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紅
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與血脂相關指標對冠心病診斷的比較
吳 紅
目的 探討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與血脂相關指標對冠心病診斷的比較。方法 選擇蘭州市中醫醫院收治的314例冠心病患者,標記為觀察組,另外選擇到該院體檢的健康人群220例,標記為對照組,比較2組的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與血脂相關指標對冠心病診斷價值。結果觀察組和對照組在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與血脂相關指標檢測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與血脂相關指標單個的檢測結果,對于冠心病的診斷價值不大,但是三項聯合檢測時診斷敏感度為96%,特異度為82%。結論 三種項目聯合檢測對冠心病的診斷意義重大,在實踐中有指導作用。
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血脂;冠心病
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冠心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尤其是老年人,冠心病是目前臨床醫學界公認的一種對患者的心身都會產生非常大的負面影響的一種疾病[1],其發病機制復雜,與多種因素有關,近年來,有文獻報道稱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與血脂相關指標對冠心病的診斷具有一定的意義[2],本文就此進行了研究,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蘭州市中醫醫院收治的314例冠心病患者,標記為觀察組,男252例,女62例,年齡30~85歲,平均年齡(36.12±8.50)歲。CHD診斷符合WHO診斷標準[3]。另外選擇到該院體檢的健康人群220例,標記為對照組,男172例,女48例,年齡30~60歲,平均年齡(34.85±9.23)歲,2組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采受檢者空腹靜脈血4mL,分離血清備測,同型半胱氨酸(HCY)采用循環酶法測定,試劑盒由上申能德賽公司提供,C反應蛋白(CRP)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總膽固醇(T-CHO)采用氧化酶法測定,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PEG修飾酶法測定,脂蛋白LP(a)采用免疫比濁法,使用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與血脂相關指標檢測比較(見表1)。

表1 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與血脂相關指標檢測比較
2.2 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與血脂相關指標對冠心病診斷價值的比較 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與血脂相關指標單個的檢測結果,對于冠心病的診斷價值不大,但是三項聯合檢測時診斷敏感度為96%,特異度為82%。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病,一年中任何季節、任何年齡段均可發病,多見于40歲以上的男性,腦力勞動者居多,至今研究與冠心病相關的危險因素,如吸煙、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高膽固醇血癥、體力活動缺乏、高齡、男性等傳統危險因素,在臨床及基礎研究中較多的被重視,并加以控制來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及病死率,今年研究中發現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與血脂相關指標與冠心病有密切聯系[4]。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種含硫氨基酸,在體內經蛋氨酸脫甲基化生成,是甲硫氨酸代謝的重要中間產物,C反應蛋白是一種能與肺炎球菌莢膜C多糖物質反應的急性相反應蛋白,由各種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誘導肝細胞產生,正常情況下,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人血清中,當受到炎癥和組織細胞破壞時其濃度迅速上升[5],其合成在4~6小時內迅速增加,36~50小時達高峰.峰值可為正常值的l00~1000倍,經積極合理治療,炎癥和破壞的組織細胞清除或修復后下降至正常。C反應蛋白于1930年被Tillett和Francis在血清中發現[6],近年來,CRP被廣泛應用,CRP與高血壓、 吸煙等呈一定的正相關[7],而這些因素又是冠心病的致病因素,本文中,觀察組的CRP相對于對照組明顯升高,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脂相關指標作為冠心病患者體內脂類代謝異常的直接反映, 對冠心病診斷的意義已得到多方面的證實,本文經過研究發現:觀察組和對照組在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與血脂相關指標檢測上有差異,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與血脂相關指標單個的檢測結果,對于冠心病的診斷價值不大,但是三項聯合檢測時診斷敏感度為96%,特異度為82%,可見三種項目聯合檢測對冠心病的診斷及病情的評估提供一定的依據。
[1] 王勉,趙思勤,聶曉莉,等.C反應蛋白與冠心病關系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09,25(2):138.
[2] 何作云.急性冠脈事件的機理與對策[J].微循環學雜志,2010,10(3):7.
[3] 陳明哲,陳大新,萬松.心臟病學[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9:1053.
[4] 林杰,陳力平,肖立,等.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與血脂相關指標對冠心病診斷的比較[J].東南國防醫藥,2011,13(6):509-511.
[5] 陳景開,周遼軍,趙秋良,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LDL氧化修飾及動脈粥樣硬化關系[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1,26(5):327.
[6] 李秀娟,王亞南,范俠,等.高敏C反應蛋白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臨床意義[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0,28(1):92-96.
[7] 曹永彤,李京華,王萍,等.血清唾液酸和超敏C反應蛋白與高血壓前期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3,36(6):516-518.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7.046
甘肅 730050 蘭州市中醫醫院 (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