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彭
房角關閉程度對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治療術式的影響
廖彭
目的 分析不同手術方式治療白內障合并青光眼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湖南省耒陽市人民醫院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患者52例,按房角關閉程度不同分為3組:1組(房角關閉程度低于180°);2組(房角關閉程度在180270°之間);3組(房角關閉程度超過270°)(n=14)。1組患者采用超聲乳化晶體吸出與人工晶體植入治療;2組患者在1組治療基礎上聯合房角分離術進行治療;3組患者在1組治療基礎上聯合小梁切除術進行治療。結果 3組患者術后眼壓均低于術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3組患者術后視力水平檢測值均高于術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3組患者術后前房深度均高于術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根據房角關閉程度選擇不同手術方式給予治療,對解除瞳孔阻滯、降低眼壓、提高患者視力水平有重要意義。
白內障;青光眼;超聲乳化晶體吸出術;人工晶體植入術;房角分離術;小梁切除術
白內障合并青光眼在眼科臨床上是較常見疾病,傳統以周邊虹膜切除與小梁切除為主要治療方法,但術后常會出現白內障病情加速發展、濾過泡瘢痕化及前房形成遲緩等并發癥狀,處理較復雜,對視功能易造成損害,致使眼壓失控,導致手術治療失敗[1]。超聲乳化吸除技術應用于白內障合并青光眼的治療中,其不但能有效降低眼壓,而且還能夠改善房角寬度與前房深度,顯著提高患者視力水平值[2]。本文選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患者52例,將其按房角關閉程度不同分為3組,給予不同的手術方法治療,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患者52例,將其按房角關閉程度不同分為3組:1組(房角關閉程度低于180°);2組(房角關閉程度在180°270°之間);3組(房角關閉程度超過270°)(n=14)。52例患者中:男32例36眼;女20例24眼,年齡47~81歲,平均年齡為(59.4±3.8)歲。術前患者視力光感分為:20例患者24眼低于0.1;19例患者21眼在0.10~0.20之間;13例患者15眼在0.21~0.4之間。52例患者晶狀體的核硬度均低于Ⅳ級。3組患者在年齡、男女構成比等方面經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無顯著性差異,其相關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組患者采用超聲乳化晶體吸出與人工晶體植入治療:術前15min,使用丙美卡因與托品卡胺滴眼液給予眼部表面麻醉與球后浸潤麻醉,顳側的透明角膜做隧道切口,在角膜緣內做輔助切口,對眼壓偏高患者,在行輔助切口時,將少量房水緩慢放出,防止眼壓驟降。在前房內注入黏彈劑,環形撕囊,行水分離、水分核、超聲碎核、沖洗皮質,并于前房與囊袋內再次注入黏彈劑,在囊袋內植入人工晶狀體,將前房與后房遺留黏彈劑吸取干凈。
2組患者在1組治療基礎上聯合房角分離術進行治療:術前準備與人工晶體植入等方法均同1組。使用卡巴膽堿縮瞳,將玻璃酸鈉注入虹膜根部,以液壓方式做房角處分離,采用灌注針吸取黏彈劑,水密切口,將地塞米松2.5mg注射于球膜下,結膜囊內涂抹抗生素眼膏。
3組患者在1組治療基礎上聯合小梁切除術進行治療:于術前30min給予患者滴注甘露醇250mL并行散瞳,術前準備與人工晶體植入等方法均同1組。使用卡巴膽堿行前房縮瞳,在12~2點鐘處做上穹窿為基底結膜瓣,在其上方做4×3mm鞏膜瓣,并給予灼熱止血,做虹膜周切并剪除1×3mm的小梁組織,給予鞏膜瓣縫合2針。將地塞米松2.5mg注射于球膜下,結膜囊內涂抹抗生素眼膏。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數據和資料進行統計學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組患者治術后眼壓均低于術前;組患者術后視力水平檢測值、前房深度均高于術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3組患者治療后眼壓、視力水平、前房深度等檢測值相比較無明顯差異。

表1 3組患者術前、術后眼壓、視力水平檢測值、前房深度對比表
并發癥發生情況:術后,出現前房內纖維素性滲出膜的情況為:1組1例;2組1例;3組2例,給予應用地塞米松與妥布霉素滴眼后,癥狀消失;出現角膜水腫癥狀的情況為:2組1例;3組1例,經保守治療后,恢復至正常。1組并發癥發生率為7.1%;2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4.3%;3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1.4%。1組與3組間并發癥發生率有統計學意義(P<0.05);1組與2組、2組與3組間并發癥發生率無統計學意義。
白內障在膨脹期與成熟期內繼發青光眼,主要是因晶狀體的體積增加,致使晶狀體的虹膜隔移向前方,導致瞳孔阻滯所致[3],閉角型青光眼發生與發展同眼前段的解剖結構異常關系密切,引發房角關閉因素有[4]:瞳孔阻滯;晶狀體因素;虹膜高褶等,其中瞳孔阻滯是造成房角關閉的重要因素。白內障摘除后,使眼深中央的前房深度明顯增加,解除眼部瞳孔阻滯癥狀,降低房角擁擠的程度,使非粘連房角開放,在術中,由于高灌注力的沖擊,能夠將小梁微孔內碎屑沖洗干凈,減輕小梁網外基質炎性滲出,致使眼部壓力下降[5]。對于房角關閉程度較小的患者,可行單純超聲乳化晶體吸出與人工晶體植入治療,即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對于房角關閉程度在180°~270°之間患者,則應聯合使用房角分離術,在術中給予房角分離時,醫生手法要輕柔,防止虹膜周部的撕裂。對于房角關閉程度超過270°或者是完全關閉患者,由于其患病時間較長,房角粘連程度較重,小梁網的功能與結構均已被破壞,即使重新將房角開放,房水引流功能仍會較差[6],只能聯合小梁切除術進行治療,但術后是否能夠長期維持眼壓需要進一步的觀察與證實[7-8]。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3組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后,術后的眼壓、視力水平檢測值、前房深度等項指標均優于治療前,這一結果提示:對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根據房角關閉程度選擇不同手術方式給予治療,對解除瞳孔阻滯、降低眼壓、提高患者視力水平有重要意義。
[1] 李凌云.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小梁切除術治療白內障合并青光眼的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9):1816-1817.
[2] 林劍鴻.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白內障合并青光眼臨床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14(6):1071-1073.
[3] 王曉宇.傳統手術方法與聯合手術方法治療白內障合并青光眼臨床療效比較[J].吉林醫學,2014,35(5):918-919.
[4] 呂秀.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聯合小梁切除術治療62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4,26(3):59-60.
[5] 譚思敏,黎宗漢,柯毅,等.白內障合并青光眼不同聯合手術方法及其療效[J].中外醫學研究,2013(20):14-15.
[6] 張凱華.超聲乳化和人工晶體植入聯合小梁切除治療白內障合并青光眼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4(14):52-53.
[7] 張建珠,黃伯健.微切口超聲乳化聯合小梁切除術治療白內障合并青光眼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11):10-12.
[8] 王繼亞,華山,黃河華,等.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治療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7):1573-1574.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5.021
湖南 421800 湖南省耒陽市人民醫院(廖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