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英
摘 要:在現代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人類實際上已經開始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下,而知識經濟體系本身,實際上對工業、農業經濟來說,僅僅只是一個概念形式的存在,本質上就是一種世界范圍的全新經濟發展類型。知識經濟體系在使用的過程中,其本身是以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體系出現,這不僅是利用知識來對于生產進行支撐,也同樣是對信息技術的利用,會計工作在這一過程中的完善也就成為了關鍵所在。本篇文章主要針對知識經濟條件下的會計理念以及會計創新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知識經濟;會計;創新
在如今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知識開始成為了人類智力、生產體系充分得以發揮的關鍵所在,同時,知識經濟體系也同樣是將網絡化、信息化作為核心基礎存在的,進而直接利用更加持續、全面的創新措施,確保各個領域得以可持續性發展。尤其是在如今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大環境趨勢下,國際性的經濟體系一體化模式實際上已經開始在逐漸的成型,全社會經濟發展實際上都進入到了一個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越關鍵的時期。下文主要針對知識經濟條件下的會計理念以及創新等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探討。
一、知識經濟下的全新理念
1.面向未來的觀念。以往傳統形式的會計工作,實際上就是對于過去加以回顧的時空觀念。也就是直接利用以往所記錄的相關業務活動、記錄等多個不同方面,針對以往的具體經營業績等加以評價,同時以此來對于某些事物的實際展開加以指導。特別是在如今科學技術體系持續發展的基礎上,人們所呈現出的時空觀念在這一過程中呈現出了巨大的變化。同時人們也開始深刻的認識到,誰能夠做好創新思維,那么誰就能夠成為未來發展的主導。
2.動態時點觀念。在知識經濟時代下,必須要構建起一個全面的會計觀念,也就是必須要構建起一個能夠對相關風險因素加以控制的有效處理措施,如此一來,便能夠使得相應的機會、風險得以同時掌控,進而構建起一個全面完善的風險體系觀念,也就是直接從現代化的動態性角度,針對會計環境、會計要素等多個不同的項目執行評判處理工作,并且必須要建立起能夠保持和理論相適應的執行措施,這對于相關動態性的會計系統工作實施來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積極的風險觀念。知識經濟時代本身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實際上就是一個高風險因素的時期,也就是說,風險的存在是與人類的相關活動有著緊密聯系的,并且是無處不在。尤其是在如今經濟風險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無論忽略還是過渡的逃避,都無法有效的解決問題,必須要針對會計工作來構建起一個全面完善的風險管理工作,進而使得預測、控制風險的相關要求得以實現。與此同時,還應當要充分的意識到,風險和收益兩者之間的雙面性,無論任何時候,風險和收益都必然是并存的,如果說過于逃避風險,那么就意味著對于利益的放棄。在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過程中,和處理過程中的風險相比較來說,不處理同樣是另外一種風險因素。這主要是由于事物的發展都是要不斷補充的,當失去了收益以及機會之后,最終的收益喪失現象,也同樣是一種風險。人本身只有在完全承認了風險的基礎上,再針對風險加以控制,才是真正有效的正確選擇。
4.網絡系統觀念。知識經濟是以信息化和網絡化為基礎的,因此知識經濟時代即網絡時代。網絡不僅僅是信息交流方式,而且是基本的社會組織形式。因此,網絡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基本存在形式。多樣化的網上活動,將極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也會改變會計的方方面面。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系統設計、會計理論、會計方法體系的構建,都必須以網絡系統觀念為基礎,做到會計系統結構網絡化、會計理論網絡化、會計方法網絡化、會計信息網絡化,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二、知識經濟條件下的會計創新
會計工作體系本身作為一個現代化的管理體系,在實際執行相關工作的過程中,其本身所表現出的核心就在于為債權人、投資人提供了相應的財務信息,進而使得這部分債權人在實際執行相關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做出更加正確的決策。特別是在如今知識經濟條件背景下,傳統的歷史成本會計工作,所能夠提供的財務信息本身,實際上存在著較大的弊端,必須要進行全面深入的創新,才能夠真正的使得會計工作得以走上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1.對相關無形資產實行資本化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正在成為企業價值創造的主要驅動因素。從這一環節的相關意義上來說,我們所實際能夠給出的價值創造體系,實際上就屬于一種相對于無形的資產定義:無形資產工作的核心,實際上指的就是企業運營過程中的組織設計、創新活動、人力資源實踐等多個不同的方面表現出某種非物質形式的價值創造來源所在。但由于無形資產體系本身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如果說依然使用歷史成本原則體系下的相關無形資產核算工作,那么也就無法使得債權人、投資人得以掌握經營的客觀信息,嚴重情況下,相關的企業擁有者、債權人甚至會被直接誤導。所以,務必要自創全新的無形資產會計核算體系。
2.以經濟資產為基礎改造會計系統。諾貝爾獎得主弗里德曼曾指出“資產價值是由它可能產生的未來收益所決定的”。這種將資產視為企業對一項預期權益的權利的定義,使得資產的形成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法律形式或交易形式,而是將一切可能在未來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都包涵于“資產”的定義之內。在這一“資產”定義的指導下,一些原來在GAAP會計模式下難以計量的項目,包括知識創造系統、獨特的組織設計(如DELL以網絡為基礎的計算機直銷系統)、獨特的人力資源以及其他管理創新等可以給企業創造未來收益的項目,都可以并入會計的統一核算之中。這樣,以經濟資源為基礎的會計系統可以將GAAP會計下許多難以計量的資產項目加以合理的計量,以向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更加相關的信息。
3.突出財務會計報告的及時性與充分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知識經濟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實際上已經開始滲透到各個不同的經濟領域體系中,這對于會計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影響,甚至會計創新工作也已經成為了一個全面嶄新的研究課題。同時,在如今知識經濟的背景條件下,也只有真正的做到了會計創新,才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投資者得到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朱玉梁.論知識經濟條件下的會計理念及會計創新[J].民營科技.2009(01)
[2]張希敏.淺談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的創新[J].科技資訊.2006(13)
[3]劉曉寧.知識經濟對傳統會計的沖擊與會計創新[J].科技資訊.2007(13)endprint