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珠
肝硬化患者的護理治療及體會
林素珠
目的 探討肝硬化患者的臨床護理治療情況及效果。方法 隨機選擇2010年6月~2013年6月福建醫(y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yī)院治療的肝硬化患者87例,對87例肝硬化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內容包括護理措施、護理前后相關指標變化情況等,將所得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后得出結論。結果 87例肝硬化患者護理治療前后相關生化指標檢驗結果可知,TP、ALB、A/G、CHE等指標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DBL、ALT、TBL、TBA、γ-GT、AST、ALP等各項指標檢測結果則顯著降低,提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較護理治療前顯著改善。結論 對肝硬化患者采用針對性的護理治療措施,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治愈效果,降低死亡率和并發(fā)癥。
肝硬化;護理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屬于常見的慢性肝部疾病,以假小葉和再生結節(jié)以及肝組織彌漫性纖維化形成[1]。研究表明[2],晚期肝硬化患者易發(fā)生多種臨床相關并發(fā)癥,如上消化道食管胃底靜脈破裂、上消化道出血等,是導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嚴重威脅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本文選擇2007年6月~2013年6月之間,在福建醫(y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yī)院進行診治的肝硬化患者87例,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治療,并對其臨床護理治療結果進行統計、比較和分析,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間,本院治療過的87例肝硬化患者。患者年齡22~85歲,平均年齡(53.48±5.62)歲;其中女39例,男48例;病程8個月~10年,平均病程(5.64±2.17)年。
1.2 方法 對87例肝硬化患者采取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方法,并進行針對性的護理治療。具體方法為。
1.2.1 研究方法 對87例肝硬化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內容包括護理措施、護理前后相關指標[直接膽紅素(DBL)、總膽紅素(TBL)、總蛋白(TP)、白蛋白(ALB)、膽汁酸(TBA)、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γ- 谷氨酰轉肽酶(γ-GT)、堿性磷酸酶(ALP)、膽堿酯酶(CHE)、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A/G)等]變化情況等,分析方法為查閱相關病歷資料、詢問當時醫(yī)護人員及患者等。將所得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后得出結論。
1.2.2 護理措施 (1)營養(yǎng)肝臟的護理:大部分肝硬化患者存在腹水,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必須通過B超檢查排除腹水造成的影響,從而根據患者的實際體質量和營養(yǎng)狀況制定科學的營養(yǎng)攝入成分以及攝入量,營養(yǎng)成分通常包括血漿、白蛋白、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電解質以及各類維生素,對患者采用末梢靜脈注射的方式輸入營養(yǎng)液,并根據患者腹水情況主要營養(yǎng)胃腸道。通過患者自然進食結合靜脈補充的方式,促進患者營養(yǎng)物質攝入;(2)心理健康干預:醫(yī)護人員要耐心的對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護理健康保健知識,使他們了解和認識肝硬化的危害、發(fā)展和治療情況,從而更好的配合醫(yī)生治療,同時可幫助患者及時調整和克服不良心態(tài),并鼓勵患者,幫助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其保持積極、樂觀、坦然的心態(tài)配合醫(yī)生治療;(3)其他護理:在治療過程中,醫(yī)護人員還要對患者的失代償期、并發(fā)癥以及部分患者存在的上消化道出血情況進行及時、正確的護理,從而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統計分析本研究的全部數據。
87例肝硬化患者護理治療前后相關生化指標檢驗結果可知,其肝硬化患者血液中含量顯著低于健康人群,反映人體肝臟中細胞合成代謝功能的TP、ALB、A/G、CHE等指標[3]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反映人體肝臟損傷程度的DBL、ALT、TBL、TBA、γ-GT、AST、ALP等各項指標[4]檢測結果則顯著降低,提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較護理治療前顯著改善(見表1)。

表1 87例肝硬化患者護理治療前后相關生化指標變化情況對比分析
肝硬化多是由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等)引起,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腹脹、乏力、下肢浮腫、消瘦、貧血、紫癜、尿少、腹水、納差、肝掌、脾大等[5]。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環(huán)境、習慣、結構改變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病毒性肝炎發(fā)生率呈顯著上升趨勢,肝硬化發(fā)生率隨之升高,已引起廣大醫(yī)務工作者高度重視[6]。
研究表明[7],肝硬化屬于機體嚴重應激反應,患者由于對疾病不了解、過度擔心治療效果、缺乏社會及家庭支持等因素,易產生緊張、恐懼、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導致其治療依從性較差,無法積極配合護理治療,甚至排斥臨床治療與護理工作,最終將影響臨床療效,貽誤患者治療時機造成嚴重后果。有學者提出[8],在常規(guī)治療與護理基礎上,對肝硬化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如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健康教育等,可顯著提高其依從性,利于患者遵醫(yī)囑完成救治,使其以積極心態(tài)接受治療與護理服務,獲得更為滿意的臨床療效。
本研究提示,采用針對性的護理治療措施治療肝硬化患者,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治愈效果,降低死亡率,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預后,應該在臨床治療中予以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1] 莊會玉,高云.肝硬化患者的護理體會[J].江蘇中醫(yī),2011,10(8):341-342.
[2] 劉浩,湯莉偉.肝硬化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5 (1):294-296.
[3] 許貞愛.肝硬化患者的護理治療及其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2,2(14): 385-386.
[4] 鄭晶.心理干預在肝硬化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4(6): 688-689.
[5] 王道翠.探析肝硬化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 9(4):677-678.
[6] 吳一波.多種生化指標聯合檢測在肝臟疾病中的臨床應用研[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12,6(6):540-544.
[7] 莫焱,劉彥,李建英,等.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進展[J].醫(yī)學信息,2014,24(2):819-820.
[8] 王肅清,習羽.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四季分布調查與防護[J].實用護理雜志,2013,18(6):64-65.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6.080
福建 350000 福建醫(y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yī)院(林素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