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中西醫結合治療卵巢早衰49例臨床療效探討
陳萍
目的 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卵巢早衰的臨床療效。方法 按照隨機對照原則將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98例卵巢早衰患者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49),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西醫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中西醫結合治療,觀察2組患者治療后的性激素水平,對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FSH、LH以及E2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醫藥在治療卵巢早衰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卵巢早衰臨床療效好,且操作較為簡便,值得臨床進一步借鑒推廣。
卵巢早衰;中西醫結合;性激素;臨床療效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y failure,POF)是指女性在40歲前所出現的以閉經、不孕、雌激素缺乏、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潮熱多汗、情緒不穩、性欲低下為特征的一種疾病。目前卵巢早衰的發病率約為1%~3%,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西醫治療
POF主要以激素替代治療為主,但臨床療效并不理想,且長期使用激素治療會增加患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2]。中醫在治療卵巢早衰方面的療效越來越得到臨床的關注,本研究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卵巢早衰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間收治的98例卵巢早衰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卵巢早衰的相關診斷標準,卵泡刺激素(FSH)>40IU/L或促黃體生成激素(LH)>30IU/L,雌激素(E2)<25pg/mL。按照隨機對照原則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9例,其中觀察組患者年齡28~39歲,平均年齡(35.2±1.7)歲,繼發性閉經時間5個月~4年,平均(1.7±0.5)年。對照組患者年齡30~39歲,平均年齡(35.7±1.4)歲,繼發性閉經時間7個月~6年,平均(1.9±0.8)年。2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未見統計學意義,組間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均采取常規人工周期療法治療,入院后先給予口服補佳樂1mg/qd,服補佳樂第17d加服安宮黃體酮4mg/tid,服藥5d,停藥3~7d月經來潮,于月經第5d開始下個周期,連續治療3個月。觀察組患者在人工周期治療期間采用中醫隨癥加減治療,要方基本組成包括:熟地、生地、白術、山藥各20g,當歸、杜仲、續斷、黃精、枸杞子各15g,石斛、沙參、桑葚各10g,甘草6g。在此方基礎上隨癥加減治療:面部潮熱汗出者加女貞子、旱蓮草、黃柏各15g,失眠多夢者加酸棗仁和夜交藤各20g,心煩者加柴胡15g。上述中藥采用溫水煎至500mL,早晚分兩次服藥,1劑/d,療程為3個月。治療結束后檢測2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
1.3 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臨床癥狀、體征及性激素指標對臨床療效進行評價[3]:治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生殖器萎縮及性生活恢復正常,月經來潮,FSH≤20IU/L,LH≤10IU/L,E2≥110pmol/L;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明顯減輕,生殖器萎縮及性生活得到改善,服藥期間有規律的月經周期,FSH、LH下降≥50%,E2上升≥50%;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性激素水平未達到上述治愈和顯效的標準。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性激素水平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FSH、LH以及E2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后的性激素水平比較
2.2 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西醫研究認為[4],卵巢早衰的具體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主要與遺傳因素、免疫因素、環境因素、精神因素以及盆腔手術、放療、化療等醫源性因素有密切關系。該病臨床治療難度較大,不僅給患者帶來巨大的身心痛苦,還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中醫研究認為[5],“閉經”、“不孕”、“血枯”、“血隔”、“絕經前后諸證”、“年未老經水斷”等病癥范疇。朱玲等[6]研究顯示,腎氣不足、腎精虧耗是該病發病的基本病機,此外氣血虛弱是該病發病的重要病機。隨著祖國醫學的不斷發展,中醫藥在治療卵巢早衰方面積累了較多的經驗,也取得了一定的臨床療效。本研究在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治療卵巢早衰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治療后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得到了顯著改善,臨床癥狀及體征有顯著緩解,這與文獻[7-9]的報道一致。本研究中,藥方中熟地、杜仲入肝腎經,補腎益精養血,白術入脾胃經,山藥入脾肺腎經,白芍入肝脾經,補腎滋陰生津,當歸入心肝脾經,養血調經,生棗仁入心肝膽經,沙參入肺胃經[10]。全方諸藥合使腎氣得充,肝血和調,化源充足,沖任得養,血海漸盈,月經復常。
綜上所述,中醫藥在治療卵巢早衰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卵巢早衰臨床療效好,且操作較為簡便,值得臨床進一步借鑒推廣。
[1] 李秀華.健脾補腎方對卵巢早衰患者內分泌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955-1956.
[2] 趙建春,徐萍,宋亞光.巢衰復元湯治療卵巢早衰38例臨床觀察[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2006,13(6):23-24.
[3] 馬瑞芬,賴娟.口服避孕藥對卵巢早衰患者的內分泌影響[J].生殖醫學雜志,2010,19(6):482-485.
[4] 鄭翠紅,黃光英.對卵巢早衰的中西醫認識[J].中西醫結合研究,2012,4(3):150-155.
[5] 張偉.卵巢早衰中西醫診治進展[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2(5):416-419.
[6] 朱玲,羅頌平.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機及其證治[J].中醫藥學刊, 2003,21(1):143-144.
[7] 石彩歌.中西醫結合治療卵巢早衰的臨床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1,15(3):34-35.
[8] 阮冉,易云.中西醫結合治療卵巢早衰20例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13,31(1):94-95.
[9] 李鵬利,施艷秋.卵巢早衰的治療[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27(4):828-829.
[10] 張素香,陳燕妮.中西醫結合治療卵巢早衰[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0,10(1):38-40.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6.112
湖南 425000 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婦產科(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