心醫院50例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為臨床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過病理證實,且使用X線、CT及MRI檢查,對比觀察不同檢查方法的診斷價值,并總結患者的影像學表現。結果 MRI對孤立性漿細胞瘤的診斷準確率高于CT和X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MRI診斷與病理診斷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使用影像學檢查有助于臨床診斷,其中以MRI的應用價值最高,但是影像學診斷中缺少特異性表現,仍需要臨床醫生高度重視。
孤立性漿細胞瘤;影像學;CT;MRI;X線
孤立性漿細胞瘤在臨床較為少見,為漿細胞單克隆增生引起的一種惡性腫瘤,多發生在骨組織、髓外組織,且發病部位較為局限,一般骨髓無異常的變化[1]。孤立性漿細胞瘤包括有骨的孤立性漿細胞瘤和髓外漿細胞瘤2種,在漿細胞瘤中,孤立性漿細胞瘤較為少見,所占比例在10%以下[2]。為提高對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的診斷準確率,本研究對50例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影像學診斷對孤立性漿細胞瘤的診斷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8月~2013年8月衡陽市中心醫院收治的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共50例為臨床研究對象。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齡35~73歲,平均年齡(51.02±5.25)歲。包括有脊柱孤立性漿細胞瘤22例,長骨孤立性漿細胞瘤28例。患者臨床表現包括:42例患者有局部腫脹,46例有明顯的疼痛,38例患者有患處新生物。所有患者均使用手術治療的方法,有完整的病理資料。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X線檢查、CT檢查和MRI檢查。其中CT檢查使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螺旋CT診斷儀,層厚為1.0mm,并進行多平面重建等處理方法進行檢查。MRI使用Sigma 1.5T超導型磁共振機,進行矢狀位、軸位等檢查,層厚為4mm,以0.5mm為層間距,矩陣為256×256。
1.3 觀察指標 總結25例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的X線、CT和MRI影像學特點,對比3種診斷方法與病理診斷之間的差異。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試驗數據均使用SPSS19.0軟件包處理,并確保準確無誤。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MRI、X線和CT對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的診斷準確率 MRI對孤立性漿細胞瘤的診斷準確率高于CT和X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MRI診斷與病理診斷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X線、CT和MRI對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的診斷價值

圖1 X線片,患者L4椎體和附件有骨密度不均勻,有L4~L5的椎間隙狹窄。

圖2 CT多平面重建,顯示有矢狀位上椎體的溶骨性破壞,殘余骨質的密度增高,有L2椎體下緣的Schmorl結節

圖3 CT多平面重建,容積重建顯示有L4椎體和附件的蟲蝕樣破壞
2.2 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MRI、CT和X線表現 脊柱孤立性漿細胞瘤的影像學表現:22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發生在胸椎,有8例患者發生在腰椎。X線和CT顯示患者的病變部位有骨質出現蟲蝕樣的溶骨性破壞,且瘤內有殘余的增生的骨小梁,骨皮質的膨脹變薄。通過MRI檢查觀察到信號不均勻,且主要為混雜的低信號,有椎旁的軟組織受累,且增強掃描中有14例患者病變椎體明顯增強(見圖1~圖5)。
長骨孤立性漿細胞瘤影像學表現:28例患者X線和CT均表現有輕度的膨脹性溶骨性骨質破壞,且邊界不清楚;14例患者有粗糙和細小骨性間隔,呈現蜂窩樣;26例患者有骨皮質變薄,2例患者有骨皮質的輕度增厚;22例患者出現骨皮質的蟲蝕樣侵蝕。MRI表現中,26例患者T1WI顯示有稍高信號,2例為等信號;27例患者為T2WI的高信號;16例患者有鋸齒狀的骨內膜侵蝕;25例患者均有腫瘤突破骨皮質并侵犯軟組織;12例患者有明顯的軟組織腫塊(見圖6~圖9)。

圖4 、圖5 為MRI片,顯示矢狀位椎體低信號,內部有不規整的骨質信號影,有椎管狹窄

圖6 X線片,患者右側肱骨有近端的溶骨性破壞,且邊界清楚,骨皮質變薄,有局部骨皮質滲透

圖7 CT片,有橫斷面的骨質破壞,且被軟組織取代,骨皮質有蟲蝕樣的破壞

圖8 MRI片,有T1WI顯示腫瘤比肌肉信號強度高,骨內膜有鋸齒樣的侵蝕

圖9 MRI冠狀面T2WI顯示腫瘤高信號,且腫瘤會突破皮質并向軟組織侵犯
孤立性漿細胞瘤可以發生在全身骨骼,為單克隆漿細胞的異常增生性腫瘤,多發生于骨髓造血組織,并會累及到多個受損部位,臨床發現患者多發生于脊椎、胸椎或長骨[3-4]。
本研究對脊柱孤立性漿細胞瘤、長骨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的影像學特點進行了分析。從準確率可以看出,MRI對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的診斷準確率最高,而X線則較低。X線和CT對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的診斷多為蟲蝕樣的骨質破壞,有骨質疏松樣改變。CT的分辨力較高,聯合使用薄層掃描和多種重建技術可以更清晰地顯示出患者的破壞程度,觀察患者內部增生的骨小梁等[5],以觀察病變情況。MRI的軟組織分辨力較高,可以更清楚地顯示患者的病變范圍,內部結構和患者骨質的破壞程度,是目前認為最佳的影像學診斷方法。
與手術中觀察和病理診斷方面,X線、CT均顯示出有椎體的骨質疏松和壓縮性骨折等情況,影像學、術中觀察相同[6]。而骨組織內有破壞的骨質,CT顯示有瘤體內的殘存骨小梁的增生硬化,MRI也可以觀察到病灶的信號不均勻。但在臨床影像學診斷中,X線、MRI和CT對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的診斷均缺少特異性,與某些骨腫瘤的表現類似,需要臨床加強鑒別診斷。
綜上所述,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使用影像學檢查有助于臨床診斷,其中以MRI的應用價值最高,但是影像學診斷中缺少特異性表現,仍需要臨床醫生高度重視。
[1] 陳韻,周永紅,林瓊燕,等.骨孤立性漿細胞瘤影像學表現及相關病理改變[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2,28(7):1095-1098.
[2] 陳步東,姚鑫,孫樹鵬,等.顱蓋骨孤立性漿細胞瘤七例報告并文獻復習[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3,29(5):492-494.
[3] 李鋒,朱李茹,王仁法,等.長骨孤立性漿細胞瘤的影像學表現[J].放射學實踐,2011,26(8):875-878.
[4] 王亞玲,靳激揚,陳苓珊,等.孤立性漿細胞瘤臨床及影像學表現分析[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2(2):196-201.
[5] 陶軍華,曹和濤.脊柱孤立性漿細胞瘤的CT和MRI診斷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13,11(1):95-97,120.
[6] 姜亮,袁偉,劉忠軍,等.脊柱孤立性漿細胞瘤的診斷與治療——附20例報告[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1,21(4):316-320.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6.039
湖南 421000 衡陽市中心醫院(歐暉 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