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偉英
前列地爾聯合燈盞花素治療UAP的臨床觀察
潘偉英
目的 探討前列地爾聯合燈盞花素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UAP)臨床療效。方法 收集符合標準的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40)。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燈盞花素,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前列地爾及燈盞花素,臨床治療2周。結果 2組患者治療2周后心絞痛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較治療前均好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觀察組患者改善更明顯(P<0.05)。療程結束后觀察組患者心絞痛臨床緩解總有效率92.50%,心電圖改善總有效率90.00%,均分別高于對照組的75.00%及7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前列地爾聯合燈盞花素治療UAP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絞痛發作情況,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不穩定型心絞痛;前列地爾;燈盞花素
不穩定型心絞痛(UAP)由不穩定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或糜爛,進一步發生血小板聚集,從而導致管腔狹窄程度的急劇變化,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相關臨床癥狀[1]。UAP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療,可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間,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醫院采用前列地爾聯合燈盞花素治療UAP,臨床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符合標準的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9~73歲,平均(60.19±12.30)歲;病程1~5年,平均(2.35±0.41)年。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41~74歲,平均(60.73±12.38)歲;病程1~5年,平均(2.41±0.44)年。2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 入組標準:(1)符合UAP診斷標準[2];(2)每周發作次數≥2次;(3)年齡≤75歲;(4)近2周未正規治療;(5)同意進入本研究,具有良好的依從性。排除標準:(1)僅2周內有活動性出血或外科手術者;(2)合并惡性高血壓或其他心臟疾病(如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等)者;(3)孕婦或哺乳期婦女;(4)合并惡性腫瘤、血液病、肝腎功能衰竭者。
1.3 治療方法 常規治療:患者均給予阿司匹林、硝酸甘油、β-受體阻滯劑和鈣拮抗劑等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注射用燈盞花素(云南創立生物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53020666),50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前列地爾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0980024)10μ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有糖尿病者加普通胰島素2U),靜脈滴注,1次/d。療程均為2周。
1.4 療效判定標準[2](1)心絞痛:同等勞累程度不引起心絞痛或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80%為顯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50%~80%為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50%為無效。(2)心電圖:靜息心電圖恢復正常為顯著改善;壓低ST段回升≥0.05mV,倒置T波變淺達50%以上或由平坦轉為直立為改善;靜息心電圖與治療前基本相同為無改善。
1.5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絞痛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比較 2組患者療程結束后心絞痛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較治療前均好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觀察組患者改善較對照組更明顯(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2組患者心絞痛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比較
2.2 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1)療程結束后對心絞痛癥狀進行評價,觀察組患者顯效25例、顯效12例和無效3例,總有效率92.50%;對照組患者顯效18例、顯效12例和無效10例,總有效率75.00%,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療程結束后對心電圖進行評價,觀察組患者顯著改善26例、改善10例和無改善4例,總改善率90.00%;對照組患者顯著改善17例、改善
11例和無改善12例,總改善率70.00%,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不良反應 2組患者治療期間肝腎功能、血尿常規等未明顯變化,未發現藥物不良反應。
UAP發病機制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斑塊纖維帽出現裂隙、表面有血小板聚集、凝血系統激活形成血栓,同時可刺激冠狀動脈痙攣,引起血管明顯狹窄或閉塞等[3]。2007年,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明確提出UAP的治療目標是預防心肌梗死和心臟性死亡,減輕臨床心絞痛癥狀,減少缺血發作,改善生活質量和預后[2]。本研究應用前列地爾聯合燈盞花素治療UAP, 2周療程結束后,患者心絞痛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較治療前明顯好轉,并且心絞痛臨床總有效率92.50%、心電圖改善總有效率
90.00 %,均優于單獨應用燈盞花素的患者。結果提示,前列地爾聯合燈盞花素治療UAP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減少缺血發作,改善心肌供血。前列地爾是天然前列素類物質中的一種,具有高度生物活性,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抑制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使血管平滑肌舒張,外周阻力降低,增加冠脈及末梢血流量,同時可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和紅細胞聚集性,改善微循[4]。其主要機制為前列地爾具有靶向性,可通過興奮腺苷酸環化酶,擴張冠狀動脈。UAP在祖國醫學中屬于“胸痹”的范疇,其表現屬于本虛標實。燈盞花素是通過現代制藥工藝從菊科植物燈盞花中分離提取而成,主要成分為燈盞花乙素及燈盞甲素。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燈盞花素注射液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減輕氧化作用對細胞的損傷,保護血管內皮;抑制血小板活性,促進纖溶系統,降低全血黏度,預防血栓形成[5];同時能減輕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處炎癥反應,從而有利于冠脈微循環灌注,改善心肌缺血及心絞痛發作癥狀。孟令成等[6]報道,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燈盞花素,能夠顯著降低血清中Hs-CRP及IL-6的表達水平,可能是其發揮作用機制的靶點之一。
綜上所述,前列地爾聯合燈盞花素治療UAP,可通過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液黏度、清除自由基保護內皮細胞等作用,有效改善患者心絞痛發作情況,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張秀想.丹紅注射液和左卡尼汀聯合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41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2,7(29):158-159.
[2]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不穩定性心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診斷與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4):295-303.
[3] 張新婭,韓雅玲,荊全民,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分析[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1, 36(4):340-343.
[4] 朱春麗,吳林生,李建平.前列地爾與低分子肝素鈣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08,14(24):169-170.
[5] 劉云超.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與燈盞花素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比較研究[J].當代醫學,2009,15(10):137-138.
[6] 孟令成,張瑜.燈盞花素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血清hs-CRP及IL-6的影響[J].中醫藥導報,2012,18(4):54-56.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5.095
河南 462000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醫院(潘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