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健聰 楊云海 謝玲玲
股骨頸骨折全髖關節置換與骨折內固定術治療股骨脛骨折的療效比較
曾健聰 楊云海 謝玲玲
目的 比較全髖關節置換術與骨折內固定術治療股骨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深圳市寶安區石巖人民醫院收治的股骨頸骨折患者158例,根據治療方式分為觀察組(n=89)和對照組(n=69)。觀察組采用全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骨折內固定術進行治療。對2組患者的術后功能評分的狀況、下地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狀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功能評分優良率為80.9%,下地時間為(18.0±3.5)d,術后并發癥率3.4%;對照組患者術后功能評分優良率為56.5%,下地時間為(58.0±5.6)d,術后并發癥率15.9%;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全髖關節置換術在臨床上治療股骨頸股骨折,能有效降低患者下地時間及術后并發癥,并能有效提升患者術后功能評估。
全髖關節置換術;骨折內固定術;股骨頸骨折
近年來,股骨頸骨折的發生率呈逐年增加,且以中老年人為主,通常采用骨折內固定的方式在臨床上對股骨頸股患者進行治療,但該方式術后恢復時間過長。本研究對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巖人民醫院158例股骨頸骨折患者行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和骨折內固定術治療,比較兩種方法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深圳市寶安區石巖人民醫院收治的股骨頸骨折患者158例,根據治療方式分為觀察組(n=89)和對照組(n=69)。入選患者臨床診斷為GardenⅢ、和Ⅳ型。觀察組男43例,女46例,年齡49~68歲,平均57.3歲,采用全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對照組男31例,女38例;年齡52~68歲,平均58.4歲;采用骨折內固定術進行治療。
1.2 治療方法 89例觀察組患者在臨床上采用全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其中49例患者以骨水泥型的髖關節假體進行置換;40例患者以非骨水泥型的髖關節假體進行置換。
69例對照組患者在臨床上采用骨折內固定術進行治療。其中29例患者在臨床上以帶旋髂深髂血管骨瓣移植空心加壓螺紋釘內固定治療;40例患者臨床以經皮空心加壓螺紋釘內固定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2組患者的術后功能評分的狀況、下地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狀況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術后功能評分的狀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經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后,患者功能評分優良率高達80.9%,顯著性優于骨折內固定術的5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術后功能評分比較
2.2 2組患者術后下地鍛煉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經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后,下地鍛煉的時間為(18.0±3.5)d,顯著性少于骨折內固定術的(58.0±5.6)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術后下地鍛煉時間比較
2.3 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經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后,術后并發癥率3.4%,顯著性少于骨折內固定術的15.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在骨科骨折患者中,股骨頸骨折患者比例非常大,約為30%[1]。當前,在患者的治療方法中,全髖關節置換術及骨折內固定術是較為常用的兩種方式。其中,全髖關節置換術具有術后患者恢復快,臥床時間短的優點,因此患者的正常生活能在短期內得到恢復[2]。而且,中老年患者臨床多并發合并癥,身體的功能較差,因此縮短患者臥床時間能有效的減少患者褥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發癥[3]。骨折內固定術臨床可對骨折端進行加壓處理,可有效地增加骨折端穩定性,并能顯著減少術后的疼痛。因此患者臨床可以較早的進行功能鍛煉,有利于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但是過早的負重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大患者股骨頭的塌陷及壞死[4]。因此,臨床上行骨折內固定的患者,通常要求術后8個月才可以進行下地負重運動[4]。此外,長期的臥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褥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4]。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功能評分、下地時間及術后并發癥情況均顯著性優于對照組。
患者行全髖關節置換術時,應對以下發明進行重視:(1)患者多為中老年,因此術前應進行全面檢查,并對其身體機能進行評價,對其合并癥進行有效治療,提高患者心肺功能,確保手術能夠及早進行[4]。(2)手術中各操作應輕柔的進行,嚴禁暴力操作,避免醫源性骨折的出現。中老年患者多存在骨質疏松癥,因此假體應盡量選擇骨水泥型,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進行運動和鍛煉[5]。(3)術后對患者進行早期功能鍛煉的指導,確保患者可以盡早的康復[6]。
綜上所述,在臨床上對股骨頸骨患者的治療中,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效果顯著性優于骨折內固定術。
[1] 張屹.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行髖關節置換術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0,16(32):103-104.
[2] 謝虎,郭風勁,雷波,等.行骨水泥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老年患者骨水泥注入過程中血流動力學變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21(30):5881-5883.
[3] 朱益華,丁文峰,向旻陽,等.金屬大頭全髖關節置換與雙極半髖關節置換處理老年移位性股骨頸骨折療效比較[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11(17):2084-2088.
[4] 張東亮,劉軍,田崢巍.髖關節置換術并發癥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2):45.
[5] 黃云波,黃科,梁仁致,等.人工股骨頭置換與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1,3(4):527-529.
[6] 陳廣棟,王振斌,陳建常,等.全髖關節置換與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高齡患者股骨頸骨折有效性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8(35):6483-6486.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7.054
廣東 518108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巖人民醫院 (曾健聰楊云海 謝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