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菁華
個性化護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戴菁華
目的 觀察個性化護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株洲市三三一醫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2例,分為研究組(n=42)和對照組(n=40)。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研究組行個性化護理,對比2組對治療的依從性、心理狀況、睡眠情況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研究組對治療的依從性和睡眠質量較好,焦慮、抑郁程度較輕,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更高。結論 個性化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減輕負性心理,促進睡眠,并提升護理工作的質量。
個性化護理;乳腺癌;心理;睡眠;治療依從性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疾病之一,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較大影響,同時也嚴重威脅著女性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睡眠障礙、負性心理在大多數患者都有發生[1-2],而治療依從性則對治療效果及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對42例患者行個性化護理,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株洲市三三一醫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2例,分為研究組(n=42)和對照組(n=40)。研究組年齡39~63歲,平均(45.13±6.99)歲;病程25d~4個月,平均(2.31±0.79)個月;其中Ⅰ期16例,Ⅱ期26例;文化水平:小學5例,初中12例,中專8例,高中10例,大學及以上7例;入院時SDS評分43~48分,平均(45.86±9.35)分;入院時SAS得分42~46分,平均(43.79±8.63)分;入院時PSQI得分12~19分,平均(14.52±3.05)分。對照組年齡
38~62歲,平均(46.01±7.05)歲;病程21d~5個月,平均(2.42±0.93)個月;其中Ⅰ期15例,Ⅱ期25例;文化水平:小學
4例,初中13例,中專7例,高中11例,大學及以上5例;入院時SDS評分43~47分,平均(44.72±8.76)分;入院時SAS得分42~47分,平均(42.81±9.09)分;入院時PSQI得分12~20分,平均(14.36±2.53)分。2組患者年齡、病程、文化水平、術前心理狀況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如病情觀察,健康教育,飲食指導等。研究組行個性化護理:(1)術前: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個性及文化水平,根據相關情況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對患者進行個體化宣教;講解手術、疾病及預后的有關知識,提高患者對相關情況的認識;告知手術及治療有關流程及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讓患者及家屬明白手術治療的重要性及優勢;對患者擔心的問題耐心的作出解釋和解答,并給予理解,切忌煩躁;對有恐懼、焦慮的患者進行有效的疏導,使其樹立對治療的信心;講解預后較好情況較好的病例,幫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礙;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獲得來自親屬的支持。(2)術后:麻醉藥消退后,在保證舒適的前提下采用半臥位舒適體位;定時對患者進行按摩;將有相同喜好的患者安置同一病室,并選擇性的進行相關支持,如喜歡音樂的可播放一些輕松型的音樂,以分散患者對疾病及疼痛的注意力;根據術后情況安排嚴格的漸進式功能恢復,并告知肢體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如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促進恢復等;通暢情況下,術后1周開始功能鍛煉,主要以有氧運動及康復鍛煉操為主,強度及每次鍛煉時間根據患者恢復情況而定。(3)術后心理: 在患者切口基本愈合后,進行心理輔導,使患者對目前情況有著正確的認識;講解一些整形手術的情況;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囑家屬給與患者鼓勵,幫助患者恢復自信;同時告知家屬,出院后鼓勵患者參與正常的社交活動,以增強對生活的信心;定期舉行病友見面會,使有用的生活經驗得以分享,有利于病友間相互鼓勵,相互支持。(4)睡眠:以患者以往的睡眠情況為依據,為其提供合適的、科學的睡眠方式;調節好病室的光線,保持病室的安靜;對枕頭、床被等引起的睡眠異常積極進行改善,必要時可使用自家枕頭、被子、睡衣等;護理人員與患者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根據患者的睡眠習慣安排夜間的有關治療及護理,合理安排夜間的查房次數;根據患者的睡眠情況進行晨間治療護理的具體時間,使患者擁有完整性的睡眠。對比2組對治療的依從性、心理狀況、睡眠情況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3 療效標準
1.3.1 治療依從性[3]依據患者對治療的遵從情況進行判定。(1)完全依從:對治療方案、護理積極配合,每次操作均順利完成;(2)部分依從:接受治療方案,多數操作都能積極配合;(3)不依從:對治療方案不接受,多數操作都不配合,需借助家屬或陪護完成。依從=完全依從+部分依從。
1.3.2 心理狀況[4]主要觀察指標為焦慮及抑郁,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進行判斷,分值越高,程度越嚴重。
1.3.3 睡眠情況[5]采用非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PSQI)進行判定,總分21分,分值越高,睡眠質量越差。
1.3.4 滿意度 采用自制問卷進行調查,滿分100分,包括護理操作、護理態度、溝通、環境等進行判斷。分值越高,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依從性 研究組中完全依從31例,部分依從10例,不依從1例;對照組中完全依從20例,部分依從13例,不依從7例(見表1)。

表1 2組治療依從比較
2.2 心理狀況、睡眠、滿意度 2組中以研究組焦慮、抑郁程度較輕,睡眠質量更好,滿意度更高(見表2)。

表2 2組心理狀況、睡眠、滿意度比較(分)
乳腺癌在近年來的發生率明顯上升,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
2位[6]。疾病、治療、治療費用、治療后形體的改變都是造成負性心理的常見因素,負性心理的存在不但給患者的治療效果造成影響,同時還會刺激機體的交感神經及其遞質,從而引起患者的心臟、血管及血流動力學,擾亂生命體征的平穩。治療依從性與患者的治療效果密切相關,多數患者由于對疾病有關知識的不了解,認為“癌癥=死刑”,產生絕望心理,出現“治不治療都無所謂”或“治療無用,只會增加家庭經濟負擔”的想法,故對治療極其不愿意配合,依從性明顯降低。睡眠障礙是初診乳腺癌患者最常見的主訴。而睡眠作為人體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對維持正常人體活動,促進疾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該功能一旦出現紊亂,可造成機體免疫能力的降低,內分泌紊亂。因此,睡眠對乳腺癌患者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
個性化護理是一種整體的護理模式[7-8],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合作性,常需要醫護、患者及家屬多方參與,較好的實現了“因患者而異”而進行護理。本研究對42例患者實行個性化護理,同時選擇另40例行常規護理的患者進行比較,結果發現,行個性化護理的一組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明顯較高,負性心理明顯較輕,睡眠明顯更好,患者或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更高。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在乳腺癌患者中應用能有效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減輕負性心理,促進睡眠,并提升護理工作的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康莉.37例乳腺癌手術患者的心理疏導[J].中國醫學創新,2011,8(2): 101-102.
[2] 唐迎春,彭華萍,汪美玲.個性化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術后患側上肢功能恢復影響的臨床研究[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3(10):89-91.
[3] 姚丹陽,張廣英,汪博.個性化護理在乳腺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7):380-381.
[4] 蔣秀娥.個性化護理對年輕乳腺癌術后患者心理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10):1593-1594.
[5] 房云霞,姬廣翠.個性化護理對初診乳腺癌患者睡眠障礙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12):1872-1873.
[6] 孫孟青,王梅香.乳腺癌手術期個性化心理護理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5):116-117.
[7] 陳玉枝,鄒怡真.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個案管理經驗分享[J].中國醫院管理,2010,10(3):21-22.
[8] 馮建霞.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對乳腺癌手術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21):133-134.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2.080
湖南 412002 湖南省株洲市三三一醫院19病區(戴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