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勝相
CT在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胡勝相
目的 觀察分析CT在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隨機抽取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人民醫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肺結核患者和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90例,分為單純組和合并組(n=45)進行研究,對比分析2組患者CT影像學特征表現。結果 CT顯示單純肺結核組患者出現空泡征、分葉征、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的病例數分別為4(8.89%)、12(26.67%)、6(13.3%)和21例(46.67%),均明顯低于肺結核合并肺癌組患者的13(28.89%)、33(73.33%)、25(55.56%)和36例(77.78%),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單純肺結核組患者出現空洞征的比例為42.22%,明顯高于肺結核合并肺癌組患者的22.22%(P<0.05)。結論 CT在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診斷中具有重要鑒別作用,提高了鑒別肺結核和肺結核合并肺癌的準確性,值得臨床推廣。
肺結核;肺癌;CT
肺結核合并肺癌是我國一種相對較少見的臨床疾病,但近年來,由于吸煙和環境污染等可對呼吸系統造成較大損害因素的影響,肺結核合并肺癌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1]。由于肺結核合并肺癌與單純肺結核在影像學上相似度較高,為更好鑒別這兩種疾病的差異性,本研究對肺結核合并肺癌與單純肺結核的不同CT表現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人民醫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和單純肺結核患者90例,分為單純組和合并組(n=45),所有患者均經病理確診。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為合并組,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齡36~68歲,平均年齡(48.1±3.7)歲,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咯血、四肢乏力、胸痛以及盜汗等。45例合并組患者中繼發性肺結核和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分別有32和13例。單純肺結核患者為單純組,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35~69歲,平均年齡(49.6±3.1)歲。45例單純組患者中單純性肺結核、繼發性肺結核和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分別有10、26和9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了胸部CT平掃檢查,設備為GE 8排螺旋CT,從患者肺尖至膈肌進行掃描。具體參數參照說明書進行設定,可適當對可疑部位以2mm厚度進行薄層掃描,增強CT分辨率,保證目標部位顯像準確[2]。觀察統計2組患者CT結果的病理表現,分別記錄患者CT影像中出現空泡征、分葉征、毛刺征、空洞征和胸膜凹陷征的病例數。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for windows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單純肺結核組與肺結核合并肺癌組CT影像學特征,45例患者中,CT顯示單純肺結核組患者出現空泡征、分葉征、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的病例數分別為4、12、6和21例,均明顯低于肺結核合并肺癌組患者的13、33、25和36例,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單純肺結核組患者出現空洞征的比例為42.22%,明顯高于肺結核合并肺癌組患者的22.22%(P<0.05,見表1)。

表1 單純組與合并組肺結核患者CT影像學特征對比[n(%)]
肺結核是由于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導致患者體內多臟器出現肉芽腫性炎的一種慢性疾病[3-4]。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加上空氣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結核感染人數逐年上升,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較大威脅[5]。臨床上常通過是否出現咳嗽、胸痛、咯血、胸膜增厚黏連等臨床癥狀以及CT顯像技術對患者肺部病變情況檢查進行判定[6]。肺癌患者也常出現咳嗽、胸痛、干咳和咯血等臨床表現,同時二者在影像學上還有一定程度相似性,對臨床區分單純肺結核與肺結核合并肺癌造成較大干擾,對臨床診療產生影響。因此,對單純肺結核與肺結核合并肺癌之間CT表現差異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7-8]。
本研究通過CT掃描,對單純肺結核與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胸部進行檢查,發現2組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空泡征、分葉征、毛刺征、空洞征和胸膜凹陷征,這與相關研究說明單純肺結核與肺結核合并肺癌在CT表現上相似性較高相符[9-10]。上述較明顯的CT表現中,分葉征是肺癌診斷的重要標志,其形成是由于腫塊在向各個方向生長的過程中,生長速度不一致,從而導致其外周輪廓不規則,呈現出分葉狀。空泡征是CT掃描呈低密度透亮影像,一般可出現點狀分布和多個聚集[11]。毛刺征最要是由于腫瘤在生長過程中,侵犯周邊組織或纖維結締組織出現不規則的反應性增生所致,但在肺結核中表現不突出,因此可通過毛刺征大致區分單純肺結核與肺結核合并肺癌。空洞征是結核病灶出現擴大、干酪樣壞死以及纖維化鈣化后產生的含氣空腔。胸膜凹陷征是腫瘤生長時方向過程中牽拉和局部胸膜無增厚粘連形成,結合毛刺征情況對于鑒別診斷有重要意義[12]。本研究中,CT顯示單純肺結核組患者出現空泡征、分葉征、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的比例均明顯低于肺結核合并肺癌組患者出現上述情況的比例(P<0.05)。此外,單純肺結核組患者出現空洞征的比例為42.22%,明顯高于肺結核合并肺癌組患者的22.22%(P<0.05)。研究結果與上述個CT影像特征表現相符,說明在肺結核合并肺癌中空泡征、分葉征、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的出現率明顯增高,可作為診斷依據。
綜上所述,與單純肺結核CT影像特征相比,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CT影像出現空泡征、分葉征、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的比例更高,且單純肺結核患者CT影像中出現空洞征的比例相對較高,對臨床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1] 楊根東,陸普選,肖勇,等.孤立性肺結核球的18F-FDG PET/CT影像學表現[J].放射學實踐,2011(9):934-937.
[2] 朱文科,陸普選,樂曉華,等.艾滋病合并肺結核CT與病理對照分析[J].放射學實踐,2011(9):931-933.
[3] 饒新民.螺旋CT檢查在空洞型肺結核中的應用價值[J].重慶醫學, 2011,40(11):1063-1064.
[4] 陳文新,林美福,田嘉禾,等.18F-FDG與18F-FLT PET/CT在肺結核瘤與惡性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2, 23(12):837-840,844.
[5] 劉揚,龔圣兵,陳嚴,等.初治活動性肺結核化療期內類赫氏反應的胸部CT表現[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3,32(7):959-962.
[6] 韓雪,李亞明,李雪娜,等.18F-FDG PET-CT在肺結核診斷中的研究進展[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3,34(1):49-52.
[7] 謝春英.老年肺結核合并肺癌的CT表現及臨床誤診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5):1057-1058.
[8] 粟周海,孫鴻,黃貴,等.老年肺結核患者的CT表現[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7):3817-3819.
[9] 王欣,黃苓,趙曼麗,等.239例痰菌陰性老年活動性肺結核CT影像分析[J].時珍國醫國藥,2013,24(3):685.
[10] 雷霆,繆李麗.纖維支氣管鏡介導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臨床分析[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3,35(6):573-575.
[11] 吳俐健,鄒博,吳立華,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結核臨床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8):1308-1310.
[12] 梁耀斌,王麗云.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肺結核臨床分析[J].山東醫藥,2011,51(36):104-106.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1.023
江西 335500 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人民醫院(胡勝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