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
瑞替普酶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療效觀察
王瑾
目的 探究瑞替普酶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0年2月~2013年11月來濮陽市人民醫院進行下肢靜脈血栓治療的患者4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所有患者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n=20)。2組患者均行靜脈造影,治療組給予重組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酶衍生物18mg+40mL氯化鈉溶液靜脈滴注,時間控制在1h,12h后重復給藥1次。對照組給予尿激酶30萬U+40mL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時間控制在1h,每日3次,待患者血栓消融后進行DSA檢查,對比2組患者治療后血管的通暢度、溶栓所需的時間、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 2組患者經治療后比較大腿徑減少(t=22.0000,P=0.0000);小腿徑減少(t=10.3975,P=0.0000);溶栓時間、經溶栓后纖維蛋白原、治療后血管通暢度一級、二級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4.9948,P=0.0000;t=3.7210,P=0.0006;χ2=5.4444,P=0.0196;χ2=4.1786,P=0.0409),三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穿刺點出血的治療組2例,對照組3例,經壓迫后未再出血;血尿的治療組0例,對照組2例。無其他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結論 使用瑞替普酶治療雙下肢靜脈血栓,血管的通暢度良好,溶栓的速度較快,且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
瑞替普酶;下肢靜脈血栓;臨床效果
深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的周圍血管性疾病,下肢多發,且好發于左側,發病機制及原因十分復雜。常見的臨床癥狀為單側或是雙側下肢水腫、皮炎、色素沉著、繼發性靜脈曲張、皮膚潰瘍等,嚴重者甚至危及患者性命[1]。由于深靜脈血栓發生時,起病急促,若不盡快給予患者對癥治療,容易導致肺動脈血栓的形成,其并發癥與后遺癥也給患者帶來許多生活上的影響。濮陽市人民醫院選取2010年2月~2013年11月20例下肢靜脈血栓患者進行瑞替普酶溶栓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月~2013年11月來濮陽市人民醫院進行下肢靜脈血栓治療的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所有患者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20例。治療組男8例,女12例,左下肢17例,右下肢3例,年齡23~68歲,平均年齡(42.5±6.8)歲,發病時間3~9d,平均發病時間(5.4±3.7)d。對照組男10例,女10例,左下肢18例,右下肢2例,年齡21~72歲,平均年齡(43.7±7.7)歲,發病時間1~10d,平均發病時間(4.9±3.1)d。2組患者均為單側下肢發病,且在年齡、性別、發病時間及發病位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入選及排除標準 入選標準:(1)發病時間均≤10d;(2)無既往下肢深靜脈血栓史;(3)無溶栓禁忌。
排除標準[2]:(1)既往腦血管意外史;(2)既往顱腦外傷史或手術史;(3)顱內動靜脈畸形或動脈瘤;(4)活動性內出血;(5)已知出血體質;(6)既往脊椎手術史;(7)高血壓病發期。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按照患肢靜脈順行的方向進行造影,患者保持頭低腳高的體位,并且保持腳高30°,取患肢踝關節上方的10~20cm處,使用橡膠止血帶對其進行扎帶止血,防止靜脈發生回流,將重組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山東阿華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S20070023,2007-09-30)18mg溶于40mL氯化鈉溶液中,選取患者的足背靜脈進行靜脈滴注,時間控制在1h,12h后重復給藥1次。
對照組采取與治療組相同的溶栓方式,將尿激酶(遼寧天龍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1023276,2010-09-30)30萬
U+40mL氯化鈉注射液,選取患者的足背靜脈進行靜脈滴注,時間控制在1h, 3次/d,用藥后進行凝血檢查,根據患者的檢查結果對藥物進行調整。
1.4 療效判定指標 凝血常規、血紅蛋白濃度、穿刺點出血量、患肢消腫所需時間及直徑變化、溶栓治療后檢查血管的通暢度。溶栓后血管管徑[3]:D≥2/3原管徑為一級;D≥1/3原管徑為二級;D<1/3原管徑為三級。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4.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經治療后的臨床效果比較。治療組患者治療結束后大小腿的腿徑減少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治療組患者溶栓時間相比對照組也更短(見表1)。

