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魏
動脈灌注化療聯合手術治療大腸癌的臨床效果探討
馬 魏
目的 分析在大腸癌的臨床治療中采用動脈灌注化療聯合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江西省鷹潭市人民醫院鐵路分院收治的82例大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n=41),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靜脈化療,觀察組患者給予動脈灌注化療聯合手術治療,觀察2組患者的近期療效與1~3年的生存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2.68%,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8.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1~3年生存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大腸癌患者應用動脈灌注化療聯合手術治療,近期療效顯著,且遠期效果明顯。
大腸癌;動脈灌注化療;手術治療
大腸癌是臨床中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位置可在結腸的任何部位,該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該病的發病率隨著患者的年齡增加而不斷升高,一般都是從40歲開始,75歲則可達到峰值。該病患者的自然生存期在4~15個月之間,因此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已成為臨床中重點研究的課題。本研究對82例大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西省鷹潭市人民醫院鐵路分院于2009年3月~2010年9月收治82例大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n=41)。觀察組中男26例,女15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58.5±5.5)歲;對照組中男21例,女20例,年齡41~72歲,平均年齡(56.5±4.5)歲。患者臨床癥狀為粘液膿血便、腹痛、便秘及不全腸梗阻等。其中直腸癌46例,左半結腸癌20例,右半結腸癌16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靜脈化療,觀察組患者給予動脈灌注化療聯合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FAC方案靜脈化療,一個月1次,隨訪期為3年。觀察組患者在血管數字減影機下,于右側股動脈進行Seldinger穿刺技術,并采用RH導管通過患者的雙側髂內動脈或膜上、下動脈,從而進入到腫瘤供血動脈中,如合并肝轉移、肺轉移與盆腔者方便采用肝左、右動脈與支氣管動脈及雙側髂內動脈進行雙介入治療。在確認造影后,灌注絲裂霉素C20~30mg/m2,5-FU 500~750mg/m2,順鉑50mg/m2,阿霉素30~50mg/m2,30min完成灌注,持續時間為3~4h,手術完畢后可將導管拔出,于穿刺點壓迫15min后進行加壓包扎,若患者右下肢制動,可采用抗凝、抗感染等對癥治療,所有患者于介入治療后1~3周后進行手術治療,隨訪期為3年。
1.3 療效判定標準 依據胃癌化療組織學療效評定標準對本次研究結果進行評定[1]:(1)痊愈:癌細胞基本消失,但有時可見癌組織為肉芽組織;(2)顯效:癌細胞出現變性壞死溶解在2/3以上;(3)有效:癌細胞出現變性壞死和溶解率在1/3~2/3之間;(4)無效:癌細胞出現變性壞死和溶解率在1/3以下。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研究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 觀察組痊愈23例,顯效10例,有效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2.68%;對照組痊愈10例,顯效13例,有效9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78.05%。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2.68%)明顯優于對照組(78.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2.2 2組患者遠期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1~3年生存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的1~3年生存率比較[n(%)]
大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其發病位置多樣化,多見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患者[2]。該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粘液膿血便、腹痛、不全腸梗阻及大便習慣改變等。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不斷改變,該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且呈年輕化發展[3]。在臨床中,對大腸癌的治療可采用中西藥治療、手術治療機化療等方法,不同的治療方法效果各異,因此,選擇一種高效、安全的治療方法,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期非常關鍵。在臨床常規靜脈化療中,由于大腸癌細胞對靜脈化療的敏感性較低,抗癌藥物在靜脈注射后到達靶器官的過程中需要較長的時間,導致大量的藥物已和血漿蛋白相結合,大大減少了具有生物活性的游離藥物,導致藥效不斷降低。而動脈灌注化療是通過在動脈處灌注抗癌藥物,藥物可直接從靶血管注入,到達靶器官所需的時間比較短,藥物與蛋白質結合的量比較少,相對于靜脈給藥,其藥效可提高5~20倍[4]。對于還未進行手術的患者,由于其腫瘤局部血管及淋巴回流還沒有被破壞,使藥物更容易達到腫瘤區,并在局部充分發揮出其藥效,從而增強殺死癌細胞的效果,起到縮小腫瘤、減少腫瘤局部微小轉移及提高手術切除成功率等作用。張志勇等[5]通過對68例大腸癌患者采用動脈灌注化療聯合手術治療發現,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1%,且1年生存率達到77.49%,而3年生存率達到54.41%,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
本次研究中,通過給予觀察組患者動脈灌注化療聯合手術治療,觀察組無論是近期療效還是遠期療效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在大腸癌臨床中采用動脈灌注化療聯合手術治療,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愈率與遠期生存率,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1] 彌海寧,何科基,楊言蘋,等.動脈灌注新輔助化療對大腸癌組織PCNA、VEGF、P53及MVD表達的影響[J].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17(1): 15-18.
[2] Kitayama J,Yasuda K,Kawai K,et al.Circulating lympho-cyte number has a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tumor response in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for advanced rectal cance[J]r.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2010, 3(5):47-49.
[3] 趙小立.觀察腸癌方聯合化療治療晚期大腸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外醫學研究,2013,33(29):186-187.
[4] Elias D,Lefevre JH, Chevalier J,et al.Complete cytoreductivesurgery plus intraperitoneal chemohyperthermia with oxaliplatin for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of colorectal origin[J].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9, 27(5):681-685.
[5] 張志勇,柳永紅,陳賾,等.動脈灌注化療聯合手術治療大腸癌的觀察(附68例分析)[J].甘肅醫藥,2008,16(2):34-35.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1.046
江西 335000 江西省鷹潭市人民醫院鐵路分院(馬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