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蘭
新生兒黃疸患兒血清TBA在疾病防治中的應用
吳海蘭
目的 研究新生兒黃疸患兒血清學總膽汁酸(TBA)對疾病診斷的作用和意義。方法 將花垣縣民族中醫院75例黃疸患兒分為2組,生理性黃疸組和病理性黃疸組,選擇足月順產無黃疸以及各項生理指標正常與其相匹配的新生兒作為對照組,測定3組的血清TBA的水平并分析比較。對病例參照國家輸血技術手冊規定,用微柱凝集法進行血清學檢測。對收集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 3組在性別、平均年齡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生理性黃疸組、病理性黃疸組、對照組在黃疽發生時間、入院時血清總膽值、丙氨酸轉氨酶等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病理性病理性黃疸組的患兒血清TBA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和生理性黃疸組。結論 新生兒黃疸的診斷中血清TBA作為檢測指標,具有較好的特異性和較高的靈敏性,為日后臨床提供診斷和治療的依據。
新生兒黃疸;血清總膽汁酸;血清學
新生兒黃疸指將未滿月即出生28d以內的新生兒的黃疸[1]。是在新生兒時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因此在皮膚、黏膜及鞏膜出現黃疸為特征的疾病。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可誘發膽紅素腦病,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后遺癥或死亡。對于新生兒黃疸患者重要的檢測指標之一便是血型,包括父親、母親和新生兒三者的血型(主要檢測ABO和Rh系統),新生兒溶血病是新生兒黃疸的常見病因之一,非常重要。血清總膽汁酸(TBA)是在肝臟中以膽固醇為原料合成、隨后在膽囊形成的有機酸,目前在臨床中廣泛使用測定TBA來反映肝功能變化的靈敏指標。主訴為新生兒黃疸而收治住院的患者越來越多,本研究于2012年5月~2014年1月收集花垣縣二級甲等醫院兒科及產科新生兒黃疸病例75例以及正常兒童35例血清學信息,測定研究對象的血清TBA,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新生兒黃疸患兒及健康無疾者,共計110例,其中男童59例,女童51例,年齡15~52周,平均年齡為(38.65±3.25)周。根據實驗室檢查結果以及兒科臨床診斷標準將110名幼兒分組如下:生理性黃疸組、病理性黃疸組、對照組(足月順產,無黃疸、肺炎、肝功能等均正常的出生日齡與黃疸患兒相匹配的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組男童13例,女童11例,平均年齡為(37.52±4.33)周;病理性黃疸組男童24例,女童27例,平均年齡為(39.53±6.19)周;對照組男童22例,女童13例,平均年齡為(37.29±5.27)周。3組在性別、平均年齡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隨訪兒童父母監護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血清學檢測方法 所有隨訪兒童抽空腹靜脈血3mL,并將血清分離進行實驗室檢測。運用血清TBA檢測采用循環酶速率法,在實驗室測定TBA的同時,所有標本還可以進行包括TBIL、直接膽紅素(DBIL)、丙氨酸轉氨酶(ALT)、堿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轉移酶(GGT)等其他常規指標的檢測。
1.3 隨訪及評價 所有接受隨訪的110名兒童,首次隨訪時便需要按照要求收集相關臨床資料,并在調查員指導下填寫新生兒登記表,其中包括兒童及父母基本情況、圍生期情況、喂養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資料處理、出院診斷及預后。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處理數據。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組間比較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隨訪結果 3組新生兒一般臨床資料比較(見表1),3組黃疽發生時間、入院時血清總膽值、谷丙轉氨酶等結果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而性別、孕周、出生體質量、母乳喂養率等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2 血清學指標 經過實驗室診斷可以判斷新生兒病理性黃疸51例病例中新生兒溶血病患兒36例,其中包含非常罕見的Rh血型系統不合1例以及ABO血型系統不合35例。對照組35例新生兒血清TBA的正常值為(7.63±3.12)μmol/L,在性別上男童與女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生理性黃疸組血清TBA濃度(8.15±6.38)μmol/L,病理性黃疸組血清TBA濃度為(37.12±5.98)μmol/L,生理性黃疸組與對照組血清TBA濃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病理性黃疸組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膽固醇在肝細胞微粒體內轉化可形成膽汁酸,血清中膽汁酸的增高多出現在膽汁大量淤積時[2-3],目前臨床有研究表明肝功能改變可根據檢測血清TBA水平判定,其判斷結果可能由于其他相關肝功能檢測。在本研究中,35例對照組血清TBA為(7.63±3.12) μmol/L,51例病理性黃疸組黃疸患兒的TBA為(37.12±5.98)μmol/L,24例生理性黃疸組黃疸的患兒TBA為(8.15±6.38)μmol/L。結果顯示病理性黃疸組的患兒存在較為嚴重的肝細胞損傷及膽汁淤積,血清TBA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生理性黃疸患兒中TBA指標只有輕微升高,與新生兒紅細胞數量的增多有相關性,當排泄結合膽紅素功能低下時誘發暫時性肝內膽汁淤積,血清TBA濃度可輕度增高[4]。
新生兒黃疸對于新生兒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要加強父母對新生兒黃疸知識的宣傳,從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指導、幼兒保健、危險暴露因素、緊急處理和救治方法等方面的進行全面系統的指導[5-7]。詳細介紹新生兒黃疸的發病機制,讓家長們能充分認識和學習到新生兒黃疸形成的原因。
大量臨床和實驗室研究表明,新生兒黃疸中TBA能非常靈敏、特異地鑒別黃疸類型,并可以反映肝細胞受損的程度,很大程度揭示膽汁淤積情況[8]。特別是在新生兒膽汁淤積的診斷上,TBA可以作為一種非常特異的檢測指標,其與其他血清學檢測指標以及肝功能指標結合可更加準確迅速地診斷新生兒黃疸,為今后臨床兒科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

表1 3組新生兒臨床一般資料比較
[1] 李朝暉,曹友德,李浩,等.血清總膽汁酸測定在診斷新生兒黃疸中的臨床價值[J].醫學臨床研究,2006,23(2):209-210.
[2] 羅梅,何靜,陳方祥,等.新生兒黃疸血清學檢測結果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06,22(6):804-805.
[3] 杜鳳蘭,陳梅,蔡艷華.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時血清酶和總膽汁酸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6):766.
[4] 駱赟,高發平,詹小靜.新生兒黃疸血清總膽汁酸測定的狀況分析[J].吉林醫學,2012,33(1):48-49.
[5] 王杰偉.310例新生兒黃疸患兒血清學檢測結果的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9):1186,1192.
[6] 張莉.新生兒黃疸與患兒心肌損傷間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8):22-23.
[7] 王心蓉.90例新生兒黃疸患兒的護理體會[J].現代養生,2014, 4:220.
[8] 董訓蘭,陳永壯.1668例新生兒黃疸患兒內服用藥退黃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35):5002-5003.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6.062
湖南 416400 花垣縣民族中醫院(吳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