表1 2組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經治療后的臨床效果比較
2.2 2組患者溶栓前后血漿纖維蛋白原測定比較。2組患者經過各自治療后血漿纖維蛋白原均相比治療前下降,但治療組相比對照組更為明顯(見表2)。

表2 2組下肢靜脈血栓患者溶栓前后血漿纖維蛋白原測定比較(g/L)
2.3 2組下肢靜脈血栓患者治療后血管通暢度比較。治療組治療后血管通暢度一級17例,二級3例;對照組一級10例,二級9例;治療組患者血管通暢度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2組下肢靜脈血栓患者治療后血管通暢度比較[n(%)]
2.4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治療過程中,穿刺點出血的治療組2例,對照組3例,經壓迫后未再出血;血尿的治療組0例,對照組2例。無其他嚴重不良反應發生。
深靜脈血栓是血液發生不正常凝結后,堵塞深靜脈,致使下肢靜脈回流發生障礙。其發病原因多為血液流動緩慢、血液長時間處于高凝狀態、靜脈壁受損。下肢發生率高于上肢,通常下肢發生深靜脈血栓后的表現多為下肢疼痛、腫脹,皮膚張力高等,指壓會出現明顯的凹陷[4]。患者自述下肢疼痛、酸脹感明顯,行走時疼痛加劇,嚴重者甚至出現巨大水泡,若不及時進行診治,患肢會由于長時間血液回流障礙導致截肢。該病在急性發作期時,血栓可能會從靜脈壁上脫落[5],隨血流進入肺動脈,導致肺栓塞。病情進入后期,患者出現靜脈反流,甚至不同程度的瓣膜損壞[6];下肢反復腫脹,最終導致靜脈曲張,下肢皮膚靜脈性潰瘍,久治不愈,且反復發作,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生活不便,甚至喪失勞動能力,嚴重影響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由于早期該病的臨床癥狀并不明顯,所以導致漏診,延誤患者的治療時間。所以早期對深靜脈血栓的診斷治療具有及其重要的臨床意義、社會意義。
臨床上對深靜脈血栓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去栓、導管溶栓、系統溶栓。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通常不使用手術去栓方式,通過手術取栓,會再次加重靜脈壁的損傷,導致更多血栓的形成,只有廣泛性血栓形成、肢體趨于壞疽者才急需進行手術取栓[7]。通常進行抗凝結合溶栓治療,臨床常用的溶栓藥物包括瑞替普酶、尿激酶、鏈激酶、阿替普酶等。本研究選用瑞替普酶與尿激酶,這兩種藥物都具有相同的機制,均能激活纖維酶原,溶解血栓中的纖維蛋白,最終導致血栓崩解,使堵塞的血管恢復通暢[8]。本研究中治療組給藥方式選取導管給藥,可以將藥物直接作用于血栓部位,血栓溶解快,效果佳,不良反應少。
本次研究結果發現,經治療后治療組患者大腿徑與小腿徑減少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且治療組患者溶栓時間相比對照組更短,證明治療組能快速、有效的溶解血栓。2組患者溶栓后的纖維蛋白原均有所改善,但治療組改善相比對照組更為明顯。治療組治療后血管通暢度一級17例,二級3例;對照組一級10例,二級9例;治療組患者血管通暢度明顯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使用瑞替普酶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只要進行嚴格的藥物監控,用藥效果還是較為安全且有效的,不僅能快速將血栓溶解,還能保護靜脈瓣膜。
[1] 隋守光,王世禮,施洪峰,等.瑞替普酶、尿激酶治療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早期療效比較[J].山東醫藥,2013,53(6):72-73.
[2] 段曉琳,張峰.彩色多譜勒超聲在髖膝關節置換后下肢血栓診斷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2(19):2664-2665.
[3] 趙森.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療效[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8):85-86.
[4] 王德宇,陳海榮.瑞替普酶介入溶栓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療效分析[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2,33(3):298-300.
[5] 黎成金,劉釗遠,王烈,等.瑞替普酶在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導管溶栓中的應用[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2,27(10):846-847.
[6] 莊志浩.阿加曲班合尿激酶治療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研究[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12.
[7] 曹曉林,李俊來,劉萃,等.老年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超聲診斷價值[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1):41-43.
[8] 李海英,陳曉宇.能量多普勒超聲在診斷醫源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價值[J].健康大視野,2013,21(11):149.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6.099
河南 457000 濮陽市人民醫院心內科(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