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塔 莫俊德 鐘國榮
頸靜脈血氧飽和度檢測在腦復蘇評估中的價值探討
李元塔 莫俊德 鐘國榮
目的 探討頸靜脈血氧飽和度檢測在腦復蘇評估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22例,對所有患者實施頸靜脈血氧飽和度檢測,評估患者腦復蘇情況。結果 22例患者中,6例出現死亡,在傷后的4~5d頸靜脈血氧飽和度顯著升高(≥75%),16例患者存活,在傷后的5d頸靜脈血氧飽和度呈現升高趨勢,但<75%。結論 頸靜脈血氧飽和度檢測對于顱腦損傷患者腦復蘇具有重要的評估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頸靜脈血氧飽和度;腦復蘇;評估價值
腦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顱內壓及腦血管病理改變,甚至出現腦死亡,從而導致患者在顱腦損傷后出現繼發性損害,危及生命。通過給予患者早期的診斷和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出現繼發性損害的幾率,并促進患者腦復蘇,降低死亡率[1]。臨床研究表明,頸靜脈血氧飽和度能夠反映患者腦內的氧平衡情況,早期發現腦組織缺血缺氧癥狀,及時采取對癥治療措施,促進患者腦復蘇。本研究對收治的腦梗死患者應用頸靜脈血氧飽和度檢測評估腦復蘇的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22例;其中男13例,年齡25~63歲,平均(41.2±3.4)歲;女9例,年齡28~70歲,平均(40.8±4.1)歲。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選擇腦損傷側或者頸內靜脈回流優勢側進行境內靜脈逆行穿刺置管,取患者的仰臥位,頭部位于床頭水平,選擇頸動脈搏稍外側部位作為穿刺點,對患者實行局部麻醉后,進行經皮穿刺處理,朝同側的外耳孔方向進針,約4cm深,穿刺成功后,選擇14號導管置入保證頭端達頸靜脈球的位置,應用X線頸椎側位及導管造影進行證實[2]。最后應用濃肝素生理鹽水進行封管處理,通過導管進行采血,每天進行血氣分析。患者入院后即采用多功能監測儀,對ECG、SpO2及HR進行連續監測,同時顱內置管進行ICP監測,每隔2h記錄各項參數,并抽取動靜脈血樣進行分析,直到換車出現ICP正常或死亡[3]。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例患者中,6例出現腦死亡,在傷后的4~5d頸靜脈血氧飽和度顯著升高(≥75%),16例患者存活,出現腦復蘇體征,在傷后的5d頸靜脈血氧飽和度呈現升高趨勢,但<75%。腦死亡患者與腦復蘇患者的頸靜脈血氧飽和度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2例患者頸靜脈血氧飽和度對比
腦梗死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局部腦組織區域血液供應障礙,從而導致患者腦組織缺血缺氧性病變壞死,腦梗死對于患者的危害較大,而且病情復雜,治療困難,對于腦功能的監護及損傷判斷極為重要。對于發生繼發性腦缺血缺氧的患者,其致殘率和病死率都明顯呈現增高趨勢,由此導致患者出現腦死亡的幾率增加,最終導致死亡或處于植物狀態[4]。對此,采取有效措施治療腦梗死或者是加強腦功能監測對于患者的腦復蘇至關重要。
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對于22例入院治療的腦梗死患者,均進行頸靜脈血氧飽和度檢測,通過評估頸靜脈血氧飽和度改變情況了來判斷患者的腦功能改善情況,經過檢測發現,頸靜脈血氧飽和度上升到75%以上的患者出現腦死亡,這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頸靜脈血氧飽和度出現異常增高情況,腦氧利用率下降,腦組織出現嚴重缺氧情況,從而導致患者出現死亡。而上升數值仍舊在75%以下的患者出現腦復蘇體征,病情改善,腦功能有較大恢復,這主要表明患者頸靜脈血氧飽和度呈現正常升高趨勢,腦氧代謝情況良好,從而促進腦復蘇,腦功能逐漸恢復[5]。除了要加強頸靜脈血氧飽和度的監測外,還要聯合分析患者的血氧、血壓及腦創傷情況,這樣可以更準確的判斷患者疾病,提高患者的腦復蘇評估價值,以更好的進行疾病治療[6]。
綜上所述,通過頸靜脈血氧飽和度的監測,能夠間接反映出腦梗死患者的腦組織血流情況及氧代謝情況,通過聯合分析患者腦創傷的程度及血氧、血壓情況,能夠幫助分析病情,及時判斷患者的腦功能改善情況,從而準確判斷患者預后,及時為其采取對癥治療措施,以促進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7]。
[1] 劉振林,張賽,只達石.腦梗死患者亞低溫治療中頸靜脈血氧飽和度持續監測的應用[J].中華創傷雜志,2010,21(7):78-79.
[2] 席煒濱,湯友林,孫立東,等.腦梗死頸靜脈氧飽和度變化及影響因素[J].中國急救醫學,2011,32(6):69-70.
[3] 馮東福,朱志安.腦組織氧分壓監測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國外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分冊,2011,23(1):78-79.
[4] 楊利孫,章翔,易聲禹,等.腦梗死患者腦氧代謝變化及意義[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10,63(5):124-125.
[5] 王桂云.脈搏血氧飽和度監測在重度腦傷病人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0(12):98-99.
[6] 楊磊,馮東俠.神經內科腦氧監測的研究現狀和進展[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0,12(7):36-37.
[7] 柳真裕,毛紅燕.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內靜脈血氧飽和度監測意義[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5(19):99-100.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2.017
廣東 524037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內科ICU (李元塔 莫俊德鐘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