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
通脈活血方聯合西藥對急性冠脈綜合征MCP-1、BNP影響的臨床研究
趙凱
目的 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西藥治療毒副作用加大,探討增效減毒的治療方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因此,利用通脈活血方聯合西藥開展治療,并觀察療效。方法 選擇在院治療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n=40),對照組采用基礎治療,觀察組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通脈活血方,后期康復加以中醫傳統養生方法,利用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腦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等指標及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100)評價不同觀察點、不同治療方案的療效。結果 入組第14d觀察組MCP-1為(101.7±3.1) pg/mL低于對照組(118.5±4.3) pg/mL(P<0.05)。結論 基礎治療上加以通脈活血方,后期康復采用中醫傳統康復方法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MCP-1、BNP指標明顯改善,WHOQOL-100證明觀察組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也為相關心血管疾病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通脈活血;急性冠脈綜合征;MCP-1;BNP
急性冠脈綜合征(ACS)因具有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等特點成為近來醫學研究的熱點。心血管介入治療的發展成為本病治療里程碑式的標志,但隨之而來的是介入治療本身風險及后期治療的高費用,以及術后再狹窄等問題尚未有效解決[1-2]。在我國廣大的基層醫院開展心腦血管疾病介入治療存在技術問題。因此,探討一種適用于基層醫院保守治療ACS的有效方案,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沈陽市第二中醫醫院開展西藥配合通脈活血方,后期加以中醫傳統養生康復的治療方案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患者80例,按照入院治療順序依次排序,其尾號為單數者進入對照組,尾號為雙數及0者進入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齡(57.7±13.9)歲,既往高血壓33例;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58.6±13.7)歲,既往高血壓31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既往合并相關疾病等一般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2007年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公布的《急性冠脈綜合征診斷與治療指南》進行診斷。
1.3 納入標準 (1)符合診斷標準,且年齡25~75歲;(2)急性起病,未進行介入治療者;(3)患者意識清楚,有自主行為能力;(4)患者及家屬自愿同意本次臨床觀察。
1.4 排除標準 (1)既往行介入治療,或急性起病后介入未成功者;(2)合并嚴重肝、腎、免疫、神經等系統重大疾病及惡性腫瘤者;(3)心功能Ⅳ級,且心臟超聲檢測射血分數小于40%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5)3個月內參與其他臨床觀察試驗;(6)對已知藥物或中藥某味藥過敏者。
1.5 研究方案 對照組給予抗缺血、抗血小板、抗凝治療,以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批準文號J20070235)47.5mg,1次/ d口服;硫酸氯吡格雷片(批準文號H20030580)75mg,1次/d口服,;低分子肝素納注射液(批準文號H20030601)200IU/kg,1次/d靜脈注射,為基礎;出現如心衰、低血壓休克者給予對癥處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通脈活血方(人參10g、黃芪30g、紅花15g、三七10g、益母草20g、茯苓30g、夜交藤30g、丹參 30g)100mL/次,早飯前晚飯后口服;住院治療14d為1個療程。出院后建議患者采用太極拳“云手”等招式原地鍛煉,每分鐘4~7個循環,循序漸進開展逐漸增加到每次15~20min。確診入院當天及入組第14d清晨取血樣,采用ELISA法檢測MCP-1、BNP,檢測方法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1.6 判定標準 利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100)評價患者入院、入組第14d及(90±30)d、(180±3)d的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等相關情況。根據相關數據判斷生存質量情況。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正態計量資料用“x±s”表示,2組方差齊,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方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MCP-1、BNP檢測結果 2組患者在入院時檢測MCP-1、BNP無明顯差異。在入組第14d檢測MCP-1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BNP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MCP-1、BNP變化情況表
2.2 2組患者WHOQOL-100評價治療及康復情況 入院時對照組與觀察組各項目比較無統計學差異;入組第14d除總分項目外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其余無統計學意義;入組第(90±3)d除總分、心理項目為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其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入組第(180±3)d總分、心理項目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社會項目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其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各時間點WHOQOL-100反應度評價情況表
