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科英 藍慢肽 劉麗芳 黃肖娉
腦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風險評估及護理
曹科英 藍慢肽 劉麗芳 黃肖娉
目的 分析比較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對腦血管意外患者的臨床療效,為臨床腦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積累經驗,并為完善腦血管患者院前急救方式的研究提供有效依據,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院前急救的意識。方法 將東莞市太平人民醫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接收的、確診為腦血管意外患者的56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A組為觀察組(n=36),由醫院專業人員對患者進行院前急救措施;B組為對照組(n=20),由患者家屬自行進行院前急救。比較2組患者的救治效果。比較2組患者轉運過程中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死亡率,2組比較,A組顯著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 A組患者中出現神經功能障礙4例;呼吸道阻塞1例;腦疝2例;死亡2例。B組患者分別為5例;2例;2例;4例。2組比較,A組顯著低于B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腦血管意外患者的治療,院前急救治療確切有效,并且能夠顯著地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了手術治愈率,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腦血管意外;院前急救;臨床療效
腦血管意外又稱腦卒中,是我國城鎮居民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腦血管意外很大程度上隨環境變化而發生,發病急且快[1]。因此,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顯得至關重要,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院前急救是在發病現場和轉移過程中進行的,雖然是暫時的應急措施,但是對于重癥患者來說,如果沒有在院前急救中爭取到時間,即使醫院設備再完善,醫療水平再高端,也沒有辦法使患者起死回生。本文以東莞市太平人民醫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接收的、確診為腦血管意外的5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分析分別經醫院專業人員院前急救以及家屬自行急救的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為臨床腦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積累經驗,并為完善腦血管患者院前急救方式的研究提供有效依據,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院前急救的意識。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接收的、經MRI和CT檢查、排除其他臟器病變、確診為腦血管意外患者的56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A組為觀察組,36例,其中男23例,女13例,平均年齡68.6歲,由醫院專業人員對患者進行院前急救措施;B組為對照組,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 平均年齡65.7歲,由患者家屬自行進行院前急救。所有患者均在病發后10小時內進行檢查診斷,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發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由醫院專業人員對患者進行院前急救。及時準確的判斷病情是爭取搶救時間的關鍵。接到電話后3~5min內出車,確保車內搶救物品齊全(急救箱;氧氣;氣管插管;呼吸球囊面罩等)。到達途中,通過電話向患者家屬了解患者情況,詢問病史情況,并對患者情況作出正確的判斷。到達現場后,醫生立即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及詢問病史。護士從旁協助,觀察患者瞳孔是否放大;意識是否清晰;測血壓及脈搏;建立靜脈通道;裝上多功能心電監護;并記錄有無嘔吐、頭暈頭疼、肢體麻木等癥狀;確認有無腦出血的情況發生。運送過程中,患者保持平臥位,將頭部抬高或者偏向一側,清除口腔中的異物(如分泌物、粘液、假牙等),保持呼吸道通暢,降低患者發生腦水腫的危險。確保患者在運送過程中頭部保持固定,可采取面罩吸氧等方法使患者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患者出現嚴重呼吸功能障礙,可以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防止發生窒息。做好基本救治后,觀察監測患者不同發病反應:如嚴重心臟病患者、顱內壓升高患者以及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等,給予患者不同藥物治療,確保患者血壓穩定,腦供血充足。對照組患者:由患者家屬自行對患者進行急救。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正態計量資料結果用“x±s”表示,治療前后及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構成比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2組患者院前急救情況的比較[n(%)]
2.1 觀察組患者院前急救情況 觀察組患者經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后,36例患者中,病情控制穩定的29例,占80.56%;運送途中情況惡化的3例,占8.33%;救治無效死亡的4例,占11.11%。
2.2 觀察2組患者院前急救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經醫院專業人員急救后,出現神經功能障礙4例;呼吸道阻塞1例;腦疝2例;死亡2例。對照組患者經患者家屬自行急救后出現神經功能障礙5例;呼吸道阻塞2例;腦疝2例;死亡4例。2組比較,A組明顯低于B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腦血管意外是一種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突發性、難治愈的疾病[2-3],病死率僅排在惡性腫瘤之后,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隨著科技和理念的發展,院前急救已經成為臨床上治療腦血管意外的常用手法之一。院前急救措施對于腦血管意外患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特別是對于腦血管重癥患者,能夠有效的節約救治時間,及時對患者進行搶救,減少疾病帶來的痛苦[5]。對于腦血管患者,有效、及時的院前急救措施可顯著降低患者的傷殘率和死亡率,是一種及時、有效的理想治療手段[6]。但在臨床治療中,院前急救的必要性一直飽受爭議[7-8],本文通過觀察分析院前急救對腦血管意外患者的臨床療效發現:經醫院專業人員院前急救的患者與患者家屬自行救治的患者相比較,出現神經功能障礙、呼吸道阻塞、腦疝等并發癥的發生率低;死亡率也相對較低;治療后住院時間短;治療費少等。兩者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腦血管意外患者治愈后復發率高,患者出院后,應注意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再次中風。
綜上所述,對于腦血管意外患者的治療,應當加強患者及患者家屬對于院前急救的重視。定期普及相關急救知識,安排急救培訓課程,使更多的人學會急救護理措施。在等待醫護人員到場的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安全有效的救治,縮短急救時間。院前急救治療確切有效,可以有效的減少腦血管患者的傷殘率和死亡率,并且救治過程中并發癥發生少,死亡率發生也相對較低,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1] 韓紅,陸紅梅,毛繼榮.腦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3,4:642-643.
[2] 黃代芳,王曉春,謝紅.急性腦血管意外院前急救護理105例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2:129-130.
[3] 張霞.腦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 17:133-134.
[4] 劉彩虹,丁淑云,李艷玲,等.急性腦血管意外合并醫院感染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3):5589.
[5] 李會芳.對腦血管意外患者啟用綠色通道的急救與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2,6(12):41-43.
[6] 劉玲珍,周瓊.急性腦血管意外的急診護理及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9):113-114.
[7] 何興元.160例急性腦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及體會[J].當代醫學,2011,17(11):112-113.
[8] 滕玲紅,王艷芬,俞明娜.整體護理在出血性腦血管病急診急救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126-128.
Objective Comparing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ways for prehospital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pre-hospital clinical experienc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and providing an effective evidence for improving the study of the first aid methods of prehospital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raise awareness of the families of patients and patients with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 Methods 56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 in January 2011 to May 2013 at Taiping People's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is the observation group, (n=36) ,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asures of hospital professionals; Group B as the control group (n=20) , received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asures of Family member.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mortality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ransport processes .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group B.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Results Group A of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occurred in 4 cases;Airway obstruction, 1 case; Brain herniation,2 cases; 2 deaths. Group B patients were 5 cases ; 2 cases ; 2 cases ; 4 cases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group B,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eat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is effective an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mortality and improve the cure rate, 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promotion.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 Pre-hospital care ; Clinical efficacy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6.076
廣東 523900 東莞市太平人民醫院 (曹科英 藍慢肽 劉麗芳黃肖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