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衛平
全髖關置換術和半髖關置換術對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
黃衛平
目的 比較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方法 選取賀州鐘山縣人民醫院在2011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頸股骨患者,隨機均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n=39)。試驗組選取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對照組選取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比較2組患者手術指標及治療效果。結果 試驗組和對照組術后有效率分別為94.87%(37/39)和84.61%(33/39),2組結果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23.07%(9/39)和7.69%(3/39),情況明顯優于試驗組(P<0.05)。結論 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近期療效不相上下,均為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良好方法,不過半髖關節置換術并發癥發生率明顯著高于全髖關節置換術,考慮患者術后的生活,全髖關節置換術占優勢,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全髖置換術;半髖置換術;老年股骨頸骨折
我國老年人口逐年上升,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發生率的也呈上升趨勢。老年股骨頸骨折即60歲以上的人的發生股骨頸骨折,此病很容易引起股骨頭壞死和骨折不愈合[1]。現今人工關節置換已成治療老年移位性股骨頸骨折的最主要的方法,為了比較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差異,賀州鐘山縣人民醫院選取2011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分別采用上述兩種方法治療,比較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0月~2013年5月在賀州鐘山縣人民醫院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住院的78例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試驗組39例,男17例,女22例,年齡71~82歲,平均年齡(67.5±7.2)歲;對照組39例,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齡72~83歲,平均年齡(78.2±7.6)歲。2組患者的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試驗組采用全髖關節置換療法,全部采用骨水泥型;對照組采用半髖關節置換組,全部采用雙極人工股骨頭。在手術之前,檢查全部患者主要臟器的功能,發現有合并癥,做相應治療,保持患者心率、血壓、血糖穩定。給予患者抗生素來預防術前以及術后的感染。全部患者均取仰臥位,行硬膜外麻醉。選擇改良Hardinge切口,暴露髖關節,然后打開關節囊(T形),直到露出股骨頸,將髖臼韌帶切開,將骨折的股骨頭取出。距1.5 cm處用電鋸股骨頸截骨。試驗組將臼軟骨用磨銼髖臼除去,以固定臼杯假體,具體參數為外展45°,前傾15°,股骨擴髓,放置選好的股骨柄假體,檢查髖關節活動無障礙后,將關節腔沖洗干凈,負壓引流,將切口縫合;對照組采用股骨擴髓,放置選好的股骨柄假體,選用直徑吻合的的股骨頭假體。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斷標準 參照國際通用的Harris評分法[2],從疼痛、畸形、關節活動度及功能進行評定:優:90~100分;良好: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據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正態計量資料以“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和對照組術后有效率分別為94.87%(37/39)和84.61%(33/39),2組結果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23.07%(9/39)和7.69%(3/39),2組結果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2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手術指標及術后情況比較
老年股骨頸骨折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若股骨頸骨折可能導致股骨頸囊內血管環遭到破壞,從而引起股骨頭缺血,給骨折愈合帶來影響。傷后要長時間臥床,多數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而骨折臥床發生的并發癥也成為致死原因。與傳統的治療方法相比,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均可以使患者提前下床,有效率很高,已成臨床上近10治療股骨頸骨折的根本方法[2-3]。全髖關節置換術因并發癥較少,長期的療效顯著優于半髖關節置換術,不過全髖關節置換術功能已下降,因此患者對全髖關節置換術的創傷較難適應,其風險也比較高。全髖關節置換術需要手術醫生有較高的技術,髖臼安裝必須精確,對防止術后關節滑脫有重要意義,且手術費較高,超出普通人群承受范圍[4]。雖然半髖關節置換術手術費用較低,時間短、術后恢復時間短,金屬股骨頭與髖臼下軟骨組織直接接觸,容易造成髖臼磨擦受損,會引起髖部和下肢疼痛,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的生活。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和對照組術后有效率分別為94.87%(37/39)和84.61%(33/39),2組結果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7.69%(3/39)、23.08%(9/39),2組結果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若患者各方面狀態穩定,可首選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降低,若高齡患者患其他慢性病,身體狀態差,首選半髖關節置換術,縮短臥床時間以避免因長時間臥床引起其他疾病,恢復部分髖關節的功能,以保證患者術后正常生活[5-8]。
綜上所述,2組置換術近期療效不相上下,均為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良好方法,不過半髖關節置換術并發癥發生率明顯著高于全髖關節置換術,考慮患者術后的生活,全髖關節置換術占優勢,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韓靜,程艷云,于建梅.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3):218.
[2] 張育民,宋偉,姚舒馨.股骨頸骨折術后不同治療方法對生存質量的影響[J].陜西醫學雜志,2011,40(2):167-170.
[3] 權良剛.股骨頸骨折的內固定治療概況[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10,23(10):29-32.
[4] 張仙春,劉偉彥,1例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的家庭護理體會[J].山東醫藥,2012,52(48):28.
[5] 胡洪波,李玉民,張龍龍,等.全髖和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療效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2,27(12):1105-1106.
[6] 王曉旭,劉玨.全髖與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系統評價[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21(36):4547-4550.
[7] 高宏偉,王寶生,趙養學,等.老年股骨頸骨折全髖及半髖關節置換對比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2,40(11):1540-1541.
[8] 雷軍,王宇翔.高齡股骨頸骨折全髖與半髖關節置換術的療效比較[J].吉林醫學,2012,33(11):2286-2287.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2.044
廣西 542699 廣西賀州鐘山縣人民醫院骨科(黃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