MCP-1是人CC類趨化因子,在一定條件下心肌細胞可分泌MCP-1激活巨噬細胞,促進白介素-1及白介素-6生成[3-4]。被激活的巨噬細胞吞噬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參與心血管粥樣硬化形成的全過程。有研究表明[5-6],MCP-1能夠預測ACS的發生、發展及預后,其可能通過調控基質金屬蛋白酶來參與冠脈斑塊破裂的全過程,其濃度與冠脈病變數目成正相關。因此,可以根據MCP-1的表達來判斷ACS嚴重程度,可成為判斷冠脈病變的重要生物學標志物,從而預測病變嚴重程度及推斷預后,給予臨床治療予以指導。
BNP是在血容量及壓力負荷增加后由心肌細胞分泌的內源性激素,具有抑制血管收縮、調節水及電解質平衡的作用。而在缺血缺氧等因素刺激下BNP表達顯著增加,其與嚴重程度呈正比,如果缺血缺氧及相關損傷可以緩解,BNP表達可以顯著下降[7]。因此,BNP可以判斷ACS的嚴重程度,判斷治療的有效性,以及對疾病預后判斷起到指導作用。而BNP對ACS的診斷及預后判斷不具備特異性,而結合MCP-1對冠脈病變程度的判斷,再加之BNP對心肌損傷程度的判斷較為敏感,是可以指導ACS嚴重程度的評價及預后的評估。
通過兩指標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經過14天的在院治療相關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通脈活血方可以明顯改善患者客觀指標,改善患者缺血缺氧狀態,減輕心肌損傷程度,改善患者預后,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且WHOQOL-100是世界衛生組織針對生命質量測定而研制的評價量表,具有公認的信度和效度[8]。結合MCP-1、BNP對通脈活血方進行療效評價,可以發現通脈活血方無論是客觀指標還是主觀感覺均優于單純西藥治療。對患者社會、心理、環境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使患者更易回歸社會,達到提高生存質量的目的。
本方中人參、黃芪具有補氣之力,紅花、三七、益母草具有活血之功。正如現代藥理研究證實丹參具有保護缺氧心肌,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擴張冠狀動脈等作用,以上功效均不增加心肌耗氧量[9]。黃芪具有正性肌力、擴張血管、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及降脂等作用[10]。因此,本復方具有改善供血供氧,擴展心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作用。在出院院外治療中我們指導患者利用太極拳簡易招數進行有氧鍛煉,通過WHOQOL-100的相關評價證明本方法行之有效。筆者認為中外康復方法存在文化及人群體質差異,中國傳統養生鍛煉可能更適合國人。使心平氣和,恬淡虛無,吐故納新,呼吸配合運動伸展肌肉,達到鍛煉心肺功能的作用,對我國中老年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因此,通脈活血方及中醫傳統養生鍛煉對ACS的治療效果明顯。對于尚未開展心血管介入治療的醫療單位,本方案具有一定臨床意義;而院外康復方案對ACS后康復具有可參考價值。
[1] 徐貴成,高榮林,吳以嶺,等.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7,17(7):414.
[2] 李旭軍,廖紹芳.益氣活血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臨床回顧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5(8):997-998.
[3] Hayashidani S,Tsutsui H,Shiomi T,et al.Anti-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gene therapy attenuates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failure after experimen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culation, 2003,108(17):2134-2140.
[4] 蘇林丘,陳德偉.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及其受體CCR2與冠心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1,17(16):2411-2414.
[5] Salcedo R,Ponce ML,Young HA,et al.Human endothelial cells ex press CCR2 and respond to MCP-1:direct role of M CP-1 in angiogenesis and tumor progression[J].Blood,2000,96:34-40.
[6] Robinsons C,Scott KA,Balkwill FR.Chemokine stimulation of monocyte matrixmetallo proinase 9 endo genous TNF-alpha[J].Eur J Immuno l, 2002,32:404-412.
[7] 張寄南,曹克將,楊志健,主編.心臟標志物學[M].江蘇,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10-124.
[8] WHOQOL Group.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QOLBR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J].Psychol Med,1998,28(3):551-558.
[9] 高艷.丹參的藥理作用[J].中國實用藥物,2009,4(14):168-169.
[10] 馬宏秀,張治祥.黃芪的藥理研究進展[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04, 27(5):73-75.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2.116
遼寧 110101 沈陽市第二中醫醫院 (趙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