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育峰,彭春燕
(貴陽公路管理局)
(1)健全施工隊伍組織體系。在施工前落實質量管理責任制,明確各部門、各施工管理人員的職責,提高施工管理人員對冬季低溫施工的重視程度,確保嚴格按照設計標準和有關施工技術規范進行施工。選用施工技術過硬的施工隊伍,對施工隊伍進行科學組織、合理協調以及實時監督,提高施工隊伍的工作效率和利用率。
(2)制定施工預案和運輸方案。根據施工階段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制定施工預案,降低突發情況對正常施工造成的影響;施工前,規劃瀝青混凝土的運輸線路,科學確定運輸方案,力求縮短運輸距離、減少運輸時間。
(3)落實施工保障措施。在施工現場設置專人負責統一調度瀝青拌料,做到定時、定量、定車組織供應,確保供料滿足施工進度要求;施工管理人員要強化施工機械設備管理,確保各種施工機械設備在施工前配備齊全,并做好機械設備保養、維護工作,尤其要對運輸瀝青混合料的車輛采取相應的保溫措施;認真檢驗施工路基、墊層、基層,對軟弱土基或翻漿路段進行壓實攤鋪處理,做好路基下承層的防潮工作,確保路基表面無凍結、干燥等問題;強化對施工過程中的天氣狀況監控,根據天氣狀況確定施工時間、分配施工工作。如,在冬季溫度低于10 ℃或有大風時,要立即停止施工,鋪筑時間宜選擇在10 點~15 點之間,確保天氣溫度滿足鋪筑要求。
(1)選料。在冬季低溫條件下進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選料與拌和都必須嚴格按照JTG F-2004 規范的要求進行。由于工程所在地的最低氣候溫度為2 ℃,故此可選用陰離子乳化瀝青作為原材料,同時應當確保瀝青的稠度較低,并在拌和過程中控制好瀝青的用量,在減薄瀝青膜厚度的同時,應確保礦料表面被瀝青完全包裹,借此來提高結構瀝青所占的比例,這有助于增強瀝青混凝土的強度和穩定性。由于瀝青是瀝青混凝土路面中的關鍵材料之一,在瀝青標號的選擇上應當充分考慮以下因素:路面等級、交通荷載狀態、氣候條件、施工工藝等等。對于沒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以采用標號為AH-70 的瀝青,這種瀝青具有稠度小、低溫條件下延展度大等優點,符合冬季低溫施工選材的技術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瀝青存儲時,應當確保儲存罐的溫度在130 ~150 ℃這一區間范圍內。瀝青用量可以采用上限值,這樣能夠提高瀝青的飽和度,從而減低瀝青路面的空隙率,有助于確保路面攤鋪和壓實質量。
(2)拌和過程的溫度控制。在瀝青混合料拌和過程中,若使用潮濕集料,則極易導致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不均勻,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潮濕集料含水率不均勻致使級配不穩定。所以,在冬季低溫條件下施工,應當確保使用干燥的集料,做好集料的防潮工作,以確保混合料出廠溫度的穩定性;根據拌和設備和混合料拌和要求,合理設定拌和器的生產力,控制好混合料的拌和時間和拌和器充盈率,確保瀝青 均勻地裹覆在礦料表面,保證混合料顏色一致,沒有離析現象;在每輛瀝青混合料的運輸車上配置水銀溫度計或數顯插入式熱電偶溫度計,以確保混合料溫度得到實時監測,提高溫度測量準確性。
一般情況下,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應控制在160 ℃,而在冬季低溫條件下,則應將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控制在160 ~180 ℃之間,以防止瀝青混合料溫度過高出現老化。同時,確保瀝青混合料運至施工現場的溫度不得低于140 ℃,保證瀝青具備良好的粘結力。瀝青混合料運輸過程中應在運輸車輛上加蓋毛氈、帆布等保溫、防水材料,達到施工現場后,若前車混合料未用完,不得掀開后車的保溫材料。在瀝青混合料施工過程中,要實時監控和檢測瀝青的加熱溫度、混合料出廠溫度、石料加熱溫度、混合料攤鋪前溫度、混合料碾壓各階段溫度,以此確保冬季低溫路面施工質量。
(1)在冬季低溫條件下進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必須做好半剛性基層的檢測工作,確保基層的平整度與強度等技術指標符合質量標準的要求。對于局部路基存在凹凸不平的情況應當進行及時處理,借此來確保基層與面層之間能夠有效粘結。同時應對基層進行清潔,鋪筑面層前可現在基層上灑布透層瀝青油。
(2)在冬季低溫條件下,應當結合施工路段的具體情況,并按照下式計算瀝青混凝土每小時拌和路段長度

式(1)中:Q 代表拌和設備的實際產量,t/h;r 代表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密度,t/m3;b 則代表路面的攤鋪寬度,m;σ 表示瀝青路面的壓實厚度,m。
瀝青混凝土每小時攤鋪路段的長度可依據下式進行計算

式(2)中:f 代表瀝青路面攤鋪的分幅數;Te 表示攤鋪機的臺數;Vt 代表攤鋪機的速度,m/min。
瀝青混凝土施工每小時碾壓的長度可依據下式進行計算

式(3)中:Ty 代表壓路機的臺數;Vy 代表壓路機的碾壓速度,m/min;m 代表碾壓1 遍所需壓路機的往返數;n 則代表碾壓遍數。
(3)碾壓是確保瀝青路面冬季低溫施工質量的重要施工環節。在達到一定溫度要求的前提下,利用壓路機對瀝青混合料進行碾壓,碾壓施工主要包括初步壓實、密度壓實、養生壓實。在初步壓實階段,應使用輕型鋼輪壓路機碾壓2遍,確保壓路機慢速均勻碾壓,將壓路機的速度控制在1.5 ~2.0 km/h,使瀝青混合料壓實符合技術要求;在復壓階段,應使用重型輪胎壓路機緊接著初步壓實完畢后進行碾壓,將壓路機的速度控制在3.5 ~4.5 km/h,確保碾壓2 遍后滿足壓實度要求;在終壓階段,應使用雙鋼輪壓路機緊接著復壓完畢后進行碾壓,將壓路機的速度控制在2.5 ~3.5 km/h,確保碾壓2 遍后能夠最終達到《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中的相關要求。在碾壓過程中,要保證壓路機不得中途制動、轉向、停留。
總而言之,為了進一步確保瀝青路面在冬季低溫條件下的施工質量,除了應當嚴格按照相關規范標準的要求進行施工之外,還必須在實際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技術控制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瀝青路面按質、按量、按時完成。
[1]李波.任文宏.馬建兵.低溫條件下溫拌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范圍[J].鄭州大學學報(工學版),2011,(11).
[2]孫潔.熱拌瀝青混合料施工壓實過程中溫度場變化規律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