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霞
重癥腦損傷術后呼吸障礙的重癥監護
王艷霞
目的 探討重癥腦損傷術后呼吸障礙的重癥監護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河南洛陽解放軍第150中心醫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期間收治的重癥腦損傷術后發生呼吸障礙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實施重癥監護,分析引發呼吸障礙的原因、預后以及預防方法。結果 重癥腦損傷術后呼吸障礙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梗阻、嘔吐物誤吸等,其中上呼吸道梗阻所占比例最高,術后6例死亡,36例經過相應處理后呼吸道通暢,其中12例好轉,24例痊愈出院。結論 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術后呼吸障礙實施重癥監護,保持呼吸道通暢,保證有效吸氧,可有效提高臨床護理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重癥腦損傷;呼吸障礙;重癥監護
腦損傷是由外界直接或者間接暴力造成頭部損傷,病情往往較重,死亡率和致殘率均較高。重癥腦損傷是臨床上重癥監護室的常見病,術后患者多合并昏迷,造成上呼吸道梗阻,通氣障礙,引發嚴重的低氧血癥,甚至造成患者死亡,是臨床上重癥監護室的常見護理難題[1]。為研究重癥腦損傷術后呼吸障礙的重癥監護護理效果,河南省洛陽解放軍第150中心醫院選取收治的重癥腦損傷術后發生呼吸障礙患者,所有患者均實施重癥監護,分析引發呼吸障礙的原因、預后以及預防方法,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河南洛陽解放軍第150中心醫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期間收治的重癥腦損傷術后發生呼吸障礙患者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齡23~65歲,平均年齡(44.8±6.3)歲。受傷原因:24例交通事故,15例高處墜落傷,3例頭部受重擊。所有患者均出現顱內血腫和硬膜外血腫,急診行去骨瓣減壓和血腫清除術,術后送入重癥監護室監護。
1.2 方法 一旦患者術后出現呼吸障礙,依據重癥監護制定的相關措施密切監護患者的生命體征,密切注意觀察患者呼吸、血壓、體溫、心電以及血氧飽和度的變化情況,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其中14例采用經口氣管插管,16例行氣管切開術,12例應用呼吸機進行機械通氣。同時分析引發呼吸障礙的原因和預后,并總結預防護理方法。
1.3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呼吸障礙原因 重癥腦損傷術后呼吸障礙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梗阻、嘔吐物誤吸以及口鼻腔或顱底出血等,其中上呼吸道梗阻所占比例最高,與其他原因所占比例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重癥腦損傷術后呼吸障礙原因分析
2.2 預后 術后6例死亡,2例死于腦疝,4例死于幕下巨大血腫致急性腦干受壓,36例經過相應處理后呼吸道通暢,其中12例好轉,24例痊愈出院。
由于重癥腦損傷患者術后存在軀體移動障礙、意識障礙、自理缺陷以及出現躁動等問題,同時多伴有神經反應遲鈍以及呼吸道防御功能減弱等癥狀,造成患者口腔滯留分泌物,易發生肺部感染[2]。因此對于重癥腦損傷術后已拔除氣管插管的患者,應及時翻身和叩背,1次/h即可,可有效預防痰液滯留肺部;必要時可給予適量鎮咳祛痰藥物,患者未清醒前可采用靜脈點滴或者鼻飼;若患者意識尚清楚痰液粘稠,可行霧化吸入藥物稀釋痰液,必要時可使用吸痰管吸出[3]。對于術后尚需維持氣管插管的患者應保持導管通暢,協助患者翻身時應維持導管正常位置,避免扭曲受壓導管;及時吸痰特別注意吸出導管遠端的痰液。每4小時對導管氣囊放氣1次,維持20min后再充氣,放氣前注意吸出口鼻腔分泌物預防痰液墜入支氣管引發肺部感染。對于長時間昏迷等原因造成呼吸障礙的患者必須行氣管切開,使用濕化無菌紗布覆蓋在氣管套管處,以免呼吸道水分蒸發干燥,不利于稀釋痰液,造成肺不張和氣道阻塞。可使用無菌注射器向氣管套管內點滴“濕化液”,以利于痰液稀釋,0.5h一次,滴入2mL/次,可根據痰液粘稠度增減滴數[4]。另外也可使用人工呼吸機輔助機械通氣進行呼吸道護理,維持氣囊充氣濕度,可在濕化罐內加無菌蒸餾水。充氣適度,若不足容易發生漏氣影響有效通氣量,若充氣過量則容易壓迫氣囊,導致氣管粘膜發生壞死。因此應注意監測平均氣道壓,隨時調節好氣道壓力,定時檢查并排除氣道阻塞;保持人工呼吸機濕化器正常水位,以保證通氣的濕潤。同時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調整包括潮氣量、呼吸頻率、呼吸比應以及壓力調節等參數[5]。
本研究顯示,重癥腦損傷術后呼吸障礙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梗阻、嘔吐物誤吸、口鼻腔或顱底出血、氣道分泌物堵塞和長時間昏迷不能自主呼吸,其中上呼吸道梗阻所占比例最高,造成梗阻的原因主要是發生舌后墜。36例經過相應處理后呼吸道通暢,14例采用經口氣管插管,16例行氣管切開術,12例應用呼吸機進行機械通氣,其中12例好轉,24例痊愈出院。術后6例死亡,2例死于腦疝,4例死于幕下巨大血腫致急性腦干受壓,由此可見采取積極的預后和護理措施,可有效解決重癥腦損傷患者術后發生呼吸障礙,改善患者的預后。
總而言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術后呼吸障礙實施重癥監護,積極預防并及時消除上呼吸道梗阻原因,保持呼吸道通暢,保證有效吸氧,可有效提高重癥腦損傷圍手術期救治和護理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6-8]。
參考文獻
[1] 李麗華,李雪梅.重型顱腦損傷并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內蒙古中醫藥,2011,30(3):152-153.
[2] 黃玉蘭,湯儉芳.重型顱腦損傷術后保持呼吸道通暢的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2,12(6):1424.
[3] 李靜.2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圍手術期呼吸的護理[J].中外醫療,2011, 30(14):170.
[4] 楊愛云.56例重型顱腦損傷病人的觀察與護理[J].2013,11(3A): 622-623.
[5] 常琳.46例顱腦損傷術后呼吸障礙原因和監護策略[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4):188-189.
[6] 李尚勇.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氣管切開術后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3,33(5):251-253.
[7] 賈忠林.重癥顱腦損傷的手術治療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0,7(16):62-63.
[8] 段志敏.重癥顱腦損傷的手術治療臨床分析[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2(6):51-53.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6.083
河南 471031 河南洛陽解放軍第150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